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人散文 > 海底行走

海底行走

散文
时间:2011-04-04 22:26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段扬点击:
        

【导读】当丰衣足食钱包鼓胀的人们坐在海鲜酒楼里就着开胃美酒,大啖各种美味海螺时,有谁知道,每一只海螺,都是摸螺工潜入海底,用健康,血泪,甚至生命换来的。  
  
  一
  大啖生猛海鲜,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生猛海鲜中,美味海螺是不可或缺的品种。当人们坐在海鲜酒楼里,喝着腥香可口的车螺芥菜汤,大嚼生猛的爆炒象鼻螺抑或蒜蓉蒸扇子螺时,你要是问他们,这些美味海螺是如何来到餐桌上的?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得上来。
  当初我从内地闯荡到北部湾畔的旅游城市北海时,大啖了好几次美味海螺,我也不知道这些奇形怪状的海螺是如何来到餐桌上的。记者的职业,总是让我充满了好奇心,促使我去一件件了解那些未知的事物。我对美味海螺作了一次又一次追根溯源的探访,从海鲜酒楼追踪到海鲜市场,从海鲜市场追踪到海滨渔港,又从海滨渔港追踪到摸螺船上,在摸螺船上结识了一群鲜为人知的打工仔­——摸螺工,随他们一起乘船出海,在他们的保护下潜入海底行走了一番,我终于知道了美味海螺的来历,那是一个既美丽又艰辛,带有几分浪漫色彩又充满了危险苦痛的奇异过程。
  
  二
  北部湾广西沿海,是一片未受污染的美丽海域,海水清澈,水质优良,可作海螺饵料的浮游生物格外丰富。在水深五六米至二十余米的海底,铺展着一大片、一大片金色的,银色的,抑或铁灰色的海沙。海沙细若盐面,如同陆地上的沙漠似的一望无际。陆地上的沙漠是生命的禁区,难见一个活物。这片海底沙漠,却是牛角螺、扇子螺、花甲螺、象鼻螺、刺螺、红螺等海螺的生息繁衍之地。牛角螺状若一只黄牛角,扇子螺活像一把打开的折扇,花甲螺因外壳布满黄褐色的花纹而得名,象鼻螺的外壳像一个猪腰子,柔软的肉体长长地伸出螺壳时,像极了大象的长鼻子,刺螺浑身长满了尖刺,红螺呢,肉体是鲜红色的。每一种海螺都肉质鲜美,价格不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钱包逐渐鼓胀,以大啖生猛海鲜为赏心乐事的人越来越多,全国各大城市对美味海螺的需求量大增,产于北部湾海域的美味海螺价格猛涨,摸螺工这个奇特的工种,便在广西沿海城市的各大渔港应运而生。
  摸螺工,是乘摸螺船出海作业的特殊工种。就像煤矿工人行走在地底讨生活一样,摸螺工是一群行走在海底讨生活的人。在广西沿海当摸螺工的,大多是来自两广、两湖和贵州、四川、重庆等地边远山区的男性青壮年农民,也有少量城市下岗工人。
  摸螺船,是一艘长约十米,宽约四米的木质渔船,船的后半部蒙着墨绿色的帆布船篷,状若江浙一带的乌篷船,以小型柴油发电机作动力。海面上风平浪静的早晨,一叶扁舟似的小小摸螺船便载着十名八名摸螺工,缓缓驶出渔港,在一碧万顷的大海上加速行驶约三五海里,驶到生长美味海螺的海域,摸螺工们便潜入海底,将海螺一只只地摸将上来。
  摸螺工的装备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简陋。一件廉价的紧身潜水衣,一双浅口橡胶鞋,一对白线手套,一条重达15公斤的铅带,一只重约4公斤、状若长柄手榴弹的螺锤,一把弯刀似的小螺钩,一面镶有一块椭圆形玻璃的防水镜,一个口子上绷着不锈钢钢圈的一米多长的尼龙螺兜,一根大拇指般粗细的呼吸管,一条未充气的橡皮救生圈,便是他们的全套行头。下水前,摸螺工身穿黑红相间的潜水衣,足登明黄色的浅口橡胶鞋,胸前斜套着未充气的救生圈,腰系铅带和螺兜,双手戴上白线手套,一手持螺锤,一手持螺钩,从头顶扯下防水镜罩住眼睛和鼻孔,张嘴咬住连接在空气压缩机上的呼吸管的呼吸嘴。全副武装后的摸螺工,有些像古代的武士,也有几分像外星人。
  
  三
  摸螺的时辰到了,只听“扑通扑通”一阵水响,全副武装的摸螺工们一个接一个地从摸螺船的两侧船舷跃起,纵身跳进了蔚蓝色的大海中,转瞬间不见了踪影,海面上漂浮着的白色呼吸管,指示着他们潜入海底的方向。呼吸管长约200米,摸螺工在海底的活动范围,也以200米为半径。
  入水后的摸螺工,并不像游泳健将那样脑袋朝下,划水下潜,而是被沉重的铅带和螺锤坠着,双脚朝下,沉入海底。脚掌踏雪似的踏上柔软的海沙,摸螺工便进入了自己的施工工场,如同在月球上行走一般,有些失重的在海底行走着。防水镜后,两眼圆睁,寻找着各种海螺的踪影。
  海螺不像果园中的苹果,公然悬挂枝头;不像瓜田里的西瓜,明显地摆放在瓜叶间;也不像千奇百怪的海鱼、海虾和海蟹,在摸螺工的身前身后梭子般地穿来窜去。行走在海底的摸螺工,用肉眼是看不见美味海螺踪影的。海螺这种以硬壳当铠甲的软体动物行动迟缓,为了逃避天敌的袭击,生活习性是昼伏夜出。夜幕降临时,大海中一片漆黑,趁凶猛的天敌各自寻找安身处所呼呼大睡,不知打何处钻出来的海螺们,黏黏糊糊的软体从坚硬的螺壳中舒展而出,蠕动着腹足抑或斧足,在海沙上缓慢爬行,探亲访友,谈情说爱,干传宗接代的大事。海面上曦光乍现,大海中也开始明亮起来时,那些凶猛的天敌一个个饿着肚子醒来,在海底四处游动着寻觅能够果腹的食物,此时海螺们早已结束了聚会,用腹足抑或斧足刨着海沙,像施了隐身术一般,将自己的身体侧立着藏进了海沙里,悄无声息地伸出螺壳的软体,也绝不露出海沙一丁点,只是将一支管状的细小嘴吻伸得与海沙平齐,悄无声息地吞食着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海螺的警惕性极高,一有风吹草动,便迅速将软体缩进坚硬的螺壳中,门户紧闭,不待危险解除,绝不开门出来。即便天敌发现了它们,也奈何它们不得。
  海螺为生存而施行的小小狡猾,瞒得过海洋中的天敌,却瞒不过大大狡猾的人类。摸螺工们在摸螺实践中早已摸透了海螺的习性,摸索出了对付海螺的好办法,他们采用惊吓战术,让施了隐身术的海螺自己暴露目标。
  摸螺工一边在海底弓腰慢步行走,一边用手中螺锤舂米似的舂击海底,随着“咚咚”的闷响和海沙的震动,隐藏在海沙里伸出软体和嘴吻吞食饵料的海螺受到惊吓,猛然将软体缩回螺壳,螺壳迅速闭拢,壳内的海水瞬间被挤压出来,海沙上便会“倏”地一下喷起一股小小的水柱,留下一个被摸螺工们称之为“螺眼”的圆形孔洞。这就暴露出了海螺的藏身之处。摸螺工放下螺锤,伸一根手指进“螺眼”里固定住目标,持螺钩的另一只手迅速跟上,螺钩顺着“螺眼”刨洋芋似的刨下去,瞬间便刨出了关门闭户自以为得计的海螺,捡起来放进螺兜里。熟练的摸螺工,辨别得出什么样的水柱是何种海螺喷射的,什么样的“螺眼”是何种海螺受到惊吓喷水后留下的。
  炎夏时节,海水的温度与人体温度相差无几,摸螺工能在海底连续作业两三个小时,每次浮出海面上船,都会带回一螺兜沉甸甸的海螺。寒冬来临,海水的温度降到摄氏五六度,即使身体最强壮的摸螺工,每次下海也最多只能在海底坚持一个小时,摸到的海螺当然也少得多。
  腰系沉重的铅带,手持长柄手榴弹般的螺锤,再摸到一螺兜沉甸甸的海螺,摸螺工是没法自行浮出海面的。摸螺船上安排有一名船面工,专门负责协助摸螺工上浮。待螺兜装满了各种海螺,摸螺工就在海底摇晃呼吸管,向船上的船面工发出上浮信号。船面工看到某一条呼吸管不停地晃动,便知道这根呼吸管连接着的摸螺工要上船了,于是拔河似的收回呼吸管。摸螺工在海底感觉到了船面工的牵扯,便随着呼吸管慢慢走向摸螺船,靠近摸螺船时,解下腰上的铅带和螺兜,紧紧抓住螺兜,随着螺兜一起浮出海面。船面工将湿漉漉的铅带和螺兜提上了摸螺船,摸螺工也手持螺锤和螺钩爬上船来。
  气喘吁吁地站在船舷边喘息片刻,摸螺工倒提着沉甸甸的螺兜,轻轻抖动,“哗啦啦啦……”螺兜里的各种海螺便骨碌碌地滚到了甲板上,海虾、海蟹、海参、墨鱼、鱿鱼、石斑鱼、八爪鱼,也随着海螺滚了出来,在甲板上活蹦乱跳,张牙舞爪。摸螺工潜入海底,主要是摸螺,能顺手抓到的海鱼、海虾、海蟹,也绝不放过,这些生猛海鲜捞上船来,也能卖钱。
  海螺一只只地挑拣,分门别类地装进不同的网兜里,放进船头有注水孔与大海相通着的螺舱中吊养起来。海鱼、海虾、海蟹则分别放进装有海水的塑料桶里养着。海鲜讲究生猛,必须活着运到海鲜酒楼,死了就不值钱了。
  安顿好自己的战利品,摸螺工坐在船头歇息片刻,喝一杯茶水,抽一支香烟,解解疲乏,又抖擞起精神,系上铅带和螺兜,手持螺锤和螺钩,纵身一跃跳进大海中,潜入海底继续下一轮的摸螺作业。
  日到中天时,船面工煮好了午饭,摸螺工们全部回到船上,聚集在船尾吃午饭。午饭很简单,一大锅白米饭,一大盆花生油炒的白菜、萝卜、茄子、南瓜,掺杂着少量的小海鱼、小海虾和半肥瘦的猪肉片。再简单的午饭,劳累了一上午的摸螺工们也吃得香甜,一个个狼吞虎咽,片刻功夫,便风卷残云一般吃得锅碗朝天。
  一个工作日,摸螺工平均下海四到五次。
  
  四
  傍晚时分,摸螺船收工返航。若是晴日,大海上落日熔金,海水如同被点燃一般,粼粼的波光仿佛火焰跳荡,与天空中的火烧云相接,燃成了一片火海。远处行驶在火海中的渔船和货轮,好似黑色的剪影贴在了天边。站在摸螺船头朝海岸望去,渔港和城市恍若海市蜃楼。
  清点完了一天收获的摸螺工们,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如同蛇蜕皮一般脱下紧贴着肌肤的潜水衣,光着胴体,围着船头的淡水缸洗澡。从头到脚抹上香皂,洗去苦涩的海水凝结在身上的盐碱,换上自己的干衣裳,坐到船尾的横杠上吹着海风,抽烟,喝茶,欣赏海景,闲聊着在海底的见闻。船面工煮好了晚饭,摸螺工们又狼吞虎咽地饱餐一顿。
  晚霞渐渐烧成了淡紫、深紫,摸螺船也就驶近了渔港,迎面驶来收购渔货的小艇。驾艇人在摸螺船旁掉转船头,伸出铁钩,朝摸螺船的船舷一搭,小艇便和摸螺船并肩同行,斜挎着钱包的海鲜贩子提着杆秤,动作麻利地登上了摸螺船,按照当天的市价,悉数收购摸螺工们摸到的各种海螺,一并收购摸螺工们抓到的各种海鱼、海虾、海蟹。和海鲜贩子讨价还价一番,将自己的收获一袋袋提到海鲜贩子面前,摸螺工们一群鹅似的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紧盯着海鲜贩子手中的杆秤,争着一星半点,在账本上记下各自的账目。
  海鲜贩子向船主结了总账,船主再和每一个摸螺工分钱。摸螺业的行规:船主出摸螺船、燃油和潜水装备,管摸螺工们出海作业时的午餐和晚餐,摸螺工们摸到的海螺和抓到的海鱼、海虾、海蟹售出后,无论得到多少钱,都和船主对半分成。丰收的日子,摸螺工每人每天大约能挣到200元钱。最让摸螺工们感到欣慰,感到刺激的,是当天的工钱当天结算,摸螺船主从不像陆地上的包工头那样克扣和拖欠工钱。一天的辛苦兑现成钞票装进了衣袋,这是摸螺工们最快乐的时刻。家乡的山歌和俚曲,也就脱口而出,随着海风飘荡在海面。
  
  五
  外行人看来,摸螺工的工作带有几分浪漫,几许刺激。行走在海鱼、海虾、海蟹穿梭往来的半透明、淡绿色的海底,如同进入了龙王爷的水晶宫一般,既美丽又神奇;寻找和捕获海螺的过程呢,又是那么富有戏剧性;摸螺工一天的收入,也称得上丰厚。
  且慢!摸螺工的艰辛和危险,谁能知晓?
  在变幻莫测的大海上讨生活,得听老天爷的安排,小小的摸螺船抗风浪能力低,刮五级风便不能出海作业。无遮无拦的辽阔大海上气流活跃,又有几天不刮风呢?摸螺工们平均每月出海作业的时间,不会超过半个月。即便大海上风平浪静,摸螺船顺利出了海,能不能找到有海螺的海域,也全凭运气。运气好的时候,摸螺船随便驶到哪里,都是海螺家族的聚居地,一螺锤舂下去,脚下便会有好几股水柱同时冲起来,摸螺工们捡海螺就像捡石头一样容易。运气不好的时候,摸螺船在大海上转悠一整天,也只能找到海螺稀少抑或没有海螺的海域,摸螺工们就会收获寥寥甚至空手而归,船主还要倒贴燃油费和伙食费。
  摸螺船出海作业的日子,摸螺工们每天连续浸泡在苦涩的海水里的时间,长达六至八小时,只要连续做上两三年摸螺工,风湿病便会不请自来,天气一变,腰背和手脚的关节酸痛难忍,喝什么药酒都不管用,浑身上下横七竖八地贴满了伤湿止痛膏,就像街头电线杆上胡乱张贴的小广告。
  潜海摸螺与下井挖煤有相似之处,都是高危职业,下去了不知道还能不能上来。摸螺工含着那根拇指般粗细的呼吸管潜入海底,真真是命悬一线。一旦船上那台锈蚀斑斑的老旧空气压缩机出了故障,供不上新鲜空气,摸螺工在突然缺氧的情况下惊慌失措,不能及时解下系在腰间的铅带和螺兜游出海面,就会凶多吉少,溺死海底。有的摸螺工身体素质不好,为了挣钱带病出工,潜入海底时也会因为突然发病无力游出海面而葬身鱼腹。摸螺工那身简陋的潜水装备,潜入十米以上的海底摸螺还勉强应付,若是潜入十米以下的海底摸螺,浮出海面时速度过快,就有可能被可怕的减压病夺去健康甚至生命
  每年,在广西沿海,有多少摸螺工溺死、失踪在大海里,有多少摸螺工患上减压病死亡和丧失劳动能力,没有人详细统计过,但人数不会太少。煤矿工人在井下遇难,起码能获得二十万元的死亡赔偿金。摸螺工葬身鱼腹抑或得减压病死去,死亡赔偿金最多是两万元。因为,摸螺船主和摸螺工到底是一种雇佣关系还是合作关系,至今没有明文规定,摸螺船主也从不与摸螺工签订劳动合同。
  近年来,摸螺工和摸螺船主还要承担另一种风险,那就是“海霸”的袭击。就像在陆地上一样,任何有钱可赚的行业都会引来黑恶势力的垂涎,盛产美味海螺的“肥美”海域,黑恶势力当然也不会不染指。他们结成团伙,用水泥块坠着废汽油桶、废煤气罐、泡沫球等破烂悬浮物,将数千亩、数万亩盛产美味海螺的海域强行圈占为自己的“养螺场”,驾驶着快艇,手持刀枪棍棒,凶神恶煞般的在“养螺场”中“巡逻”,伺机抢劫、敲诈勒索摸螺船主和摸螺工。摸螺船一旦误入“海霸”的“养螺场”,就会遭到“海霸”快艇的拦截,“海霸”们不但要抢走摸螺工们辛辛苦苦潜海一天摸上来的全部海螺,还要对摸螺船主和摸螺工处以“罚款”。稍有不从,“海霸”便会行凶打人。摸螺船主和摸螺工被“海霸”打伤、打残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躲避“海霸”的袭击,摸螺船不得不多行驶几海里,驶到十几二十米深的海域作业。这样一来,摸螺船就要多耗费燃油,船主被迫增加了成本,摸螺工们潜海摸螺亦增加了难度,得减压病的几率增高,收获也锐减。
  当丰衣足食钱包鼓胀的人们坐在海鲜酒楼里就着开胃美酒,大啖各种美味海螺时,有谁知道,每一只海螺,都是摸螺工潜入海底,用健康,血泪,甚至生命换来的。有两句家喻户晓的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可以套用在摸螺工身上:“谁知盘中螺,只只皆辛苦。”
  
  段扬,记者,作家。贵州省毕节市人,现居广西北海市,供职于某媒体。出版有诗歌、歌词、小说散文、报告文学集10本,作品获奖六十余次,选入各种选本及大中小学教册。世界华文诗人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
  
  地址:广西北海市站前路格林香海小区雅林居二单元3B
  邮编:536000
  电话:0779-3206063手机:13197792963

责任编辑可儿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2)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段扬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1-03-15 20:03 最后登录:2011-04-24 21:04
优美散文
  • 老牛的晚年

    在我所见过的老人中,老牛简直是太幸福了:退休后,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和睦相处,邻里...

  • 弟弟与纸飞机

    我每次到机场时内心总会被触动,撞开很多关于弟弟的记忆。飞机起飞之后,我静坐在机舱...

  • 翰墨写人生 紫藤显风骨

    有人曾赠钟秋先生一联:翰墨写人生,紫藤显风骨。用于钟秋先生甚是贴切。他自号石墨...

  • 致敬屈原

    文/郭爱玲 轮回千年的吊念,刻在透出粒粒米香的端午粽子里,渗透在棵棵艾草的清香里。...

  • 夏日微凉

    夏日清凉 夏日的阳光炽热的烘烤着苏州城的大地,垂柳低着头,知了不住的嘶鸣,空气中...

  • 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善待

    残星点点——记一个被造化捉弄的动物 月亮已经挂在遥远的天边了。 几乎是一轮圆月,很...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