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励志散文 > 说说我的文凭和学历

说说我的文凭和学历

时间:2011-11-28 09:09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不忘本点击:
        

  最近应邀到一场面不算小的培训会场,为那里学员讲了一堂“新闻写作与鉴赏”。也许先前主持人介绍我时过于抬举和夸张,一个小时,大家很给面子,眼睛都是直着看我,没人讲小话,更没人中途离席或接打手机。
  散会,主办方很热情,除了塞我红包,还留我吃晚饭,请来有身份人陪我。席间敬酒,接连有人问我“您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啊?”当我回答“麻溪河中学毕业”时,他们总是要跟一句“您真风趣真幽默!”
  我明白,他们虽然问的是我,心里却在想着答案“某某大学毕业,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他们对我的少许敬佩之意。同时,为他们这样的高文凭人事能认真倾听我一堂课而寻找理由。其实,我是个不喜欢撒谎的人,特别面对敬佩我的人,谎言就更来不得。所以,我还会紧盯一句“确实是麻溪河中学毕业,初中毕业”。
  文凭是我们求学的凭证,学历并不等于文凭,但提到文凭,就会涉及人的学习经历,今天有空,就多扯点关于文凭和学历的内容,希望看客别嫌罗嗦。
  其实,我打小就是个喜欢读书学习的孩子。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又是“极右份子”,学校那时是不敢收我这“四类分子后代”。但我很小就喜欢跟着村里孩子去学校,他们进教室,我就在操场玩,放学后又跟他们一起回家。为这,养育我的姐姐经常暗地抹眼泪。
  但我的运气也不错,10岁时,父亲平反重新走上讲台成了老师,家里三姐弟中,只我还有机会走进教室,成为一名学生。由于此时已经10岁,经过商议,父亲把我送到离中学不远的麻溪河二大队小学,直接上了二年级的下学期。也许是过去就在旁听,或是对上学太过渴求,我这直接上二年级的学生,成绩在班里一直很优秀,成为很多老师议论的怪事。
  后来,随着父亲的工作调动,我又转学到七大队的东风小学。在那里我的成绩更加拨尖,一直被老师们议论是“天才”。特别是作文成绩很快显露出来:学校墙报经常刊登着我的作文,老师也经常在课堂读我写的作文,一到上作文课,我就最轻松,别人在教室抠两节课的脑壳,我绝对只半节课就完成问题,还被老师大肆表扬。
  可惜,“天才”之星很快坠落。
  进初中后,班主任是父亲,自己的各种优越感都来了。无论是同学还是老师都对我很优待,没哪个愿得罪我。特别这时,父亲还带我去麻城找一亲戚开后门买回一辆牌子很响的自行车,这在当时的农村家庭可是很牛的事。有了自行车,我的兴趣全被吸引走了,除了下课要骑着出去炫耀,就连课间十分钟也要推出自行车在操场转几圈。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那时,肖家堰中学属于麻溪河中学分部,英语老师冯茂平,每周骑车赶过来上两节英语。加上我的自觉性太差,英语成绩一败涂地。初中毕业时,我以260分的成绩红脸走出校园,结束了自己的求学历程。
  十几岁的孩子就离开学校,能到哪里去?
  父亲继续在学校教学,此时,哥哥因为变故还没回来。除了学校那个单身寝室,我已没家可言,我只有住到姐姐家,好在姐姐全家从小就没把我当过外人。
  可这毕竟是住在亲戚家啊。
  很快,有同村伙伴邀我去建筑工地做事,去了几天,虽累而且每天都能产生些小伤但也能挺住。后来转战武汉建筑工地,小小年纪也扛过来了,就是工资很难到手,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工资没兑现。后来跟同伴又去农村的砖瓦厂拖土、拖水胚,再到后来的出窑工,一干就是几年。
  一晃进入18岁,到了春心萌动的年龄。
  看着很多同伴开始牵起女孩的手,甚至有的结婚办了喜事,自己也开始着急自己的大事来。家里穷到见不到家的轮廓,人也寄住在姐姐家,父亲的心思全放在怎么扶持帮助哥哥身上,这样的条件,有哪个女孩愿朝我多看几眼?
  正在这时,曾在沙市做过码头工人的老人闲聊时说,沙市有万人纱厂,那里纺织女工满街都是,男女明显失调,而且那里有招女婿上门的风俗。
  也就为了不打光棍的简单愿望,在一个春节后的雪天,我缠着姐姐去卖了一袋米,凑齐车费,在客车上挤着站了一整天,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沙市。深夜走出沙市车站,茫然的我才感觉这个计划是多么的盲目可笑。好在经过几天的磨难,还是找到在一家企业做小工的立足之地。
  我的文凭是初中毕业,但学习经历并不短,而且一直不敢也不曾停止。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舍不得放弃学习,特别是对自己热爱的写作知识学习。业余时间,同伴都出去尽情玩耍放松,我却呆在屋里翻看自己订阅的写作杂志,写点自己的感受小文。夏天太热,别人有电扇,我也能发明降温的好办法,拿两条毛巾打湿批在身上和头上,从学习和写作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心情。
  终于,我写的文章陆续刊登在本地报纸,再到后来开始在很多国家级报纸和杂志出现,我居然在本地也出了点小名。
  哈哈,运气来了挡不住,我打工居住的小镇一夜之间升格为县城,小镇广播电视站,也成正宗电视台了。电视台比广播站可要大很多,级别提高,设备升级,人也得增加。省里专门给新的电视台增加四名新闻记者的指标,向社会招考。临近考试。县委宣传部刘汉平部长知道我没报名的消息,专门训斥我“没上进”,我委屈说自己文凭不够,没资格报名,他立即给各个环节电话协调,要我这“特殊人才”破格参加考试。就这样,我也算争气,没让刘部长失望,以优异成绩,幸运成为了电视台一名有正式编制的新闻记者。
  进电视台后,我肯吃苦,爱写作和思考的优势逐步发挥出来,很快就被任命为新闻部主任,工作也很顺利。新闻作品除了数量上有地位,每年还能有几件作品获奖,创造了不少的光环,特别我经常把自己的工作体会进行总结,居然也被称作“论文”在些业内刊物发表,自己的名气也逐步大起来。
  经常有些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来电视台实习,因了我的臭名气,很多家长和学生喜欢点着名要跟我学习,十几年来,带过学生20几名,还有几名研究生,现在有的到大台成大碗,有的从政当领导干部。感谢这些真正的大学生一直还尊称我为“老师”,每次听到这称呼,背后都会惊出不少冷汗。
  97年,搞文凭热潮涌来,在妻和朋友催促下,我赶了回时髦报了湖北大学自考班,也许自己平时就喜欢阅读和写作,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倒也轻松,全班77名学生,第一轮考试通过了11名,我在其列。后来妻要我继续搞本科,我却选择放弃。不是怕考试,而是舍不得再出钱。特别看到身边很多高学历低能力的人,对文凭再也难提不起兴趣。
  没高的文凭也经常碰壁。
  很多招考提拨机会,觉得岗位适合自己能力发挥,可一看报考文凭要求只得低下脑袋,好在天生会化解烦闷,从没因文凭低耽误前程而烦恼。单位组织报职称,满怀信心把自己获奖证书和发表论文抱过去,等来的结果是自己被刷而没作品没论文的同事通过,理由一个:文凭太低。
  好在人到中年,对名利已经不太在乎,对心情倒很看中。所以不会为文凭低而烦恼,只会为学历的延续不止而愉悦。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3)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