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亲情散文 > 老宅和木匠(5)

老宅和木匠(5)

时间:2017-05-31 19:20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晴天呀点击:
        
 
  父亲黑了几天脸,哥哥也一直死咬着牙关不说一字,母亲和我们更是云里雾里,为什么一向听话懂事的哥哥会偷钱,为什么父亲一下字就会怀疑哥哥偷拿了钱?这件事搁置了很久,哥哥像丢了魂的小鬼,做什么事都蔫儿的不成样子。
  
  下午放学回家,哥哥又像往常一样,扔下书包就跑到灶火旁帮助母亲做饭,他烧火可是家里的数一数二的好手。
  
  母亲准备在做油饼,她从古铜色的瓷盆里取出面团,在吃过中饭就和好了面,里面放入了发酵粉搁置一下午,等待面团膨胀变软。她看着亮子站在一旁,儿子闷头就去点燃了一把干玉米叶子,母亲说,“先等会再烧火。”
  
  哥哥就愣愣地站在母亲旁边。
  
  她把瓷盆里发酵好的面团一点点揪到案板上,“今天的面真好!”只见面团均匀密布着小气泡,面质松软而富有弹力。母亲需要二十分钟时间把面团反反复复地揉,才算完成油饼的第一个步骤。她一只手抓了一把面粉,另一只手指着擀面杖,“亮子,把那个帮我递过来。”
  
  哥哥爬上小板凳就把擀面杖拿给母亲,他依旧垂头丧气。
  
  母亲麻利地把和好的大面团用擀面杖擀成了一层四厘米厚的大饼,她先放入了油,后放入了盐,拿了拿南德又添了一点在大饼上,如果是在平常,她是不会舍得在油饼上放入南德这个奢侈的调味品,亮子也瞪大了眼睛,咽了咽口水。
  
  “你爸的钱是你拿的吗?”她笑着问。
  
  哥哥默不作声。
  
  母亲把放满油和盐的大饼沿着边缘卷成了一个小条状,她得赶快加紧手里的活儿了,距离老木匠回家已经快了,她说时迟那时快,案板上均匀的摆着大小一样的小面团,母亲一只手拿着擀面杖,另一只手轻轻地拉着小油饼的一边,就像擀饺子皮一样麻利,不一会儿案板上就摆满了小油饼,大功告成!
  
  哥哥又拿了一把干玉米叶子点燃,顺着火势的增大,然后麻利地放进玉米杆儿。
  
  母亲直接把小油饼放进地锅里,其实应该放点油才更完美,在那个只有盐和油的家庭,油也要节省。
  
  直到后来我回忆起来,为什么二零零几年我家还那么穷,以至于不合情理,那是农村,还位于河南一个落后的农村,如果不是清清楚楚的记忆,我都难以置信,还好,我都记得。
  
  老宅里的生活虽然贫苦和落后,保持一层不变的获取方式,但是感恩于母亲,她总能在平平淡淡的饭食里增添点新花样,才会让整个家比起别人家不那么寒颤,比如正月的红薯元宵,二三月的炸芝麻片,六月的疙瘩汤,腊月里的小葱面片,还有时不时的大油饼……
  
  哥哥烧火,母亲负责用铁铲翻着小油饼,她心里多么想问问大儿子是不是拿了钱,如果真是他拿的,就拉着大儿子给丈夫陪个不是,如果真不是他拿的,也有了底气和那个倔强的老木匠说说理。毕竟是一家人,她也知道多少邻居在看着自家的笑话,所以自从嫁给了这个老木匠,虽然家境不殷实,但是丈夫厚道有干劲,后来又加上有了三个孩子,她从没有抱怨过一句。
  
  “亮子,是你拿的你爸的钱吗?”母亲又再次问。
  
  哥哥马上就完工了,他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油饼了,母亲今天比往前多放了南德这是节日才会有的待遇,他早就等不急了,但是听到了母亲又一次质问,他再也没有任何心思了,他撂下手中的玉米杆儿想逃出那个破旧的小窝棚,“不是我!”
  
  “给我坐下!”第一次见到母亲发脾气,正巧我和姐姐从外面玩回来。
  
  “妈,你就不要吵我哥了嘛!”姐姐和我撒娇地帮哥哥说话。
  
  “你们两个在门口去接你爸去,直到你爸回来,你们才能回来,让你哥自己一个人在这个破窝棚里好好地反省!”母亲把地锅里放了一把青菜让哥哥继续烧火,“你今天自己把菜炒熟了!”
  
  我们三个人都走了,我扭头看见哥哥一个人坐在地锅旁烧火,火焰的赤光照得他的泪水更加委屈,更加委屈……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母亲的这个夏天

    母亲说这鬼日的天,一天到晚耷拉个脸,不知到何时才能出个头。母亲说这话的时候南方的...

  • 乡村不说“谢谢”

    终于放寒假了,去母亲家住了二个礼拜,真正体验了仰慕已久的农村生活,不知不觉间,发...

  • 饺子的故事

    散文 李朝元 饺子的故事 说起饺子,要说到很远。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记得是过一个普...

  • 走娘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处盐城西北片区的滨海、阜宁、响水三县,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素有...

  • 饭馆

    一个光鲜靓丽的姐姐,实际上却是......

  • 一剪寒梅

    这朵绽放的笑容,眉眼像极了成方圆,梳着一头黑发,说着流利的英语,会唱费玉清的《一...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