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优美散文 > 哲理散文 > 迷失在悬崖边

迷失在悬崖边

散文
时间:2010-03-02 08:30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常葆泉点击:
        

【导读】他已经看不清归家的路,明明是侈糜享乐,偏偏还自夸“丰亨豫大”,他要极度的灿烂,他要极度的华丽,他要极度的美!美使他耽溺,使他流连忘返,使他走向毁灭,走向亡国!

  何谓悬崖?悬崖边有最清的风,悬崖边有最透的景,悬崖边可以充满憧憬地眺望,悬崖边可以痴迷沉醉地遐想。
  
  这是一个险象环生的舞台,迷失在悬崖边,就意味着每前进一步都充满了危险;反过来讲,在悬崖边上独行,毫无疑问这会是一场惊险刺激、万众瞩目的表演。
  
  只是,别忘了,悬崖就是毁灭的边缘。
  
  历史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但在某个节点上个人的力量却足以改变它的方向。元符三年(公元1100)的正月十二,年轻的宋哲宗突患急病,不治身亡。此时的朝廷经历了元祐党争、绍述政策,早已风云激荡,不知道是因为宫廷斗争的原因还是真正因为“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向太后不顾宰相章淳“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的强烈反对,将端王扶上了皇位,他就是宋朝的第八位天子--宋徽宗。
  
  宋徽宗最后真的成了亡国之君。
  
  其实章淳在《宋史》里是被列在奸臣卷的,但后人认为他的预见大有见地,只是,这样的逻辑推理太简单了。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太祖立国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时光了,整个朝廷都已养成了贪于安逸、固执己见的作风,党争早已变成了党祸,权力中枢无异于角斗场,泱泱帝国的智识之臣并没有精诚团结,反而热衷于挟私报复。在这里,阴暗反对着光明,守旧反对着创新,迷妄反对着澄明,整个国家早已没有了盛大明亮的气象,只剩下枯枝上的夜枭在悲怆地啼啭。
  
  我并不是给宋徽宗找寻逃脱谴责的借口,我只是在想,到底该如何评价他?才华横溢?风雅不拘?用人不当?玩物丧志?他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和生性浪漫艺术结合体?或者他本不该为天子,他天生就是一位艺术家?他独创的瘦金体,他倡导的宣和画风,他亲自设计的北宋官瓷,这些都成了阻挡后来者的高山,极少被人超越。但是,他偏偏是一位天子。帝国的主宰者既享有无上的权利,也担负着崇高的责任,这是一国之君无法回避的任务,宋徽宗却有着太多的艺术家气质,始终把个人放在世界的中心,在他看来,古往今来上下左右都是一己之化身,我就是宇宙,我的享受也就是天地万物的享受。一个终极价值的丧失,引起了所有价值的错位,玩物丧志往往在不经意间,缺乏忧怀天下之心的徽宗皇帝不仅一味致力于游艺之道,还把骄奢淫逸的作风引入到政治的范畴,最后从根子上促成了北宋最后的崩溃。
  
  可惜,这样的理解还是过于平面,我想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血肉丰满的人,那么,如何从尘封的历史里去重建他的形象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宋徽宗的书法--瘦金体中找到一丝答案。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说到字如其人,你要去证明或者否定,都很难做到,但书法的美,一直是与生命相通的,这不仅仅是笔墨纸砚的简单接触,它还是性情的表达,甚至是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这确实是一条走进情感世界的曲径。
  
  瘦金体,瘦,不难理解,是线条的“紧”、“窄”;金,是金属,是青铜,是黄金,它还是一种闪烁的光,把“瘦”和“金”联系起来,就是线条细瘦却华丽贵气的一种书法。对于瘦金体,长久以来人们都是以楷书的非正统书风加以看待的,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唐楷的典范意义及地位深入人心,不可动摇,更关键的是宋徽宗的亡国昏君身份,非审美的精神活动强悍地影响了人们的艺术鉴赏力。中国的主流传统讲究“外圆内方”、“绵里藏针”,所以传统的书法讲究藏锋,而瘦金体却把所有应该藏的锋全部外放,仿佛钻石的切割,用线条营造出无数菱形三角的切割面,这些面折射着闪烁灿烂的光芒,刚硬锐利,没有一点妥协。如果仅是露锋那还不稀奇,更让人惊叹的是瘦金体藏锋与露锋并用,藏锋讲究的是藏头护尾,稳重持平,露锋讲究的是圭角外露,飞扬不拘,两锋并用是一场非常危险的游戏。
  
  我忖度,宋徽宗是一个非常自信且非常有个性的人,他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到对艺术的关注上,在构筑典雅巧幽的幻想境界中追求人生极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很叛逆。我们可以看看宋徽宗的《秾芳诗帖》,线条笃实劲健、起收提按萦带牵丝、藏露变化毫芒可辨,更震撼的是极具个性的结构。楷书讲究的是法度、规范,我们小时候都有过“描红”的经历,在那个小方框里要尽量的做到平均左右,要想写得好看,字的俯仰、大小、欹正就非常重要。而瘦金体就完全不同,它的中宫紧收,体格偏长,并向四面夸张的辐射,每个字大有越格而出的气势,本来应该明整开阔的书法此时已经变得剑拔弩张,清陈邦彦评价此贴:“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这样的比喻显得气势不足,要我说,瘦金体放肆任性,飞扬叛逆,仿佛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背叛嘲笑世俗的安稳顺利,宁愿走到毁灭的边缘,大声一哭。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瘦金体根子里就是非常西方的,那些点划具有强烈的雕塑感,那些线条在不同侧面交叠着、扭结着,仿佛不再是扁平的,而是产生了体积,墨色似乎要从纸张上喷薄而出。无怪乎章淳要评价“轻佻”,这不再是唐楷那样庙堂气的书法,这是真正的悬崖边的舞蹈!
  
  “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瘦金体游离在危险边缘,交错着美与毁灭的魔咒,使人爱恋,也是人害怕。宋徽宗就像暮春迷失在悬崖边上浓郁花香里的蝴蝶,除了满眼的繁华,他已经看不清归家的路,明明是侈糜享乐,偏偏还自夸“丰亨豫大”,他要极度的灿烂,他要极度的华丽,他要极度的美!美使他耽溺,使他流连忘返,使他走向毁灭,走向亡国!
  
  “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这一笔“天下一人”的瘦金体,起笔在汴梁金碧辉煌的皇宫,收笔却在五国城苦寒凄凉的荒原。

责任编辑可儿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白水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中级会员 注册时间:2009-12-05 13:12 最后登录:2021-01-25 14:01
优美散文
  • 莫言苔儿小,恰是君子身

    “ 净与溪色连,幽宜松雨滴。谁知古石上,不染世人迹"。"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静绿...

  • 偶遇

    岁月漫漫,彼此遇到过,温暖过,而后铭记于心,同样也是一种美好的结局。...

  • 你的福气皆于善良

    当生命旋转到一定的年轮,对尘世的细微之处,就越发不舍得忽略。这是岁月的醒示,让人...

  • 诗意的人生

    日子总是不乏诗意的,可我们有时觉得,日子并不那样的清澈,让人徘徊在一片茫然之中。...

  • 心存信念 一苇以航——读《堂吉诃德》有感

    在浮华与坚守之间,现代人将如何选择?喧嚣嘈杂的浮华社会,有些人们的灵魂早已蒙上灰...

  • 吾心安处是故乡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