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伤感散文 > 纵是微尘也千秋

纵是微尘也千秋

时间:2018-12-18 15:20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邓星汉点击:
        

纵是微尘也千秋


  邓星汉

 

               1

 

    1961年的那个春天,我还不满四岁,比我大两岁的堂姐已经上小学一年二学期了。每天早晨,堂姐都在爷爷的屋檐下读课文,读了之后又试着背诵。我对她读的课文很好奇,就故意在离她不远的地方玩耍,目的是便于在心里默默跟她学课文。有几天早晨,堂姐都在背一篇题目为《乌鸦喝水》的课文。我看到她读了又背,背了又读,两三个早晨了,就是背不下来。她断断续续、结结巴巴,背了开头几句,下面的就想不起来了。但她又要努力地去想,嘴里不停地重复念着上一句,一张脸憋得通红通红的,布满了痛苦和自责的表情。而我因为听她读得多了,心里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看着堂姐那吃力的样子,我就忍不住在她背不出来的时候,为她报出下一句的头几个字提示她,使她又能继续背下去。这样,在我的不断提示下,堂姐终于把课文背完了。

    这件事情被我爷爷看到了。一开始,爷爷在一边削树皮,他佯装没看见,等堂姐背完后,爷爷就走过来,用手指头轻轻敲着堂姐的头皮,以略带鞭策的口气说:“你看,你弟弟都能背出来了。”

    周末,我父亲从学校回来了,爷爷就把那天早晨的事跟我父亲说了一遍。最后,爷爷肯定地对父亲说:“星汉可以启蒙了。”父亲也就点点头表示同意了。

 

                2

 

 这一年的秋天,学校开学时父亲就把我带去了乌鸦井完全小学报名上学,开启了我的求学之路。这所学校离我家很远,单程就有十五里山路,本来是有较近的学校可供选择的,但父亲一定要我上这所学校。父亲这样决定的原因之一是他在这里教书,把我带在身边,他好管教我。同时,也因为这所学校是武冈县除武冈师范附属小学以外仅有的一所重点完全小学,师资力量很强,名气很大。

    父亲把我安排在许微尘老师做班主任的班上。报到那天,父亲把我领到许老师面前打了个招呼就去做他的工作去了。那时候,我才四岁零三个月,穿的还是开裆裤,见到外人或在众人面前,心里总有几分胆怯或害羞。我就站在离许老师很远的地方,把头埋得低低的。许老师面带着微笑向我走来,弯下腰伸出手拉住我的小手,亲切和蔼地对我说:“好好好,来来来,站到桌子这边来。”许老师把我拉到一张课桌前站定,然后松开我的手,走到我的对面坐下,继续和蔼亲切地问我:“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想上学吗?”许老师应该从我父亲那里知道我的家庭住址和姓名的,他这是在按惯例做学前测试。待我一一做了回答后,许老师又问我:“会数数吗?从一数到二十,你可以吗?”我立即像竹筒倒豆子一样,一口气从一数到一百。许老师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伸出大拇指赞扬我。说:“好啊!不错、不错。”突然,许老师话锋一转,对我说:“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他用一种神秘而又期待的眼光在我脸上扫来扫去。我一开始感到莫名其妙,愣在那里没有反应。许老师就大声地说:“背呀!”我一听到个“背”字,就立即反应过来了,马上认真地背起来:“它飞呀飞呀,飞过了田野,飞过了山冈,飞过了树林,最后飞到了一户人家的窗台上……”我一口气就把《乌鸦喝水》这篇课文背出来了,许老师听后,走过来双手把我往胸前一抱,无比高兴地说:“真的能背啊!果然是棵好苗子啊!”看来,许老师已经从我父亲那里知道我的一些情况了。

    在许老师的夸奖声里,我渐渐打消了羞怯的心理,变得轻松自然了。同时,对学校这个新环境也有了一点认识,不再把它看得那样陌生和惶恐。这时候,我才敢抬起头来正视许老师。原来,许老师的个子很高,身材修长,鹅蛋形脸,轮廓分明,浓眉毛,高鼻梁,明亮的眼睛,厚厚的嘴唇,油黑的皮肤显出健康的色彩,下巴和两鬓略显青色,可以知道他是有胡须的,只是他每天都刮得干干净净而已。一眼看去,许老师就是那种清秀、英俊、帅气、很有精神的男子。从这一天起,许老师的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五十多年了,我现在想起来还依然清晰如初。然而,最深入我的骨髓的印象,就是他那一米八九的身高。那时,我站在他面前仰望他,真正就像我站在屋后山上那棵百年苍松面前仰望树顶一样,帽子掉了也望不到树顶。许老师无论站在哪里,都比别人高出一大截。后来,每见到“鹤立鸡群”这个成语,每听到《好大一棵树》这首歌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许老师的形象。

    我入学后就和父亲住在学校。和我一起住校的还有另外两个老师的儿子,一个叫杨运用,另一个叫邓亚凡,以及六年级毕业班的几个尖子生。他们都是我的学长,知道的事情很多。后来,我从他们那里知道了许老师的家在武冈城的边上,家庭成分是地主。解放前夕,许老师在南京一所艺术学校读书。南京解放后,他因有文体特长,投笔从戎,应召入伍,成了解放军某部文工团的战士,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役。后来,他又加入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停战后回国,转业分配到这乌鸦井完小当教师。许老师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在行,篮球、排球、乒乓球也都打得特别好。在整个教师队伍里几乎是个无人能比的多面手。

  这一期,许老师担任我的班主任,教我的语文、唱歌和体育课。同时,他还担任着五、六两个年级的唱歌和体育课。我由于年龄太小,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无比新奇而又懵懵懂懂。开学几天了,我只知道睁着眼睛四处张望,坐在教室里胡思乱想。结果,连铃声、课表、作息时间等所寓含的意义都一无所知,只知道要遵守纪律。所以,每天从上第一节课起,我就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一天下来,最大的痛苦就是被尿憋得难受。这种痛苦就迅速地发展成了我的厌学情绪。到了第四天,我就斗胆抗拒上学了。结果还是抗拒不了我父亲那煽在脸上绿火环生的“霹雳掌”,捂着半边被打肿的脸,我又乖乖地走进了教室。不知是因为受了父亲那“霹雳掌”的惊吓,还是因为对憋尿之痛的极度恐慌,这一天,我的憋尿能力显著下降了。第三节课还只上了一会儿,我就再也憋不住了,下意识地突然站起来,一泡热尿就像开了闸的渠水一样哗啦啦泄出来,沿着裤管流到了桌子底下,冒着热气又迅速地在地上蔓延开去。我知道自己已经犯了大错,吓得“哇”的一声号啕大哭起来。我这一声突然的哭叫,使全班同学都感到很吃惊,一齐把眼光投向我身上。

   这节课正好是许老师的语文课。他立即告诉同学们要保持安静,然后快步走到我面前,轻声地问:“你下课没有去解手吗?”我怕被许老师批评,就哭得更凶了,嘴里含混不清地说:“我不知道啊。”许老师就关切地说:“不哭、不哭。来,我带你回去找你爸爸先把裤子换了。”许老师拉着我往教室外面走去。到了走廊上,我由于怕再挨父亲的打,就死活不肯走了。许老师似乎懂得了什么,就说:“你不要再哭了,就在这里等着我。”说完,许老师就向我父亲上课的教室走去,他要去找我父亲给我拿条新裤子来换。不一会儿,许老师就回来了,他给我换上新的裤子。他还耐心地告诉我,课间休息就是用来上厕所、喝水、做下节课的准备和休息、放松情绪的,以后,要利用课间休息的时候先去上了厕所。然后,他又去找来干土灰、扫帚、垃圾盆,将我桌下的尿液打扫干净,让我回到座位上坐下,他又重新讲起课来。

   这个学校的校长是我的一个堂舅,他平常就很怜爱我。当他知道我在课堂上把尿拉在身上的事后,觉得有必要提醒所有的老师要向学生做好入学教育。这天晚上集体办公的时候,堂舅就不点名的把这件事情作为一个例子向全体老师说了,要求老师们吸取教训,细致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许老师的为人,真如他的名字一样,一贯很低调、很谦和,也特别地谨小慎微。本来,堂舅也没有责怪他的意思,但许老师还是在堂舅讲完后,主动站起来做了自我检讨。其实,许老师在第一天上课时就将一切注意事项说清楚了的。由于我没认真听讲,才不知道按规定去做,结果使许老师受了委屈。

 

               3

 

 那一年的暑假,乌鸦井完小被评为邵阳地区先进学校。整个武冈县几百所中小学,只有武冈二中和乌鸦井完小获得此种荣誉。在学校的办公室里,挂满了上级领导部门和各兄弟学校赠送的锦旗和贺匾。邵阳地区教育局给学校颁发的奖品是两台新风琴。在此之前,学校还没有风琴,许老师上唱歌课,是用二胡领唱的。

  一天傍晚,有四个男子抬着两台风琴来了,放在学校的天井里。风琴外面是用木板钉成的外箱包装好的,我们几个在天井玩耍的孩子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就围上去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送东西的人说:“是风琴。”我们就进一步问:“风琴是用来做什么的呢?”送风琴的人也不知道,他们就懒得回答。这时,许老师提着小木桶去厨房打洗澡水,正好从天井里经过。他一看就知道那是地区奖给学校的风琴,便喜出望外地说:“啊!就送来了?好,有风琴上课了。”他把木桶往边上一放,就给送风琴的人签了验收单,说了些感谢的话打发他们走了。然后,他就回到房间找来一把钳子,马上动手把包装拆了,两台漆着菊黄色油漆,铮亮发光的风琴就展现出来了。平时显得很平静、不苟言笑的许老师像见了宝贝似的,一直眯笑眯笑地用手把风琴上上下下摸了个遍。他完全忘记了要去打水洗澡的事了,坐到风琴面前,打开风琴盖就兴高采烈地弹起来。我们几个小孩子就围着看稀奇,只见许老师脚踏风琴踏板,一双修长的手指在黑白相间的键盘上活泼地弹跳着。风琴发出的声音既洪亮又悠扬,很动听。许老师兴致很高,《我的祖国》《志愿军军歌》《洪湖水,浪打浪》等,一曲接着一曲地弹。他脸上带着笑容,身体随着歌曲的节奏在微微的一俯一仰,他完全沉浸在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之中了。

    这时候,放学后外出散步或家访的老师们都陆续回来了,大家一听风琴声,就满怀欣喜地走过来了。许老师这时候已经完全兴奋起来了,他一边弹一边大声喊:“老师们,都来吧!”

    这个学校的老师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来的,都是一些教学水平高、又才华横溢的名师和后起之秀。杨建国老师是教全校的美术课和低年级唱歌课的,他就打开另一台风琴和着许老师弹起来;刚从湖南一师毕业分来的唐谟军老师就回房间拿来了竹笛吹起来;刚从武冈师范毕业分来的林造文老师是大家公认的青年才俊,他也回房间去拿了把二胡拉起来。年龄比较大、平时幽默风趣的杨仲生老师一下子就来了激情,拿来他的教棍做指挥棒,一步跨在一个雕花石墩上,把手一挥,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当指挥!”一下子,老师们就临时组织起了一个演出团,这个天井就成了一个临时音乐会的舞台,一台别开生面的音乐晚会在这里如火如荼地上演了。文学青年罗会喜老师教学之余喜欢写诗,这时候,就有老师对他说:“罗诗人,你现场做首诗吧!”罗老师向来是个爽快人,他立即答应道:“好啊!”他就从人群里站出来,干咳了两声,为思维作了一下缓冲,就一边思考一边大声朗诵起来:

 

   夜风剪裁着天上的云彩,

     桂花在风中悄悄盛开。

     谁说没有神仙,

     谁说没有瑶池琴台。

     月亮和星星啊,

     请你们看过来。

     比神仙更快乐的,

     是我们今夜的情怀。

     ……

  杨仲生老师虽然是指挥,但曲目是由许微尘老师定的,每弹奏完一曲后,许老师就大声报出下一个曲名,老师们就熟练地演奏起来。《我们的祖国》《英雄赞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中外名曲,一首接着一首,衔接得浑然天成。当演奏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时,歌词融合了此情此景,老师们的情感达到了高峰,不约而同地放声高唱起来,把这场自由组织的晚会推向了高潮。

 

                4

 

水浸坪公社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教工篮球赛。最初的比赛,由于乌鸦井完小有许微尘老师这个高个子、高水平的队员,结果,场场比赛都是一边倒,其他队根本就得不了几分。后来,就改成在其他队相互比赛完了后,再挑选一批较好的队员组成一个联队与乌鸦井完小比赛。但是,即使是这样,也只能改变比分,增强可观性,胜利总是乌鸦井完小的。

   这一年,由于水浸坪小学新分来了一个个子较高、球技很好的王友平老师,因此,联队的人士气大振。他们踌躇满志,决心在这个年度的比赛中一洗前耻。比赛那天的下午,赛场设在乌鸦井完小,联队的队员们早早地来了。由于联队的理想是志在必得,因此,比赛一开始就形成了激烈的对抗。联队五个场上队员中安排了两个人重点防守许微尘老师,以王友平老师和另一个个头较高的老师为前锋,攻防兼备,打得有板有眼。而乌鸦井完小则还是以许老师为中心,穿插拉开后突然传中的战术。许老师既要打防守,又要打进攻。由于他有空中优势,几乎包揽了所有的篮板球。他抢到后场篮板球后,立即把球运到中场,再分给其他队友投篮,然后自己突然切到篮下,抢得篮板球后,原地起跳,将球投入篮筐。有时,他在行进中突然停下,甩掉防守他的两个队员后,原地侧身起跳,单手投篮,将球命中。这样,由于许老师个子高、个人突破能力强、投篮命中率高,开始一段时间内,乌鸦井完小的比分逐渐领先。这时,联队的教练及时叫了暂停,调整了部署,用三个人以前截后堵的方法重点防守许老师。这样的打法,顿时就起了作用,使比赛进入了胶着状态,比分犬牙交错。

到了下半场,比赛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联队采取故意犯规、不断换人的战术。在许老师拿到球后,使出故意冲撞、偷偷绊脚等小动作,几次使许老师摔倒在地。这时,乌鸦井完小的队员就提出抗议,甚至与对方争吵起来。许老师却不声不响地自己从地上站起来,向对方举手示意,表示谅解。并且,轻声劝告队友要发扬风格,不要激动。许老师那克制、随和的态度,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也使对方的不文明做法得到了一些收敛。

到比赛只剩半分钟的时候,联队投入一球,比分领先一分。这时,联队队员个个喜笑颜开,认为他们获胜基本成了定局。他们只要压住许老师在这三十秒内出不了手,全场球就赢了。开球后,许老师冷静地运着球向中场推进,联队队员全部迅速地贴近他的身体围成一圈,举起双手,将许老师团团围住,使他既不能传球又不能运球前进。许老师心里非常清楚,只有球在他手里,才有反败为胜的可能。因此,他一边不紧不慢地运着球,一边思考对策。他微屈着背,保护着球不要丢失。突然,他把球往头顶上一抛,引诱联队队员散开,然后奋力跳起,在空中又将球接到,随即在空中转体,于中场线边上将球投出。圆圆的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向篮筐飞去。这时,全场结束的哨声响起,球应声入筐。乌鸦井完小反超一分,终于反败为胜。这时,全场一片欢呼,响起热烈持久的掌声。联队队员一个个目瞪口呆,相互傻傻地对视了半晌,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不得不带着沮丧而又敬佩的心情,跟乌鸦井完小的队员、跟许老师握手服输。许老师这最后奠定乾坤的一球,成了赛场佳话,好多年后,人们还在津津乐道。我后来每次观看球赛时,眼前总会浮现出许老师那矫健的身姿和那道优美的弧线。

 

              5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的语文、数学两科都得了一百分。学校召开了全校表彰大会,成绩优秀的学生都上到礼堂里的戏台上去领取奖状。台子很高,斜放着一个小木梯让人沿着梯子走上去。当念到我的名字时,许老师怕我摔倒在梯子上,他就用双手把我举起来,直接递到台子上。等我领了奖状后,他又把我从台上抱下来。全校同学见我这么小,成绩又特别好,就对我报以热烈的掌声。

从此,许老师对我更加关爱了。上课时,他经常鼓励我回答问题,培养我的胆量和自信。同一个问题,他不断启发我从多个方面回答,着意训练我的发散思维能力。当其他同学回答了问题后,许老师又总是要我评价答得对不对,询问我还有没有更好的答案,鼓励我去认真钻研问题,养成刻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达到至善至美的精神。

一年级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识字教学。许老师为了增强我们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就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他不是要我们死板地默写生字,而是经常把我们学过的生字编成谜语让我们猜,课堂十分活跃,我们的记忆非常深刻。记得许老师在教“其”字时,就编了一段谜语:“横着两块柴,竖着两块柴,老二钻进去,老八钻出来。”“磨”字笔画比较多,同学们难以记住,许老师也给“磨”字编了一段谜语:“一点一横长,一撇走南洋,山中两棵树,长在石头上。”这些谜语都非常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使大家很容易地记住了这些生字,一辈子都忘记不了。

到了二年级,我们要学习组词、造句、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等知识。许老师就总是鼓励我们去尝试,去开动脑筋尽可能多地找出一些答案来。有一次,在我们学习了“像”这个字后,许老师接着就把“象”和“像”的区别告诉了我们。他要我们记住:“象”主要是表示形状的,如果是要描述事物是个什么样子的,就要用“象”字。而“像”主要是用于表示相同的意思。描述两个东西是差不多的时候,就要用“像”字。然后,许老师要求同学们分别用“象”和“像”组一个词。同学们略微思考了一下,就纷纷举手回答。我也举起了手,可许老师就是装作没有看到,尽点其他同学的名字要他们起来回答。同学们你组一个、我组一个,但说来说去,都只组成了:“气象”“景象”“好像”“就像”等几个。这时候,许老师才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我,轻声地问:“邓星汉,你还能组成新的词组吗?”我就立即站起来回答:“还可以有‘印象’‘相像’‘画像’‘雕像’。”

   许老师高兴地说:“答得好。”接着,他又告诉我们:“没有单人旁的象字,还可以组成:‘天象’‘表象’‘象征’等;有单人旁的像字,还可以组成‘肖像’‘塑像’‘录像’等。这些词组的意思,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慢慢领会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好像’这个词是用得最多的,下面,请同学们用‘好像’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得最快、最好啊!”

   开始同学们都沉默不语。许老师就启发大家:“从你们见到的、听到的事情去想啊!”这样,不一会儿,同学们就活跃起来了,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我在心里想,许老师肯定又是要我最后去回答的,所以,我就故意不举手了。

   同学们造的句子是:“太阳好像一个大火球。”“班里唐彩霞同学的歌声好像金铃一样好听。”“天井里那棵高大的柏树,好像一把大伞一样为我们遮住太阳。”……

    许老师听着同学们造出来的句子,心里很满意也很高兴。他笑容满面地说:“同学们造的句子都很好,但还不是十分优美。看谁还能造出一个更好一点的句子呢?”许老师说完,果然又伸手示意我来回答。他对我说:“邓星汉,你再造一个新的句子看看?”

   我本来在心里是想好了一个“柿子熟了,挂在树上好像一盏盏红色的灯笼”的句子的,但听许老师说要造一个更优美一点的句子,我就想了一下,重新造了个新句子回答:“早晨的阳光洒在树林里,一条条光线好像手指一样在给树叶梳洗打扮。”

   许老师听了,情不自禁地说:“好啊!像诗句一样美好。”他又大声地把我造的句子向同学们朗读了一遍。然后,充满了希望之情地对我说:“你以后可以朝着当作家的方向去努力。”他又把脸转向大家,继续说:“作家是很了不起的啊!我们国家的著名女作家丁玲,写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得了苏联的‘斯大林文学奖’,丁玲还受到了斯大林的亲自接见呢!”

    就是从这一时刻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有一颗种子在慢慢发芽,有一个梦想在冉冉升起,有一片彩云在悠悠飞翔。如果说,我现在有一点遣词造句、写诗填词的能力的话,那么,这种能力大部分来自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得益于许微尘老师对我的培养。

 

               6

 

 那时候,许老师已经有了两个小孩,大的是个男孩,叫许渠来;小的是个女孩,叫许清源。听许老师说,他的女孩比我小一岁,还没有读书。后来我才知道,许老师给儿子和女儿取的名字是出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典。杨仲生老师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人,有天晚上集体办公时,我父亲和许老师在说什么事情,杨老师就打趣地说:“哈哈!你们俩亲家在商量摆定亲酒了吧?正好,我嘴馋了啊!”接着就有几个老师来凑热闹,说:“是呀,先把定亲酒摆了吧。邓老师,你是男方,可要主动点呢!”我父亲和许老师却不反驳他们,只是“嘿嘿”地笑。那个年头,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思想还是很严重的,存在着定“娃娃亲”的风俗。但我对这些事情是一窍不通的,根本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只管低着头做自己的作业。

   过了十几天,许师母带着她的女儿许清源到学校来看许老师了。许老师就把许清源介绍给我做朋友,放学后,要我带她一起去为学校放羊。四岁的许清源,长得胖乎乎的,眼睛大大的,穿着一件白底碎蓝花的衣衫和一条蓝色的裤子,头上扎着两条羊角辫,我觉得她还是很可爱的。几十年过去了,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她的长相。许师母在学校住了一个星期就带着许清源回去了。临走的前一天,许老师特意去离学校不远的隆兴庵供销社借来一个烧木炭的炉子,自己做了几个菜,请我去和他们一起吃了一顿晚饭。这样一来,杨仲生老师他们茶余饭后就更加拿我作开心果了,一见到我去向许老师请教问题,他们就开我的玩笑。说:“还喊许老师?不行啊,得叫岳父大人才对啊!”听到老师们这样取笑我,我觉得莫名其妙,也觉得很害羞,脸唰地就红了。许老师就对他们说:“莫这样说,人家还是个小孩子呢!”由于后来的事情发生了不可预测的变化,许清源回去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我和她的第一次见面也就成了最后一次见面。

 

                7

 

在我们班里,有一个叫唐彩霞的女同学,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她的右脚掌是侧着向上的,成了一个跛子,走路很不方便。特别是下雨天,她走路就更加吃力,几乎是在地上爬行。但她很有音乐天赋,天生一副好嗓子,唱起歌来,声音特别清脆明亮、甜美柔婉。她的音准、乐感都特别好。每一首歌,只要许老师教唱两三遍,她就能准确的唱出来。许老师称她是一个天才,认为只要稍加培养,她就会成为郭兰英那样的著名歌唱家。许老师上我们的唱歌课时,先教我们几遍后,就由唐彩霞同学跟着他的风琴教我们唱。同学们也特别喜欢唐彩霞,她教我们唱时,我们都很认真地跟着学。许老师一心要把唐彩霞同学培养成歌唱家,每周单独给她开了一节课,辅导她学习乐理知识。许老师还在心里计划着,等到唐彩霞小学毕业后,要把她保送到武冈师范去,让她接受正规的训练,然后,再让她去报考音乐学院。有了这样的打算,许老师不怕苦不怕累,每当下雨天,许老师就坚持去她家里背她来上学,放学后,又把她背回去。

   可是,到了二年级一学期的中途,唐彩霞突然退学了。由于她家里人口多,经济十分困难,又由于她是个女孩子,还跛了脚,她父母就死活不让她再读书了,要她在家里看管弟妹。许老师好多次去她家里,向她父母苦口婆心地做说服工作,可是都没有效果。最后,他的父亲还这样对许老师说:“我们送不起她,我们要她帮着做事。我的女儿我做主,关你什么事呢?”许老师这才只好万分痛心地放弃了劝说。我记得许老师那天早读告诉我们唐彩霞退学的消息时是这样说的:“同学们,唐彩霞同学因家庭困难而退学了。从此,她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我们失去了一个好同学,国家少了一个歌唱家。”说到这里时,许老师停了下来,他那突起的喉结一上一下地动了好几下,他在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他终于没有成功,一串痛惜的眼泪夺眶而出。

 

              8

 

二年级第二学期结束后,我们放了暑假。我拿着写有全班第一名的通知书,高高兴兴地与许老师道了再见后,就离开学校回了家。我父亲是在我读二年级一学期的时候就调去兴隆庵小学任教了的。因此,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时,父亲就要我随他去了兴隆庵小学上学。从此,我与乌鸦井完小永远告别了。我在兴隆庵小学读了一年后,又转去水浸坪小学上四年级。到了五年级快要结束的时候,全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老师们要进行政治学习,参加大批判、大斗争运动,学生没有举行期末考试就提前放假了。

  许老师虽然为人低调,待人谦和,处事谨小慎微,但由于他是地主家庭出身,就不可避免的卷到了政治旋涡中,成了被批斗的对象。我在辗转各地读书的三年里,和许老师完全断绝了联系,但是,我心里从来就没有忘记他。当运动一开展起来的时候,我就为许老师的命运担心。

   一个烈日当空,热浪逼人的夏日,水浸坪公社组织全体师生参加的批斗大会在水浸坪小学的操场上举行,批判斗争教育队伍里的“阶级敌人”。二十几个被划为“阶级敌人”的老师,头上都戴着一个用旧报纸糊成的高帽子,胸前都挂着一块写着“阶级敌人ⅹⅹⅹ”的木牌子,低头弯腰,一字儿站在露天的土台子上接受批斗,任烈日暴晒。许微尘老师也在其中。我远远望去,许老师完全没有了以前的英俊帅气。只见他原来瘦高的个子现在显得更清瘦了,因为不允许他刮胡须,原本有胡须的许老师脸上长出了黑绒绒的络腮胡子,把他的脸衬托得更瘦更黑了。太阳像燃烧着的煤球一样炙烤着他,豆大一颗的黑汗珠从他的额头上不停地流下来,整个衣服全被汗水浸透了。我觉得许老师好可怜啊!我像心痛自己的父亲一样心痛他。然而,我作为一个年仅九岁的小学生,哪有能力来帮助他呢?但是,我又不甘心就这样袖手旁观,我作为他的学生,无论如何要做点事情,给他一点帮助才行啊!哪怕是再渺小、再微不足道的帮助,也是尽了一个学生的一点心意啊!

    我看到许老师被晒成一把干禾的样子,就突然想起爷爷在地里劳动,没有斗笠遮挡太阳,就用正在生长的一种名叫“樟巴树”的灌木编制一个“樟巴树斗笠”戴在头上遮阴的事来,我把脑袋一拍,心里说:“有办法了!”“樟巴树”是一种生长很快的灌木,刚砍掉没几天,它就会马上又生长出来嫩嫩的满是绿叶的苗,田埂边、石山上到处都是。我就飞快地跑到学校后面的小石山上,折来一大把嫩嫩的樟巴树的枝叶,学着爷爷的样子编成了一个“樟巴树斗笠”。我要把这个“斗笠”给许老师戴上,给他遮住毒辣的太阳。

    于是,我就大着胆子,瞅住一个更换发言人的空当儿,快步冲到台上,装着很愤怒的样子大声说:“我是这个阶级敌人许微尘的学生,我受过他的毒害,我现在要发言斗争他。他上课时总是教育我走白专道路。要我好好学习,今后当一个作家。其实,他的狼子野心就是要我学会写反动文章,好和他一起攻击污蔑社会主义。”说着说着,我突然走到许老师的面前,伸手把自己编制的“樟巴树斗笠”套在他那个“高帽子”的外面,扣在了许老师的头上。然后,我继续大声说:“你罪大恶极,给你戴一顶这样的纸帽子,太便宜你了。现在,我再给你加一顶!”许老师拿无助的眼光看着我,我们彼此短暂地对视了一下,我看到了他的眼光里分明流露着一种感激和骄傲。

    我和许老师整整分别了三年,谁也没想到会是在这样一种场面上相见,真是世事难料啊!这次相见也就成了我们的最后一次相见。斗争会结束后不久,许老师他们这些“阶级敌人”都被清理出了教育队伍,遣送回原籍劳动改造去了。从此以后,我就没有再见到过许老师,也没有得到有关他的任何信息。

 

              9

 

写到这里,时间已是午夜,四周一片沉寂,但我心潮起伏,无法平静。我推开窗户,一股冷冽的夜风扑面而来,抬头看看天空,却有一轮明月挂在西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不知道许老师的年龄,但我估计许老师如果还健在的话,应该是九十以上的高龄了。敬爱的许老师,你现在到底在哪里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老师,不管你在哪里,我们都共享着这轮明月。你的教育之恩我永远铭记,你的品德、你的精神、你的才艺永远激励我的人生。你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样年轻英俊、矫健帅气。

 

源头幸有水悠悠,最忆当年风雨稠。

明月白云今古在,纵是微尘也千秋!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3)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邓星汉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8-12-07 10:12 最后登录:2020-01-07 19:01
优美散文
  • 记往昔,多一点青春无悔

    老根说:我有了新想法,把南岗水库的场景画的细一点吧,让我们,记往昔,多一点青春无...

  • 傻女

    去年十月以前,我工作和生活都在红桥镇。这是个普通的川南小镇,唯一能凸显地方特色的...

  • 你要走,我和你一起走

    最近,我一直在听蒋勋老师讲《红楼梦》,真心觉得讲的相当不错!他说了这样一件有趣的...

  • 生日魂殇

    我站起身,注视着你的墓碑上亲切的名字,墓碑的温热渐渐散去。我抬起头,天空中一带洁...

  • 刘妈和她的儿子

    刘妈的大儿子王欣终于在32岁成家了,可是总觉得不踏实。 事情的来龙去脉,真是一言难...

  • 柿树下的拾穗者

    老根沉默,有点伤感,想到了年轻时曾心仪的小芳,(小芳:现已是知青们对当年心仪农村...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