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吃 “活 化 石”

吃 “活 化 石”

时间:2010-12-07 18:36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仲文点击:
        

  【编者按】食的最低档次是填肚子解决活命问题,第二档次是既美味又能饱肚子,第三档次是既保健又美味又饱肚子。托改革开放的福,我吃上了“活化石”,既保健又美味又饱肚子,在席间脑袋又吮吸了不少的精华营养,这可算是食的最高档次的享受。文章记叙中融入幽默,笑里有泪的感觉渗透其中。
  
  我在报刊上发过一篇散文《肚饿.“脑饿”》,说的是上世纪50年代尾国家经济困难,饿得我连蕉树芯也煮来吃;开放改革,经济生活好了,我在家餐餐有鱼有肉,再加上那群讲饮讲食的学生用“鱼肉炮弹”不断打我,我由“瘦(臭)老九”变成胖老九,我也由肚饿变成“脑饿”,贪婪吮吸开放改革春风吹来的精华。变成胖老九后,我凡赴宴都是吃喝的少,补充“脑饿”需要的精华多。但是,有一回例外。那是几个学生请我到三水区一家酒店吃“活化石”。
  
  学生对我说,鲟鱼的先祖生于与恐龙同年代的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恐龙已灭绝,而鲟鱼却顽强地生存下来,是当今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地壳变迁的“活化石”。江里出生,海里成长,溯河洄游,据说这是鲟鱼得名的原因。从前,因鲟鱼价昂贵国内外能吃上鲟鱼的人都是帝王贵胄大商贾,解放后鲟鱼被列入一级保护的鱼类禁止捕食。近几年,能人工繁殖饲养了,我们的口袋也有钞票才能饱口福。
  
  一鱼多食。先上席的是天麻鲟鱼头汤。《中国药典》记载,天麻有“具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按中国传统“吃什么补什么”的医学原理,鱼头是补脑的。汤色乳白,没药味,浓香鲜美,鱼头骨软脆可口。学生说,老师退休后常坐着动脑”爬格子”运动少,这汤是特意为老师补脑通经络降血压而设的。第二道是鲟鱼刺身。刺身是选鱼两侧最方正齐整的肉切成薄片,以冰船上桌。鱼肉晶莹如荔枝肉,据《本草纲目》鲟鱼条下引述,其肉补虚益气,强身健体。又据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检测,其肉含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既营养丰富又冰船意味顺风顺水,真是未用芝麻油姜丝葱丝柠檬叶等配料混拌入口已是心怀大畅。第三道是姜葱清蒸鲟鱼腩。鱼腩嫩滑鲜美,舔上芝麻油生抽,使人食了返寻味。第四道是蒜子红焖鲟鱼骨。过油后放老抽蒜子红焖的鲟鱼骨,骨软汁味浓重正好送饭。鲟鱼骨是补钙的好食品又有防癌作用,老年人一般都有骨质疏松,几个学生都叫我多吃点。此时我多吃点肚子必“造反”,只能意思意思,再后上的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蛋蒸鲟鱼扣,去积清咽去痰火清热毒的红灼鲟鱼须……我全不敢举筷,只眼睁睁看着美味佳肴,暗地埋怨自己不能尽享口福。过了几天,我在禅城区的一家酒店品偿了蛋蒸鲟鱼扣红灼鲟鱼须……真是饱口福,才解决了自我的暗地埋怨。
  
  食的最低档次是填肚子解决活命问题,第二档次是既美味又能饱肚子,第三档次是既保健又美味又饱肚子。托改革开放的福,我吃上了“活化石”,既保健又美味又饱肚子,在席间脑袋又吮吸了不少的精华营养,这可算是食的最高档次的享受。

责任编辑蝶恋花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仲文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0-03-25 10:03 最后登录:2010-12-07 20:12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