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励志散文 > 《从一到无穷大》读书报告

《从一到无穷大》读书报告

时间:2015-07-28 11:55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01一线点击:
        
  大学时代的一个周末,在南昌市逛书店的时候,有一本叫《有用的0和1》的小册子吸引住我,在另一个书屋,我又看到了一本书,叫《从一到无穷大》。我觉得这两本书记录的东西有某种必然联系,所以就买了它们。伴随我在念大二的时候,一直用物理的方法思考计算机汇编语言和算法语言,认定0和1两个数字及其组合奥妙无穷,应用在计算领域,必然会对世界产深远的影响。我在思考,我们自身的一切和0、1又有什么关系……
  读过《有用的0和1》这本小册子,我翻开了《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的目录,全书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做做数学游戏,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微观世界,宏观世界。这个目录给我的感觉就是范围好大。它不仅要研究数学的问题,还有物理的,甚至是生物的知识。以前读《十万个为什么》,是给我们解读世界万物秘密的科普书。而读《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时,我觉得它是一本有点高深莫测的学术性科普著作,这本著作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称这本书启迪了无数年轻人的科学梦想。该书作者是俄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乔治.盖莫夫,一位卓越的理论物理学家、天体物理学家。他非常重视普及科学知识的工作,除了经常为《美国科学家》、《今日物理学》和《科学的美国人》等杂志撰稿外,还写下了二十多本出色的科普作品
  作者这本《从一到无穷大》被定义是“通才教育”的科普书。全书以生动的语言着重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如,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等)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同时也涉及了一些较为深奥的领域,例如虚数的概念与应用、“最纯粹的理论数学”数论等等,作者用详细而具体的解法向我们展示了数学的深邃与奇妙,并在无形中清楚呈现了虚数的实际运用时空相对性等等。看了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在这本书里面你学到的不只是数学知识或者物理知识,你在这本书所得到的知识是全方位的,你可以涉猎到天文学、地质学等等。这本书会让你全方位的知识面得到扩充。有的人觉得数学和物理是最难学的,也是最难懂的,但是当你阅读这本书时,就会发现原来这些讨厌的数学公式和难以理解的物理原理其实是那么有趣的故事
  《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被誉为是“影响一代人的一本书”,这句话并不夸张。一本科普书籍能到现在,这个知识充斥了的信息化世界还依然为人津津乐道,经久不衰,那肯定是有它的魅力所在的。它里面不仅有生活实际的例子,也有关于数学、物理等知识的解释,从中我们不仅能学到这些知识,而且还会发现原来这些知识都在我们的身边。它的魅力可能就在于这本书的内容不仅是知识的还是生活的,两者融洽的结合在一起就能更加吸引读者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我是学机械制造的,从大一的金工至大三的生产安排,经历多次的参观实习,这也让我看到我国的机械制造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是落后的,许多重要的大型设备还需从国外进口,因此,我努力学习和掌握机械制造与设备自动化专业领域的东西,梦想将来能为制造机器和设备发挥作用。另外,我还想掌握一门技术――电子计算机,因为我相信未来世界是电子的世界。1986年4月,两本书又陪伴我度过了上海毕业实习的时光。我带着它们去过一次上海计算机研究所,参观上海柴油机厂机械手、数控机床、上海液压件厂的精密加工车间和同济大学几个教学实验室。回校后,忙于搞毕业设计。至8月,我被分配到化肥企业工作后,就很少拿起它们了。以至后来我在整理和对我的书目编码时,这两本书不知去了哪儿。我忘不了这两本书对我的启发和影响,后来我又在书店里买回了它们。事过境迁,我已经不是当年意气蓬发的小青年了,感觉一个人理想现实到底还是存在许多偏差。从当年学校突然宣布取消上海计算机研究这个实习课题,几乎彻底改变了我的个人命运。从此,我与化学工程、设备动力、机械液压、电子控制结下工作之缘。
今年公司结合行业要求倡导“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报告、写一篇科研论文”的征文比赛活动。我又特别想起了那两本书,算是温故知新。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电脑正进入寻常百姓家。信息网络从此离不开我们的生活。我们忽然意识到因特网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构造了色彩斑斓的世界。这个虚拟世界正强劲地冲破传统的社会构架,商业模式,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因特网已经无声无息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神经细胞元中,并迫使其中某些环节发生质的裂变。
  试想,过去,一台银河亿次计算机需要多少器件和容纳它的空间,一台电梯控制需要多大的控制面板和多少元器件,一个播放机需要占据多大空间和化费多少钱,现在,一块芯片、一块线路板,一个小程序就彻底改变了过去的世界。比如,现在播放一个媒体,一个人坐在屏幕前,看着不断变换的画面,被里面的剧情深深的吸引、被里面的人物感动。为什么这简单的用不同像素构成的画面、用0和1构成的数据流,就可以使我们随着剧情的发展时而紧张、时而兴奋;随着人物关系的转变时而欢笑、时而流泪;看着不同的故事,想到不同的哲理……可以说,0和1彻底改变了人的逻辑思路。
  第一,0和1二进制能够应用在计算技术上,因为每位数据只有高低两个状态,当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时,仍能可靠地分辨出它是高还是低。有电子方面知识的人一定知道,0和1是构成电子信息两个电平“高、低电平”的代表数字,一切电信号都是以0或1的方式传递在各个芯片之间的。所有的电器,既电视、电脑、收音机甚至是一个简单的手电筒都是用0和1来进行控制的。对于我们熟悉不过的电脑,其内部数据的存储,也都是以0和1方式存在的。简单地说我们看到的这篇文章文章的结构、文字都是以0、1方式存储的;每一张图片、每一部视频也是如此。
  第二,0和1是构成一切数制的基础,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0是一切的起点和终点,1是一切的发展和变化。如果以激发和抑制来解释0、1,则它们又切实地存在于我们脑中。人类大脑的运作基础就是细胞之间的神经脉冲,它以微弱的电流刺激神经细胞,产生激发或抑制这两种状态,借以传递信息。我们的思想记忆感情都是以此为基础产生的。
  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化,二维码开始充斥我们的生活。有一天,二维码 “贴”到墓碑上,手机扫码就能了解逝者的生平和人生的全部活动信息。继续想下去,不经意间得出了一个有些恐怖的结论,我们是否可以完全电子化?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电脑的运行方式惊人的相似,我们是否可以将自己的记忆思想都放在电脑里而得到永生……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