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优美人格源头——《弟子规》

优美人格源头——《弟子规》

时间:2011-01-14 18:45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心泰身宁点击:
        

【导读】孔子曾指出:“立志、自立、立仁的君子要广博的研究各种学问,然后用礼节来约束言行,这样一个具有知识和礼节的君子,他的言行就不至于太离谱了。”

动态分割线/ - 淡淡的薄雾 - 音樂紅茶館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文化陶冶我们的性情,推动着我们社会的进步。为了让孩子们自然亲近经典,让读书成为习惯,建设书香校园。“‘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诵《弟子规》学做文明小公民”的活动。以“了解传统文化,欣赏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学习活动,继学习《弟子规》“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学习交流活动后,目的让现代小孩子增长对“弟子规”的认识,丰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加深对祖国、对家乡的感情。
  
  2011年1月9日下午,昆阳镇主办的由平阳力行志工社承办的一次别开生面活动,到场500人有很多人都带着自己孩子来静心聆听,全场热闹非凡,白宝清女士主持十分成功,将全场氛围推上了高潮。会上吴教授作了引导报告,接着有不少学了《弟子规》的受益者与大家交流、分享,他(她)们把《弟子规》所学到的、感受到的,进行交流与分享。全场沉浸在一个德馨满园、书香满楼的氛围中。让大家从渊源流长的中华经典中找到民族的魂、民族的根。让丰富的古文化如优美的山泉,陶冶大家的情操、增长他们的智慧、培养孩子的品行。成为其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并且把经典诵读继续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将为孩子们更进一步,作了非常了不起的工作。”
  
  这次活动的成功给予了我们不断前进的勇气,在接下来的学校工作中,我们将更进一步思考:让我们的孩子通过言行的结合,将自身的进步作为最好的旁证,把经典诵读的活动带到社区、带入家庭,为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献上我们一分微薄的力量。
  
  据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0-13岁是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每位有责任感的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一时期得到最好的教育,但是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教育方法和种类繁杂的儿童教育读物,家长们经常感到困惑:怎样才能使孩子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教育成效呢?
  
  目前推广的儿童经典诵读活动表明,在儿童0-13岁的年龄段,记忆力是发展的黄金阶段,让其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记忆一些永恒的经典作品,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作用。诵读经典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最简洁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其主旨就是要让儿童在成长的最关键时期,通过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使其天赋与潜能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又能达到开启智慧、学习语言以及提升素质、奠定人文底蕴的综合目的,使儿童日益变得善良聪慧、知书达理和乐观坚定。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假如我们只有一桶水,但我们要指引给孩子一条河!让我们从现在起,让孩子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弟子规》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而深入开展进行践行《弟子规》,规范师生行为习惯,提升师生道德修养,引领校园文化,感受经典魅力,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滋养学生的品性,对于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应该努力实行的本份,却不肯力行,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这样最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相对的,如果只重力行,对于学问却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孔子曾指出:“立志、自立、立仁的君子要广博的研究各种学问,然后用礼节来约束言行,这样一个具有知识和礼节的君子,他的言行就不至于太离谱了。”《弟子规》把礼的内容具体化,只要循着《弟子规》来实践,兼学各种经典和生活知识,就能拥有高远的智慧和实践的勇气,智勇双全的人,必然不会偏离正道,正道就是直路,很快便能到达目标。
  
  我们体会学经典,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的做到。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段,这段还未读完读通,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另一段,而东翻西阅,不肯定下心来,按步就班的读完。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有多余,就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读,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就要赶紧用功。
  
  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周墙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干净,所用的笔和砚台要摆放端正,在砚台上磨墨,如果墨条磨扁了,就是存心不端正,写字若随便不公正,就是心里先有了病,排列经典图书,要安放在固定的地方,读完以后立刻归还原处,即使发生紧急的事也要先收拾整齐以后才能离开。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补好保持完整,你爱书,书爱你,自有一份恭敬在其中,一份恭敬就有一份收获,十分恭敬就有十分收获。
  
  《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做起,经家庭扩及到学校、社会,最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所以应该认真的反复读诵,深入内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及行为的指针。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构建成固若金汤的堡垒。

【责任编辑:可儿】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1)
10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心泰身宁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签约作家 注册时间:2009-08-30 20:08 最后登录:2016-01-10 11:01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