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抒情散文 > 出水莲

出水莲

散文
时间:2012-02-04 17:52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寒璃瑟音点击:
        

  皓月凝霜,飞雪踏春,一个飘逸出淡淡雅致的夜晚,轻弹一曲情动心未动的《出水莲》,感受它徜徉于莲水间的别样情韵。摊开乐谱,一首绵长而清幽的曲子展现在眼前,空白处还配着一阕清雅的词。我端坐琴凳,心无波澜,挽袖揽一缕清风,慢捻丝弦,浅吟低唱。十指如精灵般轻盈跃动,时间仿佛在这此刻凝水成冰。我惬意的闭上眼睛自然的去幻想那些时而似雪般清冷孤傲,时而似水般温婉娴静的水中芙蓉。
  
  一,采莲曲,情无痕(静水微澜,段一)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我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王昌龄笔下的这首《采莲曲》,实在有些忍不住想要揣摩一下采莲少女情怀
  江南水乡,风景如画。一位柔美秀丽,冰清玉洁的少女,乘一叶小舟,撑一支长篙,唱一曲民谣。水波荡漾,简陋的小舟轻巧的穿梭于莲水间,莲叶似青纱,优雅的遮住了少女清秀白皙的面庞和明媚的双眸。只留下那轻快的歌声,摇曳生姿的莲花瓣与乍隐乍现的绿水痕。
  姑娘的歌声刚落,对岸那铿锵有力的男声便阵阵袭来。他是谁?怎会唱的如此动听?她羞红了面颊,歌声戛然而止。不知是谁家的儿郎呦!三言两语便搅乱了姑娘心间的一池春水,使得船儿晃,心儿摇。莫要小看瞬间即逝的缘分,它极易牵动情思,心动后难免落得个梦悠悠,思愁愁的下场。
  水痕船边游,对岸已近在咫尺。少女拨开硕大的莲叶,期盼着与他对歌之人也用同样期许的眼光寻找着她的身影。时间仿佛静止,少女屏住呼吸,心跳越发轻快。她满怀希望期待着,我却偏要做个无情之人,冷冷的送上一句:“你能料到这隔水相望的结局吗?”一段浅淡如水,转瞬即逝的缘分,我懒得多做猜想,那实属多余。
  如我所料,他并没有等待,而是甩甩衣袖,潇洒离去,方才的斗歌不过是他一时兴起。她是谁,一位素未谋面的陌生女子,根本不足以抽走他记忆的丝线。她沉默不语,依然在寻寻觅觅,此时岸上已是人影渺茫,她的心霎时坠入谷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穿了,他连她生命中的过客都算不上,因为他不曾为她真正停留过。
  夕阳洒下金色的余辉,将世间万物都染上了一层闪耀的光芒,只是美好的太匆匆。姑娘不得不遗憾归家。睡梦中她颔首低眉,递一碗清茶给他,他正是与她对歌的有心人,一位俊俏的儿郎。他为她作诗一首,承诺一生一世,从此携手看夕阳,踏遍红尘路。
  清晨,寒凉的气息覆灭她指尖的余温,碎作一声叹惜飘然远去。梦终究是梦,长与短无异,迟早会醒的。梦境幻灭后,她仍是孤独一人,仍是那个平凡而坚韧的采莲姑娘。要明白,错过,亦是缘分的一种。既然缘分由天不由人,又何必非得强求,整日沉浸在失望与惆怅的情绪里呢?不如释然,将它封存在记忆的一角,永久珍藏。
  采莲,唱曲,对歌,那难忘的第一次心动,相信再难重复。夏末秋初,又到了莲藕成熟季节,她照旧去采莲,常常会遇到些经不住她美妙歌声诱惑的男子,开嗓清唱,只是那些对歌之人,恐怕再也无法牵动她的心思了。
  微风拂过,莲影摇曳,请铭记曾经情动的瞬间。
  我认为这种不经意间被撩拨起的却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心湖涟漪正是此曲的神韵之一——静水微澜。
  
  二,归隐山林,心如止水(稳中求胜,段二)
  内在沉静如水,外在明晰如月。
  她肤白胜雪,眉目如画,身著一袭素净的白衫,云袖飘飘,仙姿绰约,举手投足间暗香四溢,仿若一朵池中清新绽放的芙蕖。
  她精通毒术和医术,长年独居深山,不问世事。凡是慕名前来的求医问药之人,都必须服下她秘制的毒药,并连续闯过三道关卡,到时是善是恶,自见分晓。若是邪念丛生之人,她便任由其毒发,变作傀儡人,取其身试药。若是心怀善念,命不该绝之人,她定会全力以赴,使他起死回生。
  她看似冷若冰霜,淡漠无情,实则超脱凡尘,不拘一格。这样一位亦正亦邪的奇女子,究竟她师承何人呢?就连她自己也不知晓。她自幼父母双亡,正是这个无时无刻都蒙着白纱,少言寡语的师父救了她。师父同样要求她终日以白纱遮面,除了专心研药制毒,静心修身,不允许她有任何私欲。在师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少时便与医毒为伴,忘却世事的她,自是心如止水,没有丝毫妄念。
  对世人来说,她是无可比拟的神秘奇女子,无论是她隐藏在白纱下永远冷凝着的倾世容颜,还是她无人能敌的医毒双绝。可我,最想知道的却是她的内心世界,到底是至始至终的冷淡漠然,心静如水,还是潜藏在冰冷外表下的敢爱敢恨,如燃烧的火焰一般富有激情呢?不知世上有无勇敢之人,只为一睹她的真容,一窥她的真心,而甘愿冒生命的危险呢?我相信这样的人可遇而不可求,但一定是存在的。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才是最神秘的地方。越是猜不透的谜题,就越想知道答案,实乃人的天性。虽然人的内心时常生出一些矛盾,但我觉得矛盾的极好,极妙。人生如此,前一秒混沌不清,下一秒便拨云见日,自由,真实而又充满着变数。人生一世,不就是一段漫长的修行之旅吗?修为的高低,则因人而异。
  她幸运的修得了一颗明澈的心,盛满了自由腾起的水花。我该如何解释此番内心景象呢?我想那是情愿觅一处深林幽谷,隐居避世,也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与高洁。传承,给予,冲刷一切污秽,只留下纯洁与神圣,赋予莲花。让它们随心随意的美丽绽放吧!似乎尘世因它而变得纯净。而她,就是我心目中那最特别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风露佳人。
  这个虚构出来的人物乍看之下和曲谱上那些单调的音符没什么直接关系,但她在情绪上给予我的帮助是很大的。你可以尝试进入她的内心世界,将她变成你的另一面,一个任你去构思,去全情投入的空间。放心的借用她的心境去诠释这段“稳重求胜”的《出水莲》吧!不要怀疑,她真的是为此曲而生的。心如止水是稳,代表着莲的清韵高洁。而“归隐山林”不能单看字面意思,需得深入理解,那是一种富有激情与正义的追求啊!归隐山林,放下羁绊,从此活得自由洒脱,无拘无束。唯有如此,心底的压抑才能被彻底的释放。稳,快,准,弃,只要用心揣摩,拿捏得当,我相信必然会出彩!
  三,意境,技巧(个人心得,仅供参考)
  这首曲子,指法上的技巧不难掌握,无非是左手按弦的时机和深度的问题,熟悉就可以,而情感上把握得当才是成功的关键。
  弾第一段的时候,保持“静水微澜”的感觉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过于心浮气躁,呼吸不均,失去规律,我敢保证你的节奏或者衔接句,装饰音肯定要出现瑕疵。要特别注意的是到了第一段后半部分的时候就要试着释放出比先前稍微强烈一些的情感涟漪了,然后接尾声时再减速,把音弹得轻柔些。这部分情感的诠释全靠你的左手来完成(当然,右手放假也是不行的。),按弦的时候要修饰细节,流露出揪心惆怅的感觉,最好夹带几分酸涩的味道。好似丝丝情意,绵绵不绝,缱眷于心却没有大范围的,凌厉的起伏。(注意转换音色)(说的粗一点,就那么丁点大一火苗,加柴烧不起来,浇水它又不灭。)
  第二段,慢起渐快,一直到尾声。到了后边需要你减速慢行的地方屈指可数,能够充分展示你灵活的手指。但这种快速,并非是开飞车的感觉,弄得好像有人拿着武器追杀你,然后你死命的狂奔。要知道气息依然是均匀的,均等的,起落间仍不负青莲的雅韵,要很有弹性,有舒适的节奏感,让情感的藤蔓欢快自在的延续下去。正如我在“归隐山林,心如止水”中提到的回归自然,聆听本心之后的豁然开朗,一颗重获自由,不受世俗枷锁束缚,无欲无求,恬淡自足的心。没有任何挣扎与畏惧,彻底摆脱繁杂与浮躁,过着独一无二,专属自己的生活,轻轻松松,忘忧了愁,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纯善和快乐,从而达到心念合一的境界。所以在第二段里的起伏比第一段要明显,不像第一段的情绪,清时如水,浊时如愁,将小女子的情愁哀怨赋予其中,让人感觉很无奈,很揪心的。这一段则根本不需要你纠结什么,清晰亮丽且不失韵味,将压抑的情绪全然释放,开阔到水与莲几乎融为一体的地步,听着这样的琴音很容易让人心情愉悦,忘却忧思。最后值得一提的就是四个25和55的8分音符连在一起时,注意音区转换。然后结尾的时候不要太刻意的去拉长尾音(拉是要拉,别过火!),稍稍干脆利落些(往上挑再释放),如此处理会生成一种意犹未尽的绝妙味道
  总结:一首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的曲子。每弾此曲,必然会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
  概述:《出水莲》是传统的广东客家筝曲,中州古调。它风格淡雅,表现了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全曲以各种丰富的表现手法将出水莲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

                         (散文编辑:月然)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父爱回忆录

    父爱如山已是老话,我们一再重谈,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平常的小事中体现父爱如山而不再...

  • 幽雨中的银杏(原创)

    一帘幽雨,滴进了清晨。 湿湿的,滑滑的,轻轻的。碎雨滴哒着翠绿色的银杏缠成长串,...

  • 吟夏(三)

    茫茫人海,我只是光阴的过客。也许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岁月让我成熟,磨难锤炼意志,...

  • 洋槐花开

    从农家院到打谷场,从渠塘边到田埂间,处处都是洋槐树的阴凉,处处都飘散着洋槐花的浓...

  • 早春

    喜欢春,不太喜欢仲春的繁,因为它略显的浮躁和肤浅,也太不喜欢暮春的残,因为它稍有...

  • 情绪的泰山

    散文 李朝元 情绪的泰山 写过泰山的人很多,登过泰山的人更多。写过却没有登过泰山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