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人散文 > 我读毛泽东诗词(19)

我读毛泽东诗词(19)

时间:2013-05-11 08:08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郝哥点击:
        

  七 绝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李进,即江青,原名李云鹤。山东诸城人。1933年2月入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以蓝苹艺名,演出电影、话剧,名噪一时。抗战时期到延安,与毛泽东结婚。“文革”时期,结成“四人帮”,伙同林彪集团,制造了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1976年10月被捕,1981年1月被判刑。1991年5月,自杀身亡。
  仙人洞,在庐山佛手岩下,海拔1049米,深约10米。相传为唐时吕洞宾修仙之地。洞之圆门上刻“仙人洞”。圆门三尺之外即悬崖,崖旁有“蟾蜍石”石背裂缝处长“石松”,石上刻有“纵览云飞”。景色奇绝。
  
  
  1961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讨论工业、粮食、财贸、教育等问题。
  当时,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国家和人民遭受到巨大损失。毛泽东的威信和权力受到了挑战,他心情不好,处境维艰。
  江青酷爱摄影。她为毛泽东坐在藤椅上遥望暮色中的仙人洞摄影,实为自仙人洞远望西北方锦秀峰的景观。1961年9月9日,毛泽东为此题写一首《七绝》。
  苍茫的暮色,挺拔的劲松,飞渡的白云,幽深的山洞,大度从容的诗人……所有意象正是诗人所处的复杂环境及其内心世界的艺术再现。
  毛泽东深邃的目光穿透乱云飞渡,在思索共和国的命运。他以一个政治家的气魄和一个诗人的豪迈,坚信:“无限风光在险峰”。
  9月9日,三十四年前的这个日子,毛泽东领导了意义非凡的秋收起义;而十五个年头之后,它却成为共和国历史上一个晦暗的日子:照片上的诗人永远合闭了他那双充满智慧穿透乱云飞渡的眼睛,把伟大理想,未竟事业,以及荣辱功过,统统留给了后人。
  
  1937年8月底,江青到达延安,改名为“江青”,其含义或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蓝”,蓝苹也;或取“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字,江青也。1938年11月19日江青与毛泽东结婚。婚后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室做档案秘书,实质是一个家庭主妇。在“文革”前夕,也很少抛头露面。但这个具有强烈占有欲和权力欲的女人在待机而动。这只是因为毛泽东和党中央曾有“约法三章”。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毛泽东在政治上遇到了一系列挫折。他突然觉得需要自己那位精明能干但远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妻子的帮助,于是把江青当作政治上的知己。
  毛泽东写这首《七绝》时,正是他在观望和决策中。
  而江青拍摄“仙人洞”,讨得毛泽东题诗,为自己登上历史舞台做了一次充分的准备。
  “文革”给了江青机会。她一度得到毛泽东的信任和支持,利用自己“第一夫人”的特殊身份,乔装打扮,一步步地朝自己的目标迈进。终于,以江青为旗手的“四人小宗派”腾云驾雾般地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林彪事件后,她们于七十年代初结成“帮”,目的直指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毛泽东洞若观火,多次善意地提醒和严厉地批评,但她们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毛泽东彻底失望了。
  有资料(《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表明,从1964年到1969年,是毛泽东对江青信任、支持的五年;在1969年的中共九大上,江青进入政治局之后,毛泽东对她的态度也随之转变为疏远和抑制。
  她被“压抑”的个性,释放在政治运动中,衍生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
  毛泽东晚年悲戚地预言:你有特权,我死了,看你怎么办?
  毛泽东又说:将来她会跟所有的人闹翻,现在人家也是敷衍她,我死以后,她会闹事。
  毛泽东预测的惊人地准确,在毛泽东心脏停止跳动的二十七天后,江青与她的死党们成为了阶下囚。
  “文革”,作为共和国历史上的一场大劫难,终于画上了休止符。
  “文革”的“风云”人物江青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七 律
  
  屈   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曾辅佐楚怀王,官至左徒、三闾大夫,遭谗去职。楚顷襄王时被放逐。因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而死。
  二十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这首诗是毛泽东1961年秋读《楚辞》时所作。
  屈原是毛泽东最喜爱的诗人之一。毛泽东早年在《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中,曾写下:“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意思是说,屈原、贾谊都是出自湘楚这个灵秀之地,诗人引以为骄傲。
  湖南古属楚国,湘人毛泽东的故乡韶山,西南有韶峰,相传舜南巡至此而奏韶乐,以此为名。孔子曾经“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离骚》中有:“奏《九歌》而舞《韶》兮。”的诗句。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孕育出丰富的人文和历史景观。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它成为毛泽东终身最爱读的书籍之一。他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的笔记《讲堂录》曾经工工整整地抄录了《离骚》全文;还与罗章龙纵论《离骚》,主张对之进行新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又多次读《离骚》,对之爱不释手。1951年7月,毛泽东邀请老朋友周世钊、蒋竹如到中南海,在交谈中多次称赞《离骚》“有一读的价值。”他曾在一封信里还这样写道:“我今晚又读了一遍《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悦。”
  1958年1月,中央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期间,毛泽东批示印发《离骚》给与会者。他说学《楚辞》,要先学《离骚》。并用《离骚》中的词句来说明文件写作中的“概念”和“判断”的问题。更为传奇的是:18日晚上,毛泽东正在看书,空军雷达部队发现国民党飞机向南宁飞来。卫士们涌进毛泽东的卧室,请他速进防空洞。毛泽东手一挥:“我不去,要去你们去。”此时,南宁全城实行灯火管制。毛泽东对卫士长李银桥说:“你去把蜡烛给我点着。”蜡烛点燃了,毛泽东继续聚精会神看书。他看的就是《楚辞》。
  在张治中陪毛泽东在安徽视察工作时,毛泽东劝说张治中读《楚辞》时说:“那是本好书,我介绍给你看看。”
  中央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在提倡干部要讲真话时,说屈原是敢讲真话的人,敢为原则而斗争,虽然不得志。
  这之前的1957年12月,毛泽东要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把各种版本的《楚辞》,以及有关《楚辞》和屈原的著作尽量收集给他,大约有50余种。
  1959年、1961年他两次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楚辞》,还特别指明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的宋版《楚辞集注》。在此期间毛泽东外出带去的各种书籍中,也有《楚辞集注》和《屈宋古音义》。
  毛泽东在谈话中常常引用屈原的作品。1950年,毛泽东和周恩来接见新中国的第一任大使,并与他们亲切交谈。当毛泽东走到黄镇面前,好像想起了什么,问道:“黄镇,你原来那个名字黄士元不是很好吗,改它做什么?”黄镇答道:“我的脾气不好,需要提醒自己‘镇静’。”毛泽东说:“黄镇这个名字也不错,《楚辞》中说,白玉兮为镇。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可毁其节。派你出去,是要完璧归赵喽。你也做个蔺相如吧。”
  毛泽东曾对前来辞行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当场吟诵了屈原《九歌.少司命》中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两句诗后说:“离别固然令人伤感,但有了新的知己,不又是一件高兴的事吗?”并向这位异国政治家介绍了屈原的生平。
  毛泽东曾与著名汉学家费德林大谈中国古典文学,在谈到屈原时毛泽东曾发了一段较长的议论,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毛泽东的诗词深受屈原诗词的影响。《七律.答友人》即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
  1953年,毛泽东提议,向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赠送了一幅屈原画像。
  1972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等,将一部装帧精美的《楚辞集注》(《楚辞》共17篇,以屈原的作品为主)作为礼物,赠送给田中角荣首相。其时,中日双方有关于“迷惑”之争,《楚辞》里面就两次出现了“迷惑”:“慷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厌按而学诵”。
  1959年8月,毛泽东在《关于枚乘七发》的批语中写道:“骚体是有民主色彩的,属于浪漫主义流派,对腐败的统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屈原高居上游。宋玉、景差、贾谊、枚乘略逊一筹,然亦甚有可喜之处。”
  这是毛泽东对屈原以及其开创的骚体的高度评价。
  显然,屈原在毛泽东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的优秀诗人无人能及。
  (待续)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老牛的晚年

    在我所见过的老人中,老牛简直是太幸福了:退休后,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和睦相处,邻里...

  • 弟弟与纸飞机

    我每次到机场时内心总会被触动,撞开很多关于弟弟的记忆。飞机起飞之后,我静坐在机舱...

  • 翰墨写人生 紫藤显风骨

    有人曾赠钟秋先生一联:翰墨写人生,紫藤显风骨。用于钟秋先生甚是贴切。他自号石墨...

  • 致敬屈原

    文/郭爱玲 轮回千年的吊念,刻在透出粒粒米香的端午粽子里,渗透在棵棵艾草的清香里。...

  • 夏日微凉

    夏日清凉 夏日的阳光炽热的烘烤着苏州城的大地,垂柳低着头,知了不住的嘶鸣,空气中...

  • 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善待

    残星点点——记一个被造化捉弄的动物 月亮已经挂在遥远的天边了。 几乎是一轮圆月,很...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