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友情散文 > 关于《生命弦音》和作者的粗浅印象

关于《生命弦音》和作者的粗浅印象

时间:2010-07-11 19:30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心泰身宁点击:
        

【导读】从书作者本人的自述来看,这部小说旨在通过主人公近半个世纪的沉浮人生,告诉人们一个哲理——人才是主宰生活的主人!我想,李老前辈是怀着这样的目的写作的,也是用这样的生活态度在生活的。
 

  关于《生命弦音》和作者的粗浅印象
  当我手捧着这一本厚达近500页、4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生命弦音》,心中产生的总是敬畏。
  
  敬的是书的作者李先生,一位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老者,以他高达七旬多的高龄,一笔一划写下了40多万字,据他本人说原本成稿时有70多万字,几经修改删节,最终以现在的40余万字成书。不管是70万还是40万,对于一个写字的人来说,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呵!
  
  从老先生在书上的签名来看,他有一手很隽秀的字。但他在写书时,也许并不是人们理解的在他那个年龄应该是用手书写的,因为他平时上网,聊QQ,有个人空间,看来玩电脑玩得也溜,也是他看不出年龄特征的。且先不打开那本书,那一重又一重的崇敬已经油然而生,不得不折服他的毅力和恒心。
  
  而我的畏也由此而生,一个是觉得这么沉甸甸的一部书,对于我,不要说是写出来,就是一字一句地把它读完,也是要有十分的毅力的,何况李老先生多次询问看了书没有,并且一直希望我写一点文字对书作点评价,这对于我确实是一种凝重的压力。因为我的职业就是看稿子、编稿子、改稿子、写稿子,可以想像一个以文字为职业的人,看到文字的畏惧心理。当人家在说晕车晕什么的时光,我觉得我患有晕字的症结。
  
  其实,我和李老前辈素不相识,也从未谋面。只是因为他在我的一位朋友那边偶尔看到了我的几本书,蒙他错爱向我讨了书去,然后就一直热情相邀去他的家乡做客。后来,在他出这部小说前,又多次要我替他写个序,这实在不是我所能承担的重任——能力、精力和水平都力所不及。有时他“逼”得紧了,我感觉到了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从他的小说上作者简介上了解到,李老先生早年读过卫校,后来又刊授北京中医学院、函授书画,曾做过杂志社的主编。又有诸如“温州诗词学会会员”“温州老干部书画协会会员”“平阳美术家协会会员”“平阳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一大串头衔,可以想见在当地也算得一位名流了。
  
  虽然我也在从事文字的工作,但无论是才学还是敬业,都和老前辈的精神相去甚远,而说到勤奋和努力,我更是只能汗颜和惶恐了。
  
  而这部小说所涉及的特殊的历史时代也是我平日极少关心的东西,也许比较起来我更加关心时下流行的东东,所以,如果不是特别的原因,坦率地说,我应该是不大沉得下心来阅读这类小说的,虽然书中也有大量浙南民情风俗的描写,也有我喜欢的乡土气息,但这些都敌不过我对网络游戏和休闲生活的依赖,我承认,我是个很懒散的女人。
  
  从书作者本人的自述来看,这部小说旨在通过主人公近半个世纪的沉浮人生,告诉人们一个哲理——人才是主宰生活的主人!我想,李老前辈是怀着这样的目的写作的,也是用这样的生活态度在生活的。
  
  以我这样粗浅的阅读和我这种生活的态度,实在是无法评出什么道道来,说是评书,更多的是叙说和李老前辈简短通话和偶尔的QQ聊天的感觉和印象,别的我只能说对不起和抱歉了。
  
  至于李老前辈用自己的才情和生命激情弹奏出的《生命弦音》,究竟是何等的激越和有声有色,只能请每一个人自己去聆听和品味了。
  
  王珍2007年12月19日于杭州

[责任编辑:南风]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心泰身宁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签约作家 注册时间:2009-08-30 20:08 最后登录:2016-01-10 11:01
优美散文
  • 迷宫中话粮食

    老伙伴相见,就得用过去的方法,不这样,就是忘记了过去。 那时我也这么想过,因此心...

  • 意想不到的变化

    来上海有近六年的光景,期间先后在两个小区居...

  • 老同学走进微时代

    阔别三十多年的同学,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有才华横溢事业有成的,有投资有方商海弄潮的...

  • 同学情

    在湘北明珠南州镇,我的老同学石喜红还算得上是个人物。精明强干、热情豪爽、好交好为...

  • 我的同学朱科雄

    科雄的每一个行为都给我以真实和快乐的感染。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的他:锋利而不饶人...

  • 何以再续同学缘

    那个弥留之际在病房里不停地往门口引颈而望,盼着我的出现,期待在他离开之前跟他多...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