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你可以选择到
博主资料

听雨

听雨的头像
yle='cursor: pointer; position: relative;'>
  • 会员等级:注册会员
  • 会员积分:131分
  • 空间访问:1711次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文档搜索
日志文章

落寞黑井盐

(19-10-21 08:52)

黑井并不是井,是静卧于云南崇山峻岭之中的千年盐都;盐都不再产盐,已成解读滇盐千年文化变迁的存世化石。

  

  “一日长一丈,云南在天上。”黑井古镇就静静地栖息在这离天咫尺、“两山抱一溪”的楚雄境内的龙川江峡谷之中。

  

  禄丰县的黑井古镇因盐井而得名,这个盐井又叫做黑牛井。

  

  相传南诏大理国时期,在那山高谷深的小小七局村里,有一个名叫李阿召的彝族小姑娘,每天晨起暮归,在涧边溪畔放养她心爱的牛群。一天,她忽然发现一头黑牛时常远离伙伴独自去舔食山崖一的泉水,而这头黑牛特别肥壮。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也舔了舔那汩汩泉水,哇——咸的!于是,村民们循着泉水挖井,随后便有了黑牛井,也就有了黑井古镇。

  

  其实,黑井制盐的炊烟,至少在汉代就开始缭绕在恣意率性龙川江边。而自从有了盐,这个藤蔓葳蕤、瘴疫肆虐、中原汉人望之却步的山岙小镇则空前兴盛起来,成了历朝历代云南的课税重地。到了清代,到黑井为首的滇中盐区,食盐产量占了云南全省的近40%。随着马帮西出炼象关,沿着迤西驿道,将一驮驮盐巴运往云南各地,“官吏之廉俸出于盐,师儒之束修膏火出于盐,将卒之饷糈出于盐。”一时间,这山中小镇车来马往,商贾云集,小巷中时时回荡着驮盐商队马蹄声和卤水挑夫的脚步声,盐商灶户家家兴屋建房,男女老少个个披金戴银,千年古镇的富丽堂皇达到了极致。

  

  然而,沧海桑田,时移景异,当龙川江的滔滔江水流至20世纪,黑井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历史性抉择。其时,因煎盐伐木,原本层峦叠翠的金泉山、玉碧山、万春山已变得斑驳陆离、疤痕累累,黑井人不得不从外地购入薪柴用于熬波煮盐。夕阳下,一串串木排在龙川江中随波逐流,构成了一幅激越的风景线,同时浅吟低诵着黑井千年盐都的晚唱。

  

  民国20年(1931年),时任云南盐运使的张冲决定“移卤就煤”、“合煎并灶”,但依靠煎盐致富的黑井人误读了时代的音符,先是赴京请愿,后是策动场警队绑架县长劫杀场长。张冲愤辞盐运使职务,将睿智的目光转投于舍资镇境内的元永井,在山间筑成绵延到一平浪的21公里陶釉卤沟,“移卤就煤”大获成功。今天,一平浪盐矿仍在源源不断地向云南全省供给白象牌食盐,而黑井的灶户们在固执地守护河床下的盐脉、惨淡经营70多年之后,终于无可奈何地摁灭了延续千年的煮盐火苗。

  

  如今的黑井古镇充溢着强烈的令人迷幻的气质。漫步于狭长的红砂石板街道上,间或可见一两个老者坐在门前的石礅上,“咕噜噜”地抽吸着竹筒似的水烟袋。那一幢幢浸透着古风遗韵的红墙青瓦间摇曳着叫不出名字的小草,落寞而又凄清。古盐作坊、武家大院似乎仍在沉思为什么当初拒绝了“移卤就煤”最后的救赎。驻足镇前的五马桥,龙川江水仍然急急如律地向着远方的金沙江奔涌,可古老的盐井只能忸怩的隐伏于复箐复岭之后;古镇里弥漫的轻霭已不再是煎盐的袅袅青烟,随着轻霭飘逸的也不再含有淡若游丝的咸味。

  

  

  


发表评论
听雨:
表情: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杭州众书文化创意有限有限公司|欢迎访问散文网散文在线.常年法律顾问:李庆兵律师 本站文章都为散文在线原创文章,除了作者本人或是
散文在线同意可以转载外,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私自转载.如有私自转载和盗取文章者,散文在线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将我们的网站散文在线告诉你的好友,我们会无限感激!管理QQ:820551008 散文在线签约群:148376881
Copyrig 2008-2010 散文在线 版权所有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