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人散文 > 古镇有个“黄师傅”

古镇有个“黄师傅”

散文
时间:2014-07-01 11:13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阿松点击:
        

  东陂是粤西北古道边上的一个商埠古镇,自古以来,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碰撞交接,繁衍了东陂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古镇里藏龙卧虎,艺人众多:有拉胡琴唱粤曲的,有舞青狮的,有打南拳的,有唱春牛的、有唱八仙的,有舞马灯的,有挥毫书法的,有刻印章的,有编故事的......曾几时,这些身怀绝技的艺人活跃了群众的生活,灿烂了古镇的文化。
  
  ——黄师傅就是古镇一位德高望重的民间艺人。他为人和善,待人热情,自幼习武,会打南拳,会舞太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会唱春牛,会舞马灯,会唱粤曲,堪称“多面手”。提起他,镇上无人不晓,有口皆碑,不管男女老少,都叫他黄师傅。
  
  前段时间,同学永东君看了我写的《古镇东陂》后,与我聊起了东陂过往的人和事,为古镇渐行渐远的民间文化艺术扼腕叹息,说到民间艺人,他与我提起了黄师傅。永东少年习武时曾拜他为师,对他尊敬有加,说黄师傅年迈了,是否把他的一些经历形成文字,我应允了。
  
  沿着一条斑驳的石板古街,我与永东走进黄师傅住的古宅,这是一间明末清初建的古商铺,门前是长长的石板街,屋后是清澈的西溪河,黄师傅在这住了七十多年。黄师傅原是镇上的一名体育教师,从教四十多年,桃李满天下,他教学生学文化,学做人,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在小学任教时他曾组织学校武术队,业余义务教学生习武,那时的东陂小学武术队在镇上可是响当当的队伍。黄师傅今年82岁,虽年逾古稀,仍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此时,黄师傅正哼着粤曲下象棋,见我俩来拜访他,老两口格外高兴,寒暄几句后,与黄师傅聊侃起来......
  
  “黄师傅身体很好,看不出您已超过八十岁。”这绝对不是一句恭维的话,黄师傅的身体一直都很好!
  
  黄师傅:“哪里,哪里,老啰!”话是这样说,而我们看得出黄师傅内心的欣慰!
  
  “师傅一直坚持锻炼,性格开朗,心态好,所以身体好,不见老!”永东对师傅很了解。
  
  自然而然地,我们把话题转到东陂古街的民间文化。
  
  “远了!没有了!”提及这些,黄师傅慈祥的笑脸变得严峻起来,他说现在镇上春牛调不再唱起,舞青狮的锣鼓不再敲响,粤剧再也排不出来,花鼓、马灯再也找不到人演了,唯一保留下来的舞火狮也变得面目全非......传承多年的民间艺术已销声匿迹,渐行渐远,令人痛惜!
  
  正所谓“爱得深,痛的切!”。多年以来,黄师傅对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项目倾注深深的感情,所以痛惜!黄师傅年少时便跟镇上的师傅舞青狮、练武术,年轻时把青狮舞遍连州的村村寨寨,舞出了东陂青狮的名气和豪气;那时,他还是镇上“群英社”粤剧团的当家小生哩!七、八十年代,他带着一帮孩子习武健身,在镇上组织粤剧团,编导了《十五贯》、《柜中缘》、《玉河祭女》等近十出传统的剧目,并把它们重新搬上舞台;每逢重大节庆日,他还带着徒弟们唱八仙、舞马灯,所有这些,都是他义务做的,“黄师傅”的称呼由此而来。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开幕式上,他不顾高龄,领着一班学生表演了《唱八仙》。九十年代始,民间艺术在古镇日渐消失,刚退休的黄师傅感到痛心,想尽绵薄之力,义务教教这些属于老百姓自己的东西,但苦于没有排练场地,于是写了一份近2000字的报告呈居委会,请求政府提供一个室内排练场地,久求未果,只能搁浅。说起这些,黄师傅情绪有些激动,他起身移步窗前,眼望窗外,潺潺的西溪河长流不息,而镇里的民间文化艺术却渐行渐远......此时,我从这位刚毅的汉子的眼里发现了许许失落!
  
  “黄师傅,我知道您有一门筷子书法的绝技,现在还写吗?”见气氛有点沉闷,我转移了话题。黄师傅的筷子书法写了三十多年,据我所知这是他之独创,他把筷子削尖蘸墨写字,字体清秀中透着刚劲,独具一格。九十年代初,黄师傅凭着他的作品《滕王阁序》获得连州教工书法比赛一等奖。
  
  “不多写了。”黄师傅说。我们了解到,黄师傅以前有三、五位好友经常聚在他家里,或练字,或下棋,从中取乐,而现在,友人们或已离去,或身体欠佳,或许,写字时他会想念友人,思友情伤,便索性不写了。
  
  “黄师傅,这个爱好您不能丢!”永东说。我摊开一张白纸,请黄师傅现场挥毫,他应允了。我们看见他写字的手依然刚劲有力,笔风依然流畅。这时,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跑了进来,全神贯注的看着黄师傅写字。
  
  “小姑娘,你想跟黄师傅学写字吗?”我笑着问。
  
  “嗯!想!”小姑娘眨了眨她那双大眼睛。
  
  “好好好!”黄师傅的表情满含欣慰!转而他告诉我们,年纪大了,如今即便有人肯学,也未免力不从心。由此,我想起了一位民俗家讲过这么一句话:“一位艺人的老去,或许就是一种,甚至多种民间艺术的流失。”这点在黄师傅身上得到应验。
  
  “您还练武吗?”我问黄师傅。
  
  “练武可强身健体,这个我一直坚持!”黄师傅与我们说起了他练武的一些事,这时的他神采飞扬,说到兴致时,我们大胆地请他亮几招看看,黄师傅是豪爽之人,随及在石板古街上、西溪河边给我们耍了几个套路,拳脚铿锵有力,身手不凡,雄风依旧,不减当年!
  
  休息片刻,黄师傅带我们走进那条长长的石板古街,跟我们说起古镇的不老传说,讲起座座古建筑的古风遗韵。
  
  “黄师傅晚年的生活很休闲,晨起锻炼,白天下下象棋,傍晚在西溪河边钓鱼。”永东说。我想,黄师傅的晚年生活是休闲的,比他年轻的老伴对他照顾周全,他又是幸福的,而离开了他所热爱的那些民间艺术,他未免寂寞!望着黄师傅日渐苍老的背影,一幅图画在我的眼前浮现——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人,简居在长长的石板古街边上,静守古镇八十载,看石板古街人来人往,听西溪河水潺潺,书写他精彩而又寂寞的人生......
  
  于我们,唯有祝愿黄师傅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阿松于2014/6/29/)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50%
待提高
(1)
5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老牛的晚年

    在我所见过的老人中,老牛简直是太幸福了:退休后,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和睦相处,邻里...

  • 弟弟与纸飞机

    我每次到机场时内心总会被触动,撞开很多关于弟弟的记忆。飞机起飞之后,我静坐在机舱...

  • 翰墨写人生 紫藤显风骨

    有人曾赠钟秋先生一联:翰墨写人生,紫藤显风骨。用于钟秋先生甚是贴切。他自号石墨...

  • 致敬屈原

    文/郭爱玲 轮回千年的吊念,刻在透出粒粒米香的端午粽子里,渗透在棵棵艾草的清香里。...

  • 夏日微凉

    夏日清凉 夏日的阳光炽热的烘烤着苏州城的大地,垂柳低着头,知了不住的嘶鸣,空气中...

  • 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善待

    残星点点——记一个被造化捉弄的动物 月亮已经挂在遥远的天边了。 几乎是一轮圆月,很...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