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昨天的百官:龙山上的“龙王庙、龙王塘水、舜井”

昨天的百官:龙山上的“龙王庙、龙王塘水、舜井”

时间:2011-12-21 11:00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上虞厂房网点击:
        

  我们老百官人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形容在百官龙山上的龙王庙、龙王潭是非常贴切的。站在我的家乡百官的龙山上往远处看,虽说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景致,却也是远处行云,眼底翠柏。风雨飘过,绿波银涛交相辉映。
  
  山上有一汪龙王潭水,山下有一口舜井,而在龙王潭的西边耸立着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龙王庙。如今这潭、这水、这庙、这上山的通道,经过修膳下已经面貌一新。
  
  百官的龙王庙原先因为长年失修,破烂不堪。而上山的路更是崎岖小道循迥曲折,如今已铺成了石条台阶,可以逐级而上。原来的庙宇,经过民间集资已改造得较为朴实整洁,房屋墙顶栋角的两条龙尾,是重新塑造过的,分别向东西两侧高高跳起。
  
  墙壁被粉刷成较为鲜艳的粉红色,正门框两侧有一对行体书写的楹联,右侧联上书:“福追富贵吉祥来”,左侧联上书:“财随鸿运福门开”。
  
  庙门前立放着一只高近二米直径近六十公分的金属鼎,对面一排香火台,整整齐齐地燃烧着一些香客供奉的红色香烛,可以想像有不少善男信女常来这里烧香许愿,因为这龙王菩萨比较灵验所以龙王庙的香火已逐渐旺盛。
  
  在老辈手里的百官龙山上,就建有一座规模不小的龙王庙,正殿内塑有四海龙王的神像,龙王爷的塑像,一般是泥塑的。色彩各不相同,依据龙王的颜色分别被称为“黑龙爷”、“白龙爷”、“黄龙爷”、“红龙爷”。龙王身穿龙袍,端坐在正殿中央。殿内外雕梁画栋,两边配有东西廊房,墙上绘有彩色壁画。这里是百官老百姓祈雨的地方。
  
  在靠天吃饭的旧时代,每逢旱灾严重之时,人们就要举行祈雨仪式,祈求天降甘霖,泽润苍生。每遇干旱,百官的老百姓就会选出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当香头,领着众多香客进到庙里,摆上三斗三升糯米块及糕点、水果等供品,跪在龙王爷塑像前,口中念着“龙王爷降甘霖,降下甘霖救万民,五谷丰登享太平,全镇给您上大供。”的祷词,祷告完毕。接着便会请老龙祈雨,请龙队伍多是百官镇上的居民,由各家的男人手执白旗组成。
  
  队伍前抬八角龙亭一架,继锣鼓、乐队相随,吹吹打打下山。请龙队伍人山人海走遍大街小巷田畈河边,这时要有行人经过,是文官就要下轿,是武将则也要下马。这时的人们是不许打伞,不能戴帽子的,连草帽都不许带。
  
  最后把龙王塑像抬到戏台前搭起的棚内请龙王“看戏”,祈求龙王降雨。祈雨是一种民俗活动,也是一种传统文化,人们相信,龙王爷会给百姓带来风调雨顺,所表达的是人们一种美好心愿和祈望。
  
  在龙王庙的东首,有一眼长年不干的龙王塘泉水潭。潭口呈陏圆形,直径约七十公分,上口小下口大,井深不足一米。别小看就这么一眼潭水,即使在大旱年间,其清澈的泉水也不会干枯。
  
  我记得这眼泉水在1967年上虞人遭遇了百年未有的特大旱灾,当时连曹娥江上的江水都干枯成泥滩了,这东西二口龙王塘泉水,东为龙王塘泉水,西为与之泉脉相连的舜井水。人们夜以继日地排队打水还是取之不竭,解救了多少人家的缺水呵!
  
  如今斜躺在这泉水入口旁边的一块高1.2米、宽2米的巨石左侧刻着“龙潭”两个字相当引人注目,据说是近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所书写,经石匠师傅精工雕刻而成。
  
  历代史书多有记载越中自古多名泉。但经过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变迁,百官的绝大多数名泉均已遭废弃和湮灭。
  
  古时的百官舜井在县(当时县城在丰惠)西北三十五里,兴教寺傍(今称丁界寺)有象田。
  
  《越中杂识》记载着“舜井”“在百官市虞市庙北,东西各一。钱武肃王浚之,得谶记宝物。”
  
  《上虞县志》也记载着“舜井为县城百官镇三大著名古迹之一(余为舜庙,百官桥,皆毁),年久湮没,1984年易地重修位于百官镇龙山西麓、上虞宾馆南侧,引百官名泉龙王塘水入井,泉水甘澄,能浮钱质硬币。书法家费新我题写井碑。”
  
  这“东西各一”所指之东即是今天的龙王塘水,所指之西就是如今的舜井。......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