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情感散文 > 卫里巷

卫里巷

时间:2010-06-25 14:17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于韶一点击:
        

【编者按】青州市里的卫里巷本是清时嘉靖十九年武状元丁殿祥的府邸,后经历史的洗劫和岁月沧桑的灼蚀,终于成了今天的一条巷子。小时候找寻官印的幻想、糕点铺奇闻的神秘带来了沧桑时间感和文化归属感,行走在大青石板铺成的路上,心里感觉到了安静体悟到了乡情的甘苦。
  
  青州市里的卫里巷,坐落于二中旧址西侧。我们家的老宅子便在卫里巷内。
  
  卫里巷,本是清时嘉靖十九年武状元丁殿祥的府邸,后来府中家道败落,其中的部分房舍便卖与了外姓人家,后又经了几次历史的洗劫和岁月沧桑的灼蚀,终于成了今天的一条巷子。卫里巷处于青州的古街区上,很多流失在历史中的元素在这儿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我小时候并未在卫里巷里度过太多的时光,现在想起来,便觉得惋惜不已。童年时没有存留下太多关于卫里的记忆,只听得长辈们说:咱家可出过状元哩!丁殿祥就是你十七世爷爷,他当年的官印就传到咱家来了哩!
  
  这话带给了我一点点的身世感,除此之外,便是教我日夜挂念着一件事:这破屋旧舍之间居然还有官印!在哪儿呢?是在哪间屋的老房梁里面,还是在哪扇大门的门枕石下面?
  
  尽管当我站在高高的、漆黑的屋梁下望眼欲穿的时候,长辈们一遍遍地告诉我,说是官印已经在打仗的那些荒乱年岁里弄丢了,但我依旧执拗地坚信自己的“寻宝”大业不会落空,因为我挖墙脚、抠砖缝偶然得到的几枚古钱就很足以说明问题。
  
  儿时的卫里巷也是神秘的,且这一感觉至今还有时会在我的脑海中萦绕。每个地方的老宅子似乎都会多少有那么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亦或是说“故事”吧),卫里也自是不例外的,当我渐渐地把“寻宝”之事淡忘后,卫里的这些神秘的故事便开始悄悄地走进我的心灵,并带给我无尽的遐想和震撼。
  
  最有名的“卫里怪谈”是听祖母讲过的一件事:卫里巷中以前有户人家是开糕点铺的,白天这家安安静静地做生意,可到了夜里睡下后,就听得屋外院子里锅碗瓢盆“叮当”响,有时甚至还看见一只碗或一只盆在空中飘来飘去的;可若是人一起来,打开屋门走进院子里看看究竟什么在作怪时,一切却又瞬时安静下来了,似什么都没发生过。这还不算,更神奇的是,这家白天做糕点用的米面油糖到了夜里都会自己添满……
  
  ——巷子里的人,尤其是老人们,在唠完了东家的女婿西家的孙子媳妇如此之类的家常后,便又开始拿过糕点铺家的事说道了。上了年纪的人都说他家这是有“黄仙”显灵,所以不管怎样用,米面油糖就是用不尽。于是乎,在老人们几十年生活经验的资本面前,很多人都信了这个说法。——可偏偏这个时候,一件更玄乎的事来了:糕点铺家的邻居一日午后上房铺瓦,往糕点铺的小院里瞄了一眼,只见一个白发白须的老者倚在那里晒太阳,吓得铺瓦的邻居着实一惊。再去定睛看时,却不见了老者的踪影。自此,糕点铺家就再没发生过什么怪事,米面油糖从此也得自己买来了。
  
  我总是在老人们聊这些的时候立马跑上前去凑个热闹。小孩子是泛神论的,而且,听老人们说道这些奇事,不似电视里的神话剧,而是更多了一份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于是,我听了这些怪谈又迷又怕,表情严肃又带点惊惧,只是屏着呼吸、瞪大了眼睛盯着说话的大人,很专注地听着。
  
  近几年我在外,回想起卫里老巷的种种,倍感亲切之余也倍加珍惜
  
  前几天,我回到青州,再次住进了卫里巷里。我扔下小时候找寻官印的幻想、抛开糕点铺奇闻的神秘,用一种介于书本和生活之间的眼光看着这儿的一切,悉心体味着这里的每一株草木、每一抔泥土。我始终都处于一种寻觅的状态下,这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存在于存在于这条老巷悠远的青石板路上,老房舍青色的砖石缝中,存在于黑漆漆的屋檐下、房梁上、柱子的裂纹里,存在于这儿几座荒无人住、杂草丛生的废弃的古院中。
  
  确切地说,这是一种老巷、老房所带来的沧桑时间感和文化归属感,这种感觉大抵是每一个收到了祖先遥远祝福中国人都会喜欢的。
  
  清晨醒来,窗外的天空阴沉沉地飘了几朵云,似有一场雨将如影随形而至。我走出屋子,站在小院里,顺着老屋直看到天上,觉得这清时的老屋愈发古朴、沉寂,深沉的颜色犹如此时的天空一般。果然,不一会儿雨便淅淅沥沥地洒下来,雨不大,站在雨中也不会太淋湿了衣服,但很快我便发觉:沉淀于石板路、青砖石、瓦屋檐、黑梁柱、弃古园中的什么元素被这小雨激发了出来,散发在这飘雨的天空中,带给人心中一种慰藉,而这种慰藉感又促使我去追逐这些元素的身影——只能去感受吧,且这样的感受也只能身临其境用心体味的。
  
  我拿起伞出门走走。
  
  雨中,走在大青石板铺成的路上,心里突然安静多了,不觉累了,也再浮躁不起来。青石板早已被踩得光滑圆润,而今又被雨点慢慢打湿,踩上去便想象着:这路的尽头该是一幅水墨画罢,画里的墙皮已经斑驳了,间或有几座老门楼子下面坐着个老人,看着门楼外的雨安详地坐在那里,似是想着什么。他们在想着什么呢?或许在回想对面那座锁起来的、杂草丛生的荒废院子里曾经住过的老邻居,或是几十年前这府邸门前的旗杆和狮子;这些都已被岁月洗去了,自己的人生亦如此般交融在了过去的时间里,换来的是头上的白发和心中的淡然。——可这画分明在我的卫里老巷里可真真切切地看到啊。
  
  回到家,祖母已经开始点了柴火烧水了,并不是没有煤气灶之类的东西,只是祖母更喜欢用柴火烧水的方式。在卫里的生活是很有情调的:一大早上起来,先挥着大扫帚扫院子,扫完院子就用柴火生火烧水,时值夏天,烧了水泡了茶,就坐在小院中屋檐下一边扇着扇子一边喝茶,旁边也可以点上一根“火绳”驱蚊子(“火绳”是就是用艾草之类的草木捆成比擀面杖稍粗的草绳,夏里点了,用其焚出的烟来熏赶蚊蝇,由于是艾草所作,故味道并不呛,反倒有几点清香)。家里的水比起泉城济南的水来要好喝的多,这并没有多少感情因素和违心的成分在里面,事实即是如此。柴火烧出的水本来就自有一番味道,又加之家里的水味好,火绳的清香,卫里老巷的清净——所以当我早晨坐在屋檐下呷起第一口茶的时候,茶香沁脾,更沁心。
  
  这一切在常人眼中再普通不过了,但是于我,这正是我精神文化生活中所一直追求的田园生活的一种实体寄托,尤其又因了近几年在外,体悟到了何为乡情,便又给我这珍藏心中的田园添上了一抹乡愁的淡淡的甘苦。这样的生活也愈发的有味道了。
  
  如今,古巷、古街已成了我可爱的青州小城的一道风景。前天在图书馆,突然接到了姐姐发来的短信:快看《探索·发现》,咱青州的古街上中央台了!我扔下书,立马上网搜索。看着中央台的节目,里面的一帧帧画面都深深震慑着一个在外的青州人的心——我想起了卫里老巷来,这条老巷就是古街的一个细胞,她连同整条古街都已在历史的烟云里承受了太多了。幸而如今终于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开始受到保护了。祝福我的卫里巷、我的古街,希望得到保护的不仅仅一条老巷、一条古街,里面至今飘散着的什么也需一并珍藏吧。

责任编辑叶子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于韶一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0-06-19 21:06 最后登录:2010-11-24 16:11
优美散文
  • 知足常乐茶社

    知足常乐茶社 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我国西北的一个煤区。 在通往煤区的路途中,有一条...

  • 一个时代的记忆

    上山下乡是我们这些知青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大家同生活、共命运几年,有很多的共同经历...

  • 你是一朵花

    几天前的傍晚,我独自在家门附近的小河边散步,感觉有些秋凉,正欲回家,突然见到两个...

  • 善良 没有时空距离

    母亲在村里有极好的人缘。这人缘一方面来自她的善良,另一方面也有她的大方。...

  • 难忘的金陵古都之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学校工会组织教职员工去过南京。由于时间久远,没有留下太多印...

  • 散落在江河里的记忆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林徽因 骤雨潲飞,敲打着轩窗,在玻...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