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情感散文 > 匆匆那年的海棠花

匆匆那年的海棠花

时间:2016-08-03 06:38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吊脚楼点击:
        
  一九七三年,我读高中,学校在镇上。我那地方偏僻,读到高中的人不多,女生就更少了。邻座的同学用胳膊肘拐我的腰,凑过来说,乖乖啊,眼睛像两盏灯笼。
  
  我们班每天都有半小时的“大字课”,所谓“大字课”,就是写毛笔字,每天晚自习前老师都要用十分钟作点评。那天,班主任刚走进教室,还没站到讲台上,就激动了,他边走边展开手上的一张写有毛笔字的《人民日报》:“都抬起头来,看看苏东坡的风范。”班主任是语文老师,矮个,短脖,脑袋好像就是摞在肩膀上的,他讲课有激情,每到激动处就情不自禁地翘下巴,走路也是急匆匆的,酷似列宁,所以,我们背地里都叫他“列宁”,也喜欢听他讲课。“列宁”把《人民日报》举得很高,我们看不到他的头,他的声音却像海涛一样从报纸后面传过来:“同学们,同学们,这就是书法啊!了不起!了不起!”我伸长脖子看过去,见上面写着两句诗,是鲁迅的“大地麦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那笔力真还有苏东坡书体的风范,一看就知道是长久地临过帖的。
  
  写毛笔字不算正式的课业,老师并无特别的要求,只是教些基本功法后,由学生自己写。那时候,全班只有两个人临帖,我临的是柳公权的,还有一个后来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版画、书法家的冯君,他临的是颜真卿的,其他人都是手随心走,信马由缰地写。因为“师出有宗”,字写得有些眉眼,我和冯君被誉为全校的“书法家”,我们还没来得及得意,就来了一个写得一手好字的“花魁”。我想,真是天外有天啊。
  
  学校有个持续一个学期的体育活动,叫“象征性赛跑”,目标是北京,看谁最先跑完学校到北京的路程。我瞌睡少,天麻麻亮就开跑了。岳荫棠也在跑,辫子散开成了马尾,脑勺后面有一个用手绢扎了个蝴蝶结,粉红色的。风吹过来,马尾像一面飞扬的旗帜,“蝴蝶”也随着她的步伐,在潮湿的晨曦中一颠一颤,仿佛活体一般的满是灵性。
  
  时间一长,有同学拿我们开玩笑。我难为情,她无事一般,也许她压根儿就没听说过,也许是她的识面大,不屑于他人嚼舌根。快放暑假了,我们跑完最后一圈,她气喘吁吁地说,我们跑了这么长时间,恐怕是到邯郸了。那时,对于河北,我只知道石家庄,经她一说,邯郸就成了我知道的河北的第二座城市
  
  冯画刊头,他用铅笔画骨架,再着色。她歪着头看,不说话,看得很专心。她画衬画,很麻利,宽宽窄窄的排笔、五颜六色的广告色交换着使,她笔下的河流、湖泊、杨柳一派灵动。有一张全开纸上,画的是一幅拥簇在一起的海棠花,她说是用作“刊后语”的......我都傻眼了。我第一次听人说“景深”,第一次看见有人像泼墨一样的画画,第一次看见海棠花,当然还有第一次知道邯郸。我心想,这家伙怎么恁能干。
  
  有同学凑过来悄声问我,她的肉多吗?我不得不脸红,无法克制的难为情顷刻间化作一抹流云在我的脸上铺开。那时的我是班上年龄最小的,还不满十六岁,似乎是第一次知道这“肉”字背后的含义。
  
  我羞愧极了,膝盖也疼。岳荫棠走过来扶我胳膊:“疼吗?”。我没有说话,一拐一拐地拐出了跑道。
  
  快放暑假了,岳荫棠说,你们两个到我家吃饭吧。“你们两个”就是我和冯。
  
  这时我才知道,她的父母都是“右派”,父亲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武汉一家大报做总编,妈妈是武汉协和医院的大夫,爸爸被打发到了团泊洼,跟郭小川等名人一起蹲在牛棚,妈妈则被发配到了我们学校所在地的卫生院。
  
  大约半个月后的一个雨天,天像筛子一样,豪雨如注,我听说岳荫棠要走了。她是回武汉看父亲,还是走了后不再回来,猜不出个结果。这时,突然想到我问过她、她问过我的“疼吗?”,想到近一个学期的伴跑,想到那“蜻蜓”、“蝴蝶”,想到海棠花,想到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心里像有蚂蚁在爬,莫名地烦躁起来。我想去送,却又胆怯了,最后还是没去。我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不去送呢?或许真的是胆怯,胆怯心里不能确定那初次来访的懵懵懂懂的情愫,是光明正大的还是恶不可恕的。其实,我小学、初中的所谓同学,也就是玩伴,真正的同窗之谊是在读高中才有的,但我和岳荫棠的友谊似乎又像酒窖里刚刚开始发酵的米糟,味道都是不确切的,或酸或甜,还是涩了,真说不清。
  
  有一段时间,总会在教室里往窗外看,只要邮差来学校,我都觉得那绿色邮包里一定有岳荫棠给我的信。可是没有。高二下学期开学不久,班主任递给我一封信,是岳荫棠的,我觉得心脏在上蹿下跳。信封很平常,笔迹却是烂熟于心。她说她转学到咸宁了,高中三个学期转了三次学,像一个乞丐四处乞讨,好在和父母在一起了。我给她回信,却再也没收到她的信,她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从此杳无音讯。
  
  我想,世间的许多相识、相聚,或许就是为了一次难以忘怀的离别,天各一方的静好,未必不是灵魂的相见甚欢。
  
  说来也巧,本来一直对花草不感兴趣的我,几十年来好像再也没有看见过海棠花,或许,曾经也见到过,只是岁月的打磨,所有的青春往事都沉寂于心而归于尘土,心底不再有冲动和向往了,自己想起或者遗忘,并不关乎春天里所有鲜花的存在,比如匆匆那年的海棠花,我念或者不念,她都以自己的方式绽放着。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人生五十

    今天是农历六月初六日了,过了今天的丑时,我便分秒不差地真正进入了五十足岁的年龄了...

  • 家乡的杨梅

    家乡的杨梅 家乡出产的水果中,对杨梅我情有独钟。 小时候,常常遥望着几里地外凉帽山...

  • 异 城

    1 在此之前,我从没有想过在这里落脚。 在此之前,我从乡亲、老乡口中听过一些有关它...

  • 农业合作形式是多样的

    老歪:合作比单干有更高的收益才中。这个单干规模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但总的来说,...

  • 我的奶奶

    通过几件事的回忆,结合当下奶奶的过世,追忆那一段时光……...

  • 回首难忘是师恩

    “蝉声中那南风吹来,校园里凤凰花又开……”又是一年毕业季,虽然自己无缘高中的校门...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