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甜鸭梨

甜鸭梨

散文
时间:2011-06-08 22:06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晓东点击:
        

【导读】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在城里安了家。虽说回家乡少了。但我总想念家乡小荒洲梨园,想念梨园里的甜鸭梨;总记着家乡的事儿,家乡的变化。

  午饭后,我收到妹妹寄来的信和一个包儿,翻开来信,一行行清晰字迹跃入我的眼帘:哥哥,可休探亲假了吗?回来吧,家乡的鸭梨熟了!滚圆的鸭梨翻上了树稍,压弯了树枝。回来吧,我们一起饱尝家乡田园风光!寄来的包儿是村里王大叔送你的甜鸭梨……我连忙打开包儿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是我童年最爱吃的甜鸭梨。看着一个个滚圆的鸭梨,闻着阵阵清新的梨香,我心中涌起一阵思乡之情。
  
  我的家乡有一条水量丰沛的小河小河的弯道处有一块约十亩面积的小荒洲。小荒洲水足、土肥,长满了茂密的花草。有一年,村里王大叔买来了几大捆梨树苗,说是山东省来的甜鸭梨种树。这梨树结的鸭梨,个大皮薄,核小肉厚,味甜性温,脆嫩爽口。吃了解渴、生津、理气、清心。长成的梨树,每年每棵要结梨一百多斤,是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好梨树品种。村里的人家都向王大叔要了梨苗,在荒洲上,除草挖坑,培土浇肥,种上了鸭梨树,于是这块小荒洲成了鸭梨园。
  
  没过几天,村干部知道了村民栽种梨树。一天晚上,村里召开了全体社员会议。村支书就种鸭梨讲了三点意见。首先,小荒洲是集体的土地,不能栽种私人的梨树。其次,乡里要求多种粮食,种梨树与政策相违。最后一点意见,就是拔掉梨树苗。那时,王大叔是个村小组长,年纪轻轻,敢说敢干。他和村民们一起和村支书理论起来:小荒洲不适合种水稻,适合栽种梨树。种梨树能增加收入,梨树苗不能拔!双方各执一词,争得脸红耳赤,最后不得不散会。不久,村支书经过请示乡里,给出了答复:保留小荒洲已栽种的梨树,但归村里所有。另外,免除了王大叔村民小组长。
  
  王大叔不在乎免去村民小组长,只要保住了梨树就相安无事。在那时,梨树归村里,可村里又不派工管护。王大叔就组织村民去小荒洲,给梨树浇水、施肥、除草,管理着梨园。鸭梨树生命力强,长得快,种下的第二年足有两米高,那年春天,多数梨树开了花,小小的白花儿点缀着梨园,远看去白花花的一片,惹人喜爱。当年的七月,梨园收获了第一批鸭梨。那鸭梨黄皮的、青皮的一串串压弯了梨枝。那天,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小小,边摘梨边吃梨,说说笑笑那场面同欢度春节般欢乐、热闹。从那年起,梨园的鸭梨越长越好,产量每年增多,树里每户每年分得卖梨收入达三百多元,村民们用这些钱解决了家庭不少困难。
  
  有一年的二月,村里民主选举,王大叔高票选为村长。在他就职的大会上,他传达了一条好消息:国家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给农户,凭自己的能力去种好地,去争收入。同时,他代表村委会宣布,小荒洲梨园的梨树分到每户,以后,自家管理自家的梨树,看哪家管得好,鸭梨产量高,争得收入多。从此,鸭梨村的每一户有了自家的梨树,也多了一条致富的门道。
  
  王大叔有一儿一女,两人都热心支持他的工作。尤其是儿子小王考上中专没去就读,买来了农业种植书籍学种植。他人勤心灵,技术好。自己学会以后,办起了免费技术培训班,教会村民每年冬天给梨树施一次肥,在树干上捆一把稻草,说是给梨树穿“御寒衣”,来年二月梨花开时,又要施一次肥、培一次土。收梨时节,我跟他一起到梨园看摘鸭梨,他总是先拿出几个皮薄、脆黄的大鸭梨,洗干净送给我吃。滚圆的鸭梨吃一口脆嫩嫩,嚼着喷香,越嚼越甜。那些年份,一些农户每年种梨可收入2000多元,家里有一条重要的经济来源。由于这个缘故,我们村改名叫做鸭梨村。每年收摘鸭梨的时候,乡政府的干部,一些生意人都来买鸭梨,村上热闹、繁荣。
  
  王大叔家不仅鸭梨种得好,而且还是村里最受尊敬的人。他家上市卖鸭梨售价公道,份量足实,态度和蔼,童叟无欺。至今,我还清楚记得他光着臂膀干活的样子,他吆喝着卖梨时那微笑的脸。也就是这个时候,我还想起了村头那口清泉长流的水井。记得那年的一个晚上,王大叔在村上晒谷坪里组织召开了村民会,他说,我们村要打一口新水井,这是大好事,要多少钱,每户资助一点。收摘鸭梨后,村里人出售了梨子,每户筹集了三百元钱。这年冬天,由小王负责带领村民打了口水井。这井水源好,水又甜,大家都叫它“幸福井”。从此,村里结束了吃河水,吃池塘水的历史。村里人夸王大叔,是种梨致富的带头人,为民服务的好村长。记得村里当时还传着一段顺口溜:种梨种得甜鸭梨,梨儿卖钱打水井。梨儿甜甜井水甜,惠民政策富百姓。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在城里安了家。虽说回家乡少了。但我总想念家乡小荒洲梨园,想念梨园里的甜鸭梨;总记着家乡的事儿,家乡的变化。大概是打水井的第二年,王大叔因上了年纪,主动“退居二线”。他儿子小王被选为了村长。小王村长上任后,即是村长,又是技术员。他在村里成立了农业种植技术管理所,研究改良了三个新的梨树品种,种植管理水平日益提高,鸭梨产量成番增长。为了做好鸭梨销售,村里成立了合作社,通过互联网技术,实行农户-合作社-超市对接销售模式。鸭梨销售到了省外一些大城市。村里农户因种植鸭梨都富裕起来,家中都有了更多积攒,有的办起了蘑菇种植场;有的办起了猪牛养殖场。多数农户盖了新房,一些农户买了小轿车。村里计划扩种梨树二十亩,计划集资在梨园对面建一栋综合楼,楼内有图书阅览室、文艺活动室、农技培训厅……这一切让我兴奋不已,我想,种植梨树,不仅仅让家乡人富了,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更新了建设家园的观念。这梨树,就是致富的种子,扎根在肥沃的土壤,结出了甜蜜的果实。是的,有了好的政策,有了科学技术,有了勤劳的人们,美丽富饶的新农村离我们会远吗?
  
  “爸爸”,女儿的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仔细地看起信来。信上写道:……王大伯现在是鸭梨专业户,已经成了村里的首富,前几天他送来一包鸭梨,要我寄给你,这鸭梨是他去年嫁接的“新农一号”,好香、好脆、好甜……
  
  我洗了两个鸭梨给女儿,看着孩子大口地吃着鸭梨,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童年,看到了小荒洲那片梨园,看到了可敬的村里人。我买了明天的车票,我得回一趟家乡,去尝一口甜甜的鸭梨,去饮一杯浓浓的乡情……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