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人散文 > 昭昭伟业、传奇人生

昭昭伟业、传奇人生

散文
时间:2012-11-08 22:30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西山来人点击:
        

 

 

         

 

义县这块古老的热土,自古就是造就杰才之地,历史上。中国北方具有倾国倾城之貌、最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萧太后——箫绰,就出生在这里(今义县白庙子乡箫家屯)。

 

公元953年,一个小名叫燕燕的女孩诞生在辽代宜州(今辽宁义县)一个贵族家庭。这就是后来辽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的三女儿、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的萧绰。

 

箫绰的父亲萧思温是辽朝的开国宰相萧敌鲁(述律皇后之兄)的侄子,历经辽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四朝,身居要职,又有援立景宗之功,可谓权倾朝野;其母燕国公主是辽太宗的长女,可见萧绰的出身是何等的显赫和尊贵。

 

高贵的出身,独特的家庭环境,以及这个家庭与契丹皇室极特殊的关系,使萧绰早在少女时代就热心关注契丹王朝的命运,而家庭的熏陶和她本人的天资聪慧,又培养了她“明达治道”、“习知军政”等治国治军的才能。 知女莫若父。萧思温早就看出这个三女儿与其两个姐姐大不相同,就连扫地都比别人扫得干净彻底。她不仅有女人之美,更有男性之刚,过人之智,因此萧思温有意让萧绰多接触政治,以便日后成为得力帮手。这种直接参与实践的训练,让本已“早慧”的她更加成熟而才能凸显。她不仅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熟读经史,而且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能,尤其练出一身精绝的武艺。

   

种种资料表明,她还是一个绝色美人。她出生时,辽立国已37年,中经四主。辽太祖和太宗打下的天下刚出现了来之不易的勃兴气象,至世宗和穆宗时期却迅速衰退,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国家形势陷入危局,在契丹民族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深具文韬武略的萧绰登上了契丹社会的政治舞台。她以无可匹敌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干,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励精图治,兢兢勤勤,创造了契丹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在古代中国,萧绰以一介女子登上政治舞台,既有其自身的必然,却又是一些外在的偶然因素促成的。她一生经历过两个不同的主政阶段。而第一个主政阶段的到来却富有一些戏剧性。

 

汉人朝官韩匡嗣与萧思温两家有世交,韩匡嗣之子韩德让(戏剧中的人物韩昌)生得英俊潇洒,仪表堂堂,且文武双全,他早就听说萧家三女燕燕论文才,论武艺,论相貌都属辽国第一,只是无缘相见。一次,他随父亲前往萧家大帐,偶然见到了箭袖戎装,楚楚动人的萧燕燕,发现她果然是一个绝色女子,简直比传言更胜十分,两人的情感都有些莫名其妙的共鸣。

  

 恰在两人情投意合行将论嫁之时,宫中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969年(辽应历19年)2月,昏庸残暴的穆宗被近侍花哥等六人杀死。侍中萧思温在关键时刻凭智慧和勇气,与南院枢密使高勋、飞龙使女里拥立耶律贤登上皇帝宝座,改元保宁,是为辽景宗,这一重大历史变故给萧思温带来了莫大的政治利益,不仅萧思温本人继续升官加爵,官至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又加尚书令,封魏王,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而且,从此也改写了萧绰一生的命运轨迹。

   

原来,景宗耶律贤早就见过戎装打扮的萧绰,她的英侠之气曾令耶律贤爱慕不已,继立之后,很快想起这位貌美如花的女子,一道圣旨便把她召进宫来,而萧绰和韩德让的婚事便自然搁浅了。

   

辽景宗耶律贤是世宗的儿子,在火神淀之乱世宗遇弑时,4岁的耶律贤被御厨刘解里裹到毡子里藏在柴垛内,才免遭叛逆察割毒手,由于受到惊吓,所以从小患有“风疾”。17岁的萧绰嫁与22岁的景宗后,满腹才情使她不甘心只做一个贤淑的嫔妃,她暗下决心要参与国事。很快她就从贵妃被立为皇后。

  

 景宗继立后,面对混乱的局面,的确是想大干一番事业,但无奈身体不好,风疾时常发作,每逢犯病,便由皇后代他上朝处理国事。担当契丹王朝命运的大任便历史性地落到满怀政治抱负的萧绰身上。有这样一位能干的皇后做依靠,景宗既感到欣慰,又乐得可以偷闲,帝后二人可说是各得其所。萧绰名为辅佐,实为当政,她只是需要把决策了的事情告诉床榻上的景宗而已。

   

这个年轻貌美的女子,置身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一出场就显示出了非凡的胆略和智慧。她端然稳坐于朝堂之上,神色威严,文武百官无不望而生畏。蕃汉诸臣集众共议,大诛罚,大征讨,都是萧绰“一决于其手”,就连景宗本人都已完全把萧绰视为实际上的皇帝了,976年(保宁八年)2月,景宗命史馆学士,以后书写皇后的言论也称“朕”或“予”,并把它作为一种固定格式,以至于辽国百姓“只知有萧后,不知有景宗”。

   

对于一个强悍的民族来说,皇权格外引起人们的觊觎,更何况,坐在头顶上方统御他们的是一个年仅18岁的女人?所以在萧绰临朝主政的过程中,不断遇到来自皇族和后族的挑战。在这充满阴谋与仇杀的漩涡里,她辅佐景宗走过了13年风起云涌的岁月。

  

 她人生第二个重要的主政阶段于983年(乾亨四年)9月开始,35岁的景宗在焦山病逝后,继位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刚刚12岁,30岁的萧绰被尊为皇太后,奉遗诏摄政。太祖时代即已留下的诸王宗亲可以拥兵握权的陋规,这时已成最大的祸患。面对许多鹞鹰一般恶毒的眼睛,加之边防的复杂敌对局势,使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在这极其敏感的非常时期,政治风云随时可能突起。异常镇定的萧绰及时召见受命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一番纵横捭阖,使最担心的事情终于没有发生。

   

世界上有一粒种子生命力是最长久的,那就是爱情。而萧绰和韩德让的关系也随着景宗的病逝而从君臣滋生出一种新的含义。萧绰深知韩氏父子有经世之才,所以一直很重用他们。对韩德让,她从内心里是另眼相待。虽贵为太后,拥有天下,但青春正富的萧绰毕竟又是一个女人,拥有和其他所有女人一样的情感。于是,审时度势,她决定改嫁给韩德让。改嫁,在契丹族的风俗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可是一个大辽太后,将无异于冒天下之大不违。于是她私下里情殷意切地向韩德让表露了心迹:“我曾经许嫁于你,愿偕旧好,我的皇儿也就是你的儿子”。并派人私密鸠杀了韩德让的妻子李氏。为了获得契丹贵族对这份感情的默认,后来她想出了一个办法,亲自来到韩德让帐中,重重地赏赐了他,并命从行的大臣们在此尽情娱乐,其用意可谓不言自明……

    

沐浴着爱情的春风,施展自己的经国大略更加得心应手的萧绰,于983年(统和元年)复国号为“大契丹”,开始大刀阔斧地实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开科举,大量擢用汉官;除律令,泯除番汉不平等待遇;劝农桑,注意发展生产;重法纪,多次亲自“临决带狱”;尤其在整顿吏治方面,向各级官员提出“当执公方,毋得阿顺”;她还用计夺取了诸王的兵权,使其无力作乱……国家出现了一派崭新的气象。

   

北宋初叶,宋太祖和宋太宗都想在后周北伐胜利的基础上继续夺回燕云失地,几次发大兵攻辽。所以辽宋间的几大著名战役都发生在萧绰掌权时期。他们认为,一个女人主政不会有什么作为,但他们实在太低估了这位治军与治政同样擅长的契丹女王了。

 

公元986年(统和四年,宋太宗雍熙三年)3月,宋太宗遣30万大军分三路直扑幽云,向辽国南境发起全线进攻。宋军初战连连得手,形势非常危急。萧绰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气概,决定倾国南下。她一面运筹帷幄,发兵点将,一面率幼帝御驾亲征,“驻地驼罗口”,亲自坐镇督战。战争形势瞬息万变,她沉着镇静,把握战机,灵活机动地调度各路兵马,先败宋东路军,又到形势严重的西线指挥,与耶律斜轸等领众十余万收复寰州。耶律斜轸在朔州陈家谷设伏,大败宋军,杨家将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杨继业即于此役遇难。萧绰乘势分东西路以20万大军南追。9月,在河间大败宋军,接着又连拔数州,次年正月全胜而归。从此,宋军再也不敢深入辽境了,战略方针也由积极进攻转为消极防御。

   

公元1004年(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飒飒秋风吹过金黄的山野,又是一个秋高马肥的好时节。英姿勃勃的萧绰身披铠甲,腰佩短剑,骑在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上,在旌旗招展、队伍肃列的军阵之前,与辽圣宗一起誓师南伐。这次她看准宋真宗多次丧师,畏惧怯战之机,再度亲率20万大军挥戈南下。……

   

辽师长驱直入,11月便抵达北宋都城开封附近的澶州。萧绰“亲御戎车,指麾三军”,在澶渊城下摆开阵势。宋真宗吓得一时没有了主意,在大臣们主战、主和、和主张迁都的声音里盘桓。但辽大军压境,却遭到北宋军民的坚决抵抗,宰相寇准又力劝真宗亲征,结果,辽著名将领萧挞凛在察看地形时中伏弩身亡,使辽军受挫。在战争形势对宋有利的情况下,萧绰以其远见卓识采纳了王继忠与宋通好的建议,逼迫宋朝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即年送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给辽,宋帝尊萧太后为叔母,宋辽多年芥蒂,终以一纸和约告罄,此后宋辽友好往来达120年之久。

   

一辆雪白骆驼驾辕的富丽华贵的驼车,在大军的簇拥下,从容地行走在辽西故道这片晴朗的山野之间。对这片土地,萧绰并不感到陌生。在她眼里,这里既是宋辽交战的大后方,又是辽师横戈跃马奔袭中原的踏板,在这条故道上翻山越岭,涉河走川,她有一种熟悉和亲切之感。行进间,宽阔白狼河(大凌河)横在眼前,她令大军停下歇息,自己起身出绣帘下了驼车,来到冷风弥漫的河边,她已好久没有欣赏过这一河段的冬日景色了。她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她曾偕从景宗到源头祭祖狩猎……清澈的阳光温暖地照在身上,使她感到一种即将来临的春意。此番与北宋和好,使她整个归程都有一种别样的轻松,但她心中所想的依然是那么深远。此刻,她衣带飘飘,临风玉立,凝思伫望的身影像一尊优美的女神!

    

一切障碍俱已扫除,政权稳如泰山,国势蒸蒸日上,圣宗在位苦心经营了27年之后的萧绰,终于放心地把权力交给她一手培养起来的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归政后,她突然感到一种巨大的失落和一种别人难以体会的苦闷,使原本相当旺盛的生命一下子失去了活力。于是归政不到一个月,即公元100912月,在南巡的路上,一场偶感风寒,就结束了她那波澜壮阔充满传奇的一生,年仅57岁。两年后,一生忠心耿耿的追随者韩德让也随她而去,圣宗将其棺椁陪葬在她一旁,算是为两人关系画了圆满句号。

    

中国历史上的后妃数不胜数,然而通观下来,只有萧绰,不但建功立业、彪炳史册,而且还作为一个女人,真正享有完整的人生。

 

作为一个女人,萧绰的一生是成功而幸运的;作为一位母亲,她贤良慈爱、教子有方;作为一国之主,她是强有力的铁腕统治者;而作为敌对的一方,她又是那样果敢善谋、胜券在握!可以说,她的人生是由多种角色、种种爱恨情仇演绎而成的一座傲然屹立的奇峰!

  

 史学家们对她的着笔往往是带有赞许之情的,小说家们对她的崇拜是含有复杂感情的。但不论后人对她怎样评价,这位堪与武则天相媲美的女人,其叱咤风云的骄人形象将永远名垂青史,在我们无边的怀想里呈现出一种遥远的完美。

 

(萧太后的父亲萧思温的墓葬在义县高台子镇盘道岭村出土)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老牛的晚年

    在我所见过的老人中,老牛简直是太幸福了:退休后,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和睦相处,邻里...

  • 弟弟与纸飞机

    我每次到机场时内心总会被触动,撞开很多关于弟弟的记忆。飞机起飞之后,我静坐在机舱...

  • 翰墨写人生 紫藤显风骨

    有人曾赠钟秋先生一联:翰墨写人生,紫藤显风骨。用于钟秋先生甚是贴切。他自号石墨...

  • 致敬屈原

    文/郭爱玲 轮回千年的吊念,刻在透出粒粒米香的端午粽子里,渗透在棵棵艾草的清香里。...

  • 夏日微凉

    夏日清凉 夏日的阳光炽热的烘烤着苏州城的大地,垂柳低着头,知了不住的嘶鸣,空气中...

  • 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善待

    残星点点——记一个被造化捉弄的动物 月亮已经挂在遥远的天边了。 几乎是一轮圆月,很...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