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景散文 > 访烟竹村姊妹洞

访烟竹村姊妹洞

散文
时间:2015-07-03 09:19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江南魏子点击:
        
  
  又到周末,县作协的文友们相约外去踏春采风,可短短一天时间,又能走得多远,只得就近找风景,可反复对比,附近并没新鲜去处,要么已去过,要么没故事
  正当大家困惑之际,有文友提议,位于县城东郊的烟竹村环境不错,被评为全县“美丽村庄”,是县里拟开发的乡村旅游景点之一,如画的田野风光,青山环绕,群山中散布的簇簇野杜鹃,分外娇艳,深山中有一对姊妹洞,流传着很动人的传说,何况现正值扯春笋时节,说不定踏入茫茫竹海中,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文友夸张性的描述,顿时勾起了大家的兴趣,一致同意直奔烟竹村。
  烟竹村,其实就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之所以取地名为烟竹,数年前,这里遍地是竹林,处处是竹海吧。烟竹,因竹林多雾气,是也。我以前曾去过两次,一次是几年前,作为宝贝回家志愿者的我,为该村一名迷路女孩找到了阔别17年的家,与外地志愿者送她回老家烟竹村。一次是前几天,我与骑行的驴友们沿崎岖的山路,用整整半天时间,艰难地骑上了最高的秋风岭,成功挑战自我。也许是目的不同,收获也不同,第一次沉侵在女孩亲人久逢的喜悦之中,第二次则埋头赶路勇骑顶峰,两次匆匆而过,烟竹村并没留给我太深的印象
  文友的提议,让我努力在脑海中搜寻它的“踪影”,可印象一片模糊,哪怕是一竹一叶“美”的碎片,也不得要领,只感觉无数个村落里,新旧交错的民房,无规律的随意陈列,高矮不等的丘陵山包任意生长,大小不一的稻田层层叠叠,狭窄的水泥村道弯弯曲曲,与其它所有乡村一样,并没什么特别。
  难道,烟竹的“美”真的存在,深山中真有姊妹洞的传说,前两次没被发现,是因我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还是缺少挖掘的心情
  带着这样的质疑,我再次拜访烟竹村。
  进村后,我集中精力,睁大眼睛,处处留意,细细揣摩。可令人失望的是,我发现,烟竹村并不名不副实,也许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靠竹吃竹,曾经引以自豪的竹林,年复一年的被砍伐,早成了他们的柴米油盐。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烟竹村大小山头,并没来想像中的竹林和竹海,群山之中,偶尔可见成排成片的楠竹随风摇戈,但不足以成“海”,而生长在绿山的野杜鹃,也是东一簇西一朵,不成规模。一路兴奋着要扯春笋、赏杜鹃的文友们,面对如此竹不成海、花不成团的景致,极为沮丧。
  可我并没放弃希望,哪怕一只小鸟从头上飞过,一阵风从树叶上掠过,也紧盯不放,试图从中发现美的瞬间,寻找触及人心灵感动
  “走,去看姊妹洞。”正值大家失望之时,有人提议直接去姊妹洞。于是,大家的情绪再次被调动起来,叫嚷着要尽快一睹姊妹洞的风采。可我们一群人中,谁也不知道姊妹究竟在哪里。恰巧,不远处的山林,一位老农正在采笋叶,便向他咨询并请他当向导。老农听说我们要去访姊妹洞,很是乐意,且主动给我们讲起了姊妹洞流传千年的传说。
  姊妹洞其实就是两口相距不足百米的天然溶洞,一南一北,一高一低,一大一小。位于北端的溶洞,地势较高,洞口较窄、较浅,洞内无水,常年干燥。位于南端的溶洞,地势较低,洞口较宽、较深,洞内开阔,溪水长流。但两洞口形状极像圆圆的口杯,当地人形像的称南端的溶洞为水杯子洞,称北端的溶洞为干杯子洞,也称姊妹洞。
  关于姊妹洞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在古代,烟竹村是一片洼地,地势开阔、平坦,围绕洼地的大小山峦,遍山遍岭是茂盛的竹林。很久以前,一名叫李阔(音)的农夫为躲避战乱,携妻带子,从北方一路南逃,路过此地时,见环境优美,气候舒适,便定居下来,开荒种地。后来,很多同样逃难的李姓人氏也在这里定居下来,慢慢地,这个被竹林包围的洼地,逐渐成了李姓人生活的世外桃源,他们这里自力更生,繁衍生息,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虽然远离了人为的战乱,但自然灾害却无法预见,水灾、旱灾、雷闪、冰雹,等等,说不定哪天会降临到你身边。李阔及族人迁至烟竹的第十五个年头,烟竹村发生了一场罕见的旱灾,那年冬天至第二年秋天,天上没下一滴雨,原本从竹林深处流出的溪水也突然断流,庄稼颗粒无收,人畜无水可饮。于是,年轻的人再次逃离,老人、小孩以及来不及逃离的牲畜,被渴死的,不计及数。
  原本,李阔夫妇已做好随已成年的女儿李干(音)、李水(音)逃离的准备,孰料,在准备起程的头天晚上,年迈体虚的李阔夫妇,突发疾病,双双离世。临终前,李阔夫妇叮嘱两女儿,不要管他们的后事,尽快离家逃生。父母的突然去世,让李水李干两姐妹悲痛万分。伤心之余,姐妹俩决定留下来,为村民寻找水源,否则,还有更多来不及逃离的老人,会像自己父母一样,被活活渴死。
  草草安葬好父母后,李干李水姐妹俩,各自扛起铁铲,一头扎入屋后的竹林中寻找地下水源。一开始,两姐妹结伴一个山头一个石头缝的挖,可数天过去了,因渴因饿而昏倒了好几次,也没挖出一滴水来。但姐妹俩并没灰心,她俩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找到水源的。为加快进程,两人决定分头行动。于是,在茫茫竹海中,姊妹俩一个往南,一个向北,开始寻水之路。半个月后,姐妹俩在相距不足百米的一南一北两个方向,分别找到了水的踪迹,但因竹林太茂盛,虽相距咫尺,但互不知情,只好独自一铲一铲地挖。
  数天后,姐妹俩所挖的井越来越深,位于南边的妹妹李水所挖的井涌出了一丝泉水,水量不大,可毕竟看到了希望,而北边姐姐李干所挖的井却不见一滴水,但她仍然没有放弃。就这样,姐姐俩各自为战,继续挖啊挖啊,妹妹想挖出更多的水,让水流进干渴的田野,流进老人干渴的嘴里,姐姐发誓要凭毅力挖出水来,为全村人解围。时复一时,日复一日,姐妹俩累了,伏在井里打个盹,渴了,舔舔身上的汗水,慢慢地,姐妹俩身上的汗流干了,倒在深深的井洞里,永远睡觉了,再也没有起来。
  后来,姐妹俩舍身挖井洞找水的行为感动了上苍,就在姐妹俩永远睡去的第二天清晨,人们看见地势较底的妹妹李水所挖的井洞里,突然涌出了一股清凉的泉水,而姐姐李干所挖的井洞里,只听见洞底有轰隆隆的响声,却不见泉水流出来,其实,姐姐所挖的井也有泉水,只因地势较高,水流入妹妹的井里合而为一罢了。从此,烟竹村得救了。因姐妹俩所挖的井洞口,均像杯子口一样呈圆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姐妹俩,将一南一北两口井洞分别叫水杯子洞和干杯子洞,统称姊妹洞。
  一边在丛林中穿梭,一边听老农重复着那古老的传说。尽管,无法考证这个传说的真假,但我早已被姐妹俩舍身找水的行为所感动。我想,千年之后,姐妹俩的名字仍被人记着,姐妹俩的故事仍被人传说,也许是她俩没有想到的,当时,她俩唯的心愿,不惜代价,尽快找到水源救村民于死亡线上,但后人没有忘记她们。
  沿着似路非路的小径,穿过荆棘丛林,十多分钟后,即将达到姊妹洞。
  “看,那竹笋上是什么?”在离姊妹洞不远处的一片小竹林中,走在最前面的美女作家,突然兴奋的大叫起来。顺着她所指的方向,走近一看,一根高耸的毛竹笋上潜伏着一只青蛙,青蛙全身呈绿色,透明,不仔细观察,还以为是一片覆盖在竹笋上的嫩绿树叶。由于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可爱而漂亮的青蛙,大家纷纷上前用手机拍照。突然有如此多的人围着它,绿皮青蛙似乎有点紧张,圆鼓鼓的眼睛直盯着我们,腹部一鼓一鼓的,发出“咕嘟咕嘟”阵阵呼鸣声,不知是高兴还是害怕。
  “这不是普通的青蛙,而是雨蛙,姊妹洞附近山林里有很多。”老农见我们如此好奇,主动介绍。他说,这种雨蛙很早前就有了,听老人讲,这雨蛙是李氏两姐妹变的,它们的职责是守护水杯子洞和干杯子洞,年复一年的给人们带来丰富的泉水,灌溉家园。听老农这么一说,我们不禁对眼前的雨蛙肃然起敬,不约而同的转身离开,轻轻地,生怕打忧它。我们知道,雨蛙能在这里长期扎根生存,完全是当地人敬畏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结果,但我们更相信老农的解读,在他们眼眼里,雨蛙是李氏姐妹的化身,是保护他们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精灵。
  离开雨蛙栖身的竹林,在老农的带领下,钻过浓密的松树林,一个巨大的溶洞呈现在我们面前。来到洞口,顿时,一股凉意突袭而来。进入洞内,一条清油油地下河水,从漆黑的洞内深处缓缓流出,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通过洞口的暗洞流向山脚的田野村庄。老农说,这就是水杯子洞,千百来,这里面的水流从未中断过,即使在最干旱的年份,洞底的水量虽然少了点,但确保全村人灌溉及饮用,足足有余,只因地势较低,如要灌溉高处的庄稼,需要抽灌而已。出于猎奇的心理,我们在洞内深入探险,越往里走越宽敞,水流声也越来越大,形状各异的石笋、石柱、石帘出现在眼前,目不暇接,但光线也越来越暗,仅凭手机的光亮,已无法继续前行,只得折身返回。
  回到洞口,大家摆弄各种姿势,争相拍照,他们似乎要将这个有着美丽传说的溶洞,永远定格人生记忆中。我环顾洞里洞外,想,如果这个井洞真如传说中的李氏姐妹所挖,可以想象,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多么不容易,姐妹俩该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才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难怪,李氏姊妹俩被当地人千百来口口相授,被永远传记着,连旁边的雨蛙也被他们赋予了非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从水杯子洞出来,原本要去看看干杯子洞,可老农告诉我们说,虽然干杯子洞在离水杯子洞不远的北端,但因洞内无水源可用,在他的印象中,一直没有人进去过,况且它的周围荆棘丛生,各种灌木、藤条相互交错,又密又浓,像一张巨网,将洞口织得严严实实的,人根本进不去。无奈,我们只能站在远处,想像着那张巨网底下溶洞的芳容。
  不能身临其境干杯子洞,我们带着遗憾返回。
  人生之路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否则,这世界就不存在“遗憾”二字。有些事,无论怎么努力,总会有不可预见的因素来干扰你、影响你,就像传说中的李水李干两姊妹,付出同样的努力,付出同样的生命,一个找到了水源,含笑而睡越千年,一个却独守干洞,点点惆怅度春秋。
  我们也一样,原本想探完水杯子洞再去探干杯子洞,只因自然条件限制,没有成行,有点遗憾,但从另一种角度来看,留点遗憾也许是最没遗憾,因为,它再次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给我们留下再来一次的理由,正像我前两次来烟竹村时,没任何遗憾可留,所以,这次来并没激情,只因冲文友那句“你没去姊妹洞真遗憾”,我才激情满怀,思绪悠悠。
  走出深山小道,返回到烟竹村口,明媚的阳光洒落下来,连空气都闪着金光。
  环顾四周,从群山间中逶迤而来的泉水,绕过村庄,款款流入田园,宽阔的田野上,勤劳的大人们在播种一年的希望,一片生机盎然,和谐的村庄里,顽皮的小孩们在快乐的捉迷藏,此时,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幅清纯、安谧、幸福的山居图画。
  回首眺望,姊妹洞早已掩没丛山密林丛之中,那守护在姊妹洞旁绿皮雨蛙的呼鸣声仍回荡在耳边。我想,也许,千年前,李氏姊妹舍身挖洞的执着,千年后,绿皮雨蛙的痴情守护,烟竹才能变得如此美丽,烟竹村的人们才能过上安静幸福生活:烟竹氤梦云弄月,姊妹执着挖井洞;雨蛙密林藏倩影,玉喉鸣笛千年情。
  突然,我发现,我已深深爱上了这个偏僻的小村庄,烟竹村。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小城春雨

    小城春雨 文/磐石 早晨醒来,透过窗帘,少了以往那种天亮的感觉。风肆虐地敲打着窗棂...

  • 北方早秋

    北方早秋 文/磐石 阴云,弥散于立秋的天空;风微,拂动着丝丝凉意。早秋的乐章,在几...

  • 故里游话

    家乡的变迁...

  • 五月的康乐

    五月的康乐 文\马晓春 拉开五月的帘幕,胭脂三川柔风轻轻,雨丝飘逸;揭开五月的面纱...

  • 踏青

    踏青...

  • 徒步高峰森林公园

    游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