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物散文 > 拖鞋

拖鞋

时间:2010-10-28 15:17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福建大田叶玉珍点击:
        

【导读】拖鞋,过去我们老家管它叫拖拉鞋,可能是穿着走路干活比较慢而得名,也有叫“流氓拖”,就是不干活,在街上游玩闲荡的人穿的鞋。更重要的是因为廉价而普遍,我小时候经常穿拖鞋.....  
  拖鞋,《现代汉语词典》是这么解释的:后半截没有鞋帮的鞋。一般在室内穿。做为鞋的一种并为大家所选用,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在室内,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大为改善,买套房,建房子甚至建别墅越来越普及,装修也越来越时尚,高档的装修自然要配良好的卫生状况。据我观察没有几家是不脱鞋的,于是拖鞋自然就"飞入寻常百姓家"。夏天有橡胶鞋,冬天有棉鞋,规格大小不一,满足“大小”之客,样式颜色也十分讲究,以映衬各种档次的装修,拖鞋也有专门的鞋柜。有人还根据拖鞋的多少,来推测主人的交往人气状况。现在你要是去谁家串门,第一按门铃,第二脱鞋。比较讲究的主人,卧室、厨房、卫生间还摆拖鞋,层层把“关”确保一尘不染,好似进了科学实验室。你千万别客气说不穿,这样不是你擦地板就是地板擦你,主人还以为你来检查卫生呢,“入室随俗”,一切听从主人安排。这个规矩曾令很少进城的乡下人颇为不惯,山里去田里来,厨房卫生间,一鞋到底,哪有这等麻烦事,难怪有的老人进城不适应,“茅坑”怎能在房间里?还要换鞋,哪有农村方便,还是俺家乡好!
  
  其次,在室外,这一有悖《现代汉语词典》的行为,受到许多制度甚至是法规的约束,学校规定学生不准穿拖鞋上课,交警规定驾驶员不准穿拖鞋上路,宾馆等高档场所规定衣冠不整不得入内。这一随意扩大内涵的行为,确实让人尴尬:西装拖鞋在舞池里转,穿着“人”字拖在机关里悠。
  
  拖鞋,过去我们老家管它叫拖拉鞋,可能是穿着走路干活比较慢而得名,也有叫“流氓拖”,就是不干活,在街上游玩闲荡的人穿的鞋。更重要的是因为廉价而普遍,我小时候经常穿拖鞋,而且是“人”字拖,“人”字拖方便,水陆通用,淌水时掉了也不下沉。鞋带断了,拿镰刀在灶里一烧,用通红的刀尾在鞋带上一熨,听到“嗞”的一声便大功告成。价钱便宜,许多学生都是穿“人”字拖去上学,那时学校没规定不能穿拖鞋,要不只能穿草鞋或打赤脚了,上体育课时,我们也自觉拖掉拖鞋,打赤脚在操场跑步比打赤脚在山上砍柴轻松多了。再过去是木屐,是有钱人在院子里悠荡穿的。后来有了跟拖鞋一样廉价的空气鞋(后半截有帮或带,走起路来更方便),拖鞋的市场才日见缩小。如今也只能成堆地放在室内了。还是“鞋”归正传好!

责任编辑:怡儿】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福建大田叶玉珍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0-08-23 21:08 最后登录:2011-12-28 16:12
优美散文
  • 醇香的列巴

    醇香的列巴...

  • 又是一年桑葚熟

    “恰是春风三月时,芳容依旧恋琼枝。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星期日的下午...

  • 东北铁锅炖菜

    东北的饮食文化...

  • 闲说盐

    盐的历史比人的历史长了不知多少倍,忽而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诗句“你见,或者不见,我就...

  • 重拾茶之道

    中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历史悠久,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 台球

    枪人合一轮回消 胜败成空归六道...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