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亲情散文 > 火坑记忆

火坑记忆

散文
时间:2014-10-17 09:12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紫檀情缘点击:
        
 ­(谨以此文怀念我的父亲
  
  湘西的火坑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房子是木的,最好的是杉木,三柱四或五柱八,五柱八的房子当然要大一点。但不管是大房子小房子,很少有例外的要在房子的某处搭一个偏房,与主房相通。这个偏房往往用来做厨房,火坑就通常建在这间房里。一般人家的火坑一米见方,火坑常有的道具是一个三脚,三脚上架上鼎罐,在火坑的四角某个角上插有一把长长的铁夹,顶上布一张木架,木架从主梁上吊下来,到离火坑合理的位置,上面必摆着、吊着年时挂上的腊肉,火坑边上放的就是板凳了。这种板凳须用枞树(马尾松)制作,全木,没一根钉,二十来公分高,后面有一靠背。火坑的火是常备的。出门时用火坑灰盖着,家人回来,扒开,加上干柴,就有了烟火。
  要么就是早回来的主妇赶紧做饭,做好后灶坑里的火还大,就把它退到近处的火坑。这时家里的成员应该先后回来了。到齐时便围在火坑吃饭。饭吃完后,家里的成员散开做着各自的事,当然大家都能听到在厨房主妇洗碗的声音。象是跳舞的音乐,或似佛堂木鱼的召唤。
  这时天应是黑定,必有几位亲朋邻里来访。家人于是围坐。这便有了我对火坑的记忆
  七十年代的后期,是记忆中的多事之秋。那年,一位伟人去世。知道这消息是全家围在火坑边听那挂在壁上一角的广播。那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我叫二嫂。虽叫二嫂,但她的年纪却比我父母还大,是我亲伯伯的儿媳。她没有文化,但嫁了我家引以自豪的二哥。二哥是某名牌大学大学毕业生。她嫁到我家后以心直口快著称。我也奇怪,在那个年代,她的心直口快竟没招祸,大概是出生贫农的原因。
  那天的火坑夜话我当然是不会走的。记忆中,母亲叫我睡觉是叫了几次了的,因二嫂到来,她必是谈笑风生,我哪舍得走。其实当时大家并未注意那广播,后来知道,那是一条全天滚动播出的重要新闻。突然广播里我们听到了哀乐,在哀乐声中报道了一位伟人去世的消息。全家人都露出了悲痛的神情,唯二嫂除外。她张耳听完,在大家都没说话时,讲了一句:“早死早好。”父母的脸开始变色,“要早死几年就不这么乱了,他也好,我们也好。”父母这时脸也吓的铁青,几乎是同时说:“小妹,(年纪比我父母大,我父母却是这么叫她)快莫在我家讲这话,你快走吧。”她马上站起,说:“怕什么!”便回家去了。
  多年以后,我看到一个非主流舆论的杂志对这位伟人的“评论”,有几句话竟与作古的二嫂不谋而合。言词当然高雅些,堆积的多的多些,但还是那意思:一,要早死几年就不这么乱了;二,他也好,我们也好;不同的是这早的时间,评论把它明确了,好象是一九五某年。
  我记忆之深,起先是因为那话把我们吓的要死,父母提心吊胆了很长时间,连看我的眼色都是象防小特务,心怕我告密了去。后来加深的记忆,是二嫂从那以后,(实际以前也没有)她再没说过类似的政治评论。我问过大学生二哥:“是你平时说的?”二哥一脸认真:“我哪敢!也没这么想过。”最后把这记忆从火坑里翻出,是二嫂已作古,她的评论被人发表,我便有了追究剽窃的冲动。当然,这仅留于心。
  我印象中听到的好听的歌,看到的好看的小说,也是从那年之后才有。
  家壁上的广播每天早上七点要放“东方红”,听的多了便没了歌的印象,只是记忆中的起床闹钟了。那天家里没客,围在火坑边的是我的全家。
  父亲在干什么没有一点印象了,反正他肯定在的。母亲在做着什么家务?好生回忆,象是在纳鞋底。但父亲说不是,他说你妈根本就不会做鞋。那是在干什么呢?我在火坑边半睡中听到了歌声,是母亲唱的,后来知道那歌的名字叫“洪湖水浪打浪”。这是我到今天为止听到母亲唱的唯一一首歌。所以后来看《洪湖赤卫队》时,我很快就把里面的歌记的烂熟。歌很好听,母亲的声音也很好听。好听的我都忘了是怎么好听的。后来听了很多的女声,也没帮我找回那声音。那年三弟发了点小财,要请大家去歌厅,母亲死活不去。父亲也说:她哪会唱歌。父亲的话是权威的么?
  家里那时常来的有一位阿姨,姓什么忘了,名却记得清楚的很,“尔春”。那是因为当记忆快要淡去的时侯,我爱上了所谓文学。于是就想到这“尔春”二字可说成是“那个春天”,感觉很美。现在想来,解的也不对,但在我,是成了固定的注解了。她很美,没结婚。但她很爱孩子,记得她最喜欢我二弟。有次我父母去乡下做工,二弟在她家住了很长时间,我是去了外婆家。有次想二弟了,去找二弟玩,看到她家有一个书架,上面有很多书。她见我无目的地翻找,便从中拿了一本《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给我。那是很好看的一本书。
  从那时起,我便有了在火坑边看小说的习惯。
  有一次,尔春阿姨来,照例是在火坑边围坐。她看我在看书,就问:“长大了要干什么呀?”我想都没想:“当作家。”这是我第一次宣称自己的理想,全家人是都记住了的。当然我最后什么家也没成,有时感到很对不起家人,也对不起自己。有次儿子问我:“什么人能算伟人?”我说:“说的到,做的到的人。”我与他们相同的是:说过,做过。但后来我便停了步,于是我就成了普通人了。我私下里常想:我应是属于那些说的到做不到的人吧。我们很多的普通人都是这样的么?
  尔春阿姨突然有一天再没来,后来知道,她早已不在这座城市。那她去了哪儿呢?就象我与文学,与火坑,我们就再不能见面了么?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母亲的这个夏天

    母亲说这鬼日的天,一天到晚耷拉个脸,不知到何时才能出个头。母亲说这话的时候南方的...

  • 乡村不说“谢谢”

    终于放寒假了,去母亲家住了二个礼拜,真正体验了仰慕已久的农村生活,不知不觉间,发...

  • 饺子的故事

    散文 李朝元 饺子的故事 说起饺子,要说到很远。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记得是过一个普...

  • 走娘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处盐城西北片区的滨海、阜宁、响水三县,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素有...

  • 饭馆

    一个光鲜靓丽的姐姐,实际上却是......

  • 一剪寒梅

    这朵绽放的笑容,眉眼像极了成方圆,梳着一头黑发,说着流利的英语,会唱费玉清的《一...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