博主资料

王文元
留言 | 短消息 | 加好友 | 加黑名单
 用户昵称:王文元
 最后登录:15-04-26 12:15
 会员等级:签约作家
 会员积分:406 分
 空间访问:4605 次

日志文章

13-03-24 10:15

踢蹴鞠、捉黄羊、吃烧烤 汉代河西走廊戍边将士的闲暇生活

  甘肃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号称河西四郡,这里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
  
  2000年前,西汉王朝为控制西域,守卫河西走廊,在这里修筑了规模宏大的汉长城。这里戈壁沙漠纵横,绿洲古堡交错地方,数十万戍边将士,中原移民,就在此地扎根落户,防御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侵袭。
  
  在艰苦戍边生活中,他们踢蹴鞠,捉黄羊、吃烧烤,过着一段令今人羡慕的闲暇生活。
  
  戍卒移民,守护河西走廊(小标题)
  
  西汉之初,匈奴乘中原内乱,大举扩张。不仅夺取了秦将蒙恬开辟的河南(黄河南岸)之地。并且在西北赶走了月氏人,占据了河西走廊地区。同时,匈奴还联合生活在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域的羌人,从西北、西南、东北三面围攻关中,匈奴的骑兵一度逼近了长安附近的甘泉宫。
  
  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汉王朝,发动了反击匈奴的河西之战。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春,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长途奔袭河西走廊浑邪王和休屠王,汉军“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天,汉武帝又命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乘胜从北地郡再次出兵河西,此次“捷首虏三万二百,获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这一战役,匈奴彻底退出河西地区的关键。
  
  西汉踞有河西之后,打通了连接西域的丝绸之路,隔绝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络,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并设置了敦煌、酒泉、张掖、武威管理开发河西走廊地区,史称为河西四郡。同时,开始修筑长城。河西走廊的汉长城东起令居,西达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北到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形成了钉子形的防御体系。
  
  为守卫河西走廊,汉武帝下令大量移民实边,移民的主要是“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抱怨过当……”据记载,西汉政府,先后五次大规模移民河西走廊,到西汉末年,在河西走廊的徙民和戍卒数量猛增到50万。
  
  大批戍边将士,生活在这块地方,扎根落户,成为河西走廊的开发者和守卫者。
  
  踢蹴鞠,烽燧戍卒的生活(小标题)
  
  一百多年来,河西走廊地区出土了大批汉简。这些简牍都是当年戍守河西走廊的汉军将士们留下的。它们的出土,给人们打开了一个庞大的历史资料库,有关于汉长城的走向和戍守情况的,也有普通士卒日常生活,全面展示了当年汉军将士的生活细节。
  
  汉代戍卒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并不是今人想象遭受欺压。不仅他们的日常合法权益受到了法令的保护,而且可以在受到伤害后向上级单位申诉。同时,经济利益也受到了保护,对戍吏、戍卒之间的债务要经常清查。在精神生活中,戍卒要组织社祭,还要组织文化学习,医疗健康也有专人负责,各级戍守组织都有专人负责医疗,戍卒个人还有医疗档案。日常生活中还有一定的文化活动,比如设置“歌人”岗位。至于最基本的军事能力射箭,其考核更加严格,每年举行大型的秋射活动。
  
  甘肃省博物馆内展出了一枚西汉时期的蹴鞠。这枚蹴鞠是敦煌的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的。这枚蹴鞠大约十厘米大小,上面用线绳缠绕,看上去十分结实,是汉代开疆拓土的见证。
  
  马圈湾烽燧遗址,距离汉玉门关(小方盘城)西11.5公里,1979年人们在此进行了考古发掘。这处遗址为长方形的城障,人们在此发现了1200多枚简牍,还有300余件各类文物。这枚蹴鞠就是其中之一。
  
  汉代蹴鞠不仅是民众的娱乐活动,而且成为当时军事训练的重要手段,此时的蹴鞠活动大体分为对抗赛和白打两种。在开疆拓土精神的鼓舞下,汉代蹴鞠比赛异常激烈,类似于战场拼杀。这也是人们把蹴鞠视作军事训练的主要原因。
  
  黄羊,烧烤,一个不能少(小标题)
  
  在敦煌长城沿线和居延塞沿线,大批戍守边疆的汉军将士们,他们生活并不是今人我们想象的那样单调。相反,他们戍边生活非常丰富多彩。
  
  当时,河西走廊的生态状况要比今天好的多。尤其是,居延塞所处的黑河下游,当年可以说是碧波荡漾的居延海。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戍边将士们的生活提供了充足物质来源。
  
  那时,河西走廊西部的许多地方,鸟兽成群,尤其是居延塞一带,野生动物众多,甚至到了唐代王维还写下“居延城外猎天骄”的诗句。打猎既能补充将士们肉食来源,更能锻炼他们的军事技艺。人们经常出猎,以此调节生活。
  
  让今人想不的是,汉军将士用来捕捉黄羊的夹子十分有趣。甘肃省博物馆内曾展出过这样一枚夹子。整个夹子呈圆形,直径约为8厘米大小,外围用柳条围成圆形,然后用麻绳一圈圈上细签子,签子末端叠压斜向指向圆的的正中。人们将夹子放在挖好的坑口,用绳索固定,等黄羊一类的野兽过来时,踩中夹子。夹子就牢牢卡在黄羊的蹄子上,只能乖乖就擒。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烧烤都是人们喜欢的食物。烧烤类食物由来已久,尤其在农耕和游牧相结合的地方,烧烤类食物更是大行其道。过去人们常见的汉代烧烤炉大多呈长方形,为陶制,一般的造型是,底部小,有兽头足,上部大,中间有两个格挡,用来放置肉串。整体形状类似于梯台。
  
  令人惊讶的是在甘肃省博物馆还展出了一件圆形的汉代烧烤炉,这是一个迷你型的烧烤炉,为青铜制作,非常灵巧,便于携带,适合长途跋涉,显然其制作是按照汉军将士们戍边时随身携带方便实用的目标设计的。这只迷你型烧烤炉,底部小上面大,类似一个大碗,底部镂空方便炭灰漏出,碗口上方有一个圆形的支架,空隙比较细密,既能放肉串,也能放肉片,自然也可以放饼,也能烧水。可见,这是一个多用途的烧烤炉,也为我们见证了汉军将士们生活。
  
  踢蹴鞠,捉黄羊,吃烧烤,十余万汉军在漫漫长城沿线,戍边开垦,过着他们应该有的生活,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展现着大汉王朝崛起时张力。

发表评论
王文元:
表情: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杭州众书文化创意有限有限公司|欢迎访问散文网散文在线.常年法律顾问:李庆兵律师 本站文章都为散文在线原创文章,除了作者本人或是
散文在线同意可以转载外,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私自转载.如有私自转载和盗取文章者,散文在线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将我们的网站散文在线告诉你的好友,我们会无限感激!管理QQ:820551008 散文在线签约群:148376881
Copyrig 2008-2010 散文在线 版权所有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