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写物散文 > “河捞”情长绕心间

“河捞”情长绕心间

散文
时间:2015-03-25 11:11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桑干河点击:
        
  灶台上,锅里的水“咝咝”地打着响儿,屋子里弥漫着腾腾的热气,混合着小灶上熬着的羊肉臊子的香味儿,笼罩着灶台边忙碌的女人
  
  细密的汗珠从女人瓷白的额头、胭晕的两颊渗出来,女人也腾不出手擦一下,任由那点点晶莹在俏丽的脸上挂着。
  
  里屋的炕上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欢笑声。如今,生活节奏快,与往年有所不同,亲朋好友们没个空闲,一年四季忙,难得在正月里大家伙儿能聚到一起,说个话,吃个饭。以前,在公婆当家的年代,每逢正月,亲戚朋友们就你请我,我邀你,相互之间你来我往,不计较饭菜酒食的好坏,只为了尽显那一份浓浓的情谊。
  
  面和好了,搁一边儿醒一醒。女人和的面,不软不硬,拿捏得正好。在晋北,没有哪个勤劳的女人不会做“河捞”面的,虽然做起来有点费事,但却能显出女人的能干与热情。就先拿和面来说,和得面硬了,压面的时候,二十多岁的大后生也压不动;而和得软了呢,压出的面,软塌塌地没筋头,还会随了汤,完全没有了汤清面利的爽口劲儿。女人在这方面是极自信,极有把握的。
  
  小儿子搬过来了“河捞床子”(压河捞面的工具),老辈人手里用的那种又笨又重的木制“河捞床子”早不用了。镇上焊工房加工的“河捞床子”简单轻便,样式好看也好用,多数人家喜欢用。
  
  锅里的水开了,女人把“河捞床子”架到了水花翻滚的锅上。小儿子跃跃欲试,双手紧握着“河捞床”把子,他就喜欢帮助女人压面,好显摆一下他已经长大了,从而尽快甩掉男人嘴里常常喊他“小兔崽子”的话。
  
  女人把醒过的面揉搓成长短一样的面棒棒,一只手捏一条面棒在灶台上的水盆里蘸一下,然后麻利地塞进“河捞床子”中间的孔洞中,并顺势把高出孔洞的面头掐去,娴熟地把“河捞床”压把上的压盖儿准确地按到塞满面的孔洞上。小儿子早卯足了劲儿,用力往下一压,劲儿用得猛了些,小脸儿憋得通红,像堂厅墙上年画里的娃娃。女人怜爱地搭上一把手,儿子一下子轻松了许多,白莹莹的面丝“扑扑”地从“河捞床”下面的漏底挂到了沸腾着的锅里,水花矮了下去,水登时清了起来。一根根细细长长的面丝在锅里悠悠地摆动,女人伸进筷头,手腕一转,一扭,挤在一起的面应势而散。儿子把压把压到了底,女人筷头一挑,一拨,面丝从漏底齐刷刷地落到了锅里,这一锅能压个五六碗“河捞”。待锅里再次翻滚起水花的时候,女人手里的筷头在锅里绕一下,就捞一碗。五六碗“河捞”并排摆在灶台上,舀一勺清汤,浇一勺羊肉臊子,那肉丁儿、菇丁儿、金针、海带丝儿、扁豆条儿熬出的臊子,诱人的香,末了捏一小撮切得细碎的葱花撒在上面,亮色又勾味儿。
  
  女人吩咐儿子先给屋里年纪最大的端过去,儿子自然知道先应该给谁。爷爷奶奶是首先享用这细细长长的长寿面的人,孝敬老人女人平时经常给孩子们念叨最多的话,儿子早记在心上了。
  
  “河捞”一碗碗地端上桌,小醋壶握在手里,往冒出头的葱花上浇一圈。筷头伸到碗底,轻轻翻动,面香和着臊子香,随着热气夹裹着葱香与醋香扑鼻而来,经不住这一股诱惑的人,口水恐怕就要溢出嘴角了。鸡鸭鱼肉估计又要往下剩了,唯独这浓香四溢,面筋道、汤鲜美的“河捞”,那是定然剩不下的。此时的筷头是欢快的,一口面进嘴,又忙不迭地伸向桌上那一小碟一小碟色香味俱全的小泡菜。小辣椒红得鲜亮,豆角绿得可爱,萝卜晶莹爽口,小白菜青翠欲滴。夹一筷头,送进嘴里,“咯吧吧”脆响,再挑一筷子面,吸溜一口汤,汗珠子就挂在鼻尖儿上,真是吃得顺心,喝得惬意。
  
  端不动碗的小家伙眼巴巴地盯着大人噏动的嘴巴,夹一根“河捞”送到口水直流的小嘴里,小家伙嘟着嘴,“吱溜”一声,油花儿在嘴唇和下巴上光光的亮,“河捞”已经全进了嘴。瞧着小家伙的憨样子,一炕人乐得哈哈大笑。
  
  老人两碗“河捞”下肚,乐呵呵地看着炕上的年青人们喝酒猜拳,小孩子们欢笑吵闹,幸福从仅有的几颗牙的豁口钻出来,挡也挡不住。“河捞”面养人啊!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辛勤劳作一生,希求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吃饱饭,穿得暖吗?累死累活地拼一天苦力,回到土屋里,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河捞”面,喝尽碗里的最后一口汤,哪管是肉臊子还是素臊子,最紧要的是又解饥来又解渴啊!如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年青人们却一个比一个忙了,老两口压不动“河捞床子”了,吃一顿自己家做的“河捞”面也很不容易呢!
  
  忙个一中午,女人累归累,但是,看着大家伙吃得满脸幸福的样子,女人心里头美滋滋的。女人做面的手艺真的是不错,像“揪片儿”、“拔股”、“面条”、“刀削面”等,这些晋北人家做为主食的面食,她是样样都做得精彩,而且常常变换花样。鸡蛋臊子、豆腐臊子、猪肉臊子、羊肉臊子等各有各的做法,各有各的风味。
  
  “炝锅面”,她更是拿手,无论用什么样的调料,她都能炝出香气喷喷、与众不同的滋味。炝荤的也好,炝素的也好,她都会用上晋北老家的一种独一无二的调味料,那就是“摘麻花”。“炝锅面”的香不是说它的肉或者菜有多好,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一个“炝”字,油刚好熟的时候,一小撮“摘麻花”入锅,“咝啦”一声,一股异香窜起,没有哪一种调料及得上它独特的奇香。对于这一点,黄土高坡上土生土长的女人是熟稔于心的。“摘麻花”稀罕,每年桃红杏白的时节,第一场春雨过后,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女人们便相约成群,去向阳的山坡采摘那微如针芒的“摘麻花”。太阳一出,你就再也找寻不到它那淡紫色的身影了。
  
  风味迥异的面食,各有千秋。然而,对于晋北人来说,“河捞”是诸多面食中的佼佼者。“炝锅面”虽香,但能上得了席面的却只有“河捞”,逢年过节、庆生婚嫁,压“河捞”是必须的。那细而长的形状,是对老年人的绵绵祝福,尽显长寿之意;那韧而筋的性质,是晋北人坚忍不拔性格的写照;那浓而香的味道,是晋北人幸福生活的写真。
  
  从小生在黄土高坡,长在黄土高坡的女人,面容或许不及江南水乡女子的娇嫩与柔媚,却有着黄土高原的瓷实与厚重。如果你有幸来到山西,来到晋北,当你走进任意一个门庭洁净的人家,不用你说,淳朴的女人一定会做一顿香味浓郁的“河捞”面,配几样色味绝美的小泡菜盛情款待你的。不信,你就来晋北走一遭,亲自感受一下这淳厚的民风和萦绕舌尖心头的美食吧!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2)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醇香的列巴

    醇香的列巴...

  • 又是一年桑葚熟

    “恰是春风三月时,芳容依旧恋琼枝。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星期日的下午...

  • 东北铁锅炖菜

    东北的饮食文化...

  • 闲说盐

    盐的历史比人的历史长了不知多少倍,忽而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诗句“你见,或者不见,我就...

  • 重拾茶之道

    中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历史悠久,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 台球

    枪人合一轮回消 胜败成空归六道...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