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年火烧红的记忆

年火烧红的记忆

散文
时间:2012-01-18 22:46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太行风点击:
        

  儿时,急切地盼望过年。
  一入腊月,或者更早一些,就巴望起年来。那段日子,是一天天扳着手指头数过来的。
  那时的年味好浓,饺子,鞭炮,新衣服,红对联,压岁钱……在种种大年元素中,记忆最深的,是起五更那一笼烧红半边天的年火。
  
  年三十晚上躺下后,心里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早起。这可是“起五更”,千万千万不能落在其他孩子后边。可越想着快睡快睡,却越睡不着。好不容易才迷糊过去,觉得没多一会功夫,朦朦胧胧中便听远处有沉闷炮竹声传来。醒醒神,终于明白今天就是过大年,于黑暗中一咕噜爬起,慌手慌脚穿上衣服,因激动而颤抖地放三个开门炮,跳到院子里咋咋呼呼喊家里大小人起来。然后,便迫不及待点燃了年火。
  
  年火是大伯、父亲平时很当回事打来的,有树桩、树根、荆棘根等硬柴,加上年烧了一半专门留下的树桩,年三十下午就堆好了。下边先放了穰柴,四周交叉竖立起硬柴,就像今天人们郊游野宿燃烧的篝火。院边还准备着续柴,供随时添加。点年火时先点穰柴,火舌呼呼呼地蹿起来,不一会就燃着了硬柴,黑洞洞的小院顿时照得红彤彤亮堂堂,在北方还寒冷的天气里,小院也变得暖烘烘的。
  
  年火除了照明、取暖外,还寄托着山村人烧红岁月烧旺日子的愿望。所以家家户户都很重视,互相比谁家的年火堆得更高,烧得更旺。
  
  年节的一切,就从这堆年火开始了。奶奶在大妈、母亲陪伴下,家里家外一遍一遍叩拜各种各样的神祗,诸如家里的财神,院子里的天地、五谷神,一一挨着焚香,上贡品,磕头。一年里很难讲究穿戴的堂姐妹们,则就着年火的光亮收拾衣服头脸。我们小孩子家,好不容易才逮住这最放纵的一天,兴趣都在鞭炮里,左扔一个炮,叭的一声,右扔一个炮,叭的一声,唬得姐妹们一声声尖叫。
  
  当然不会光在自己院里闹腾,摸黑跑到邻家院里,看谁家还没起,便把年火给点着,逼他们起来。本家大嫂,孩子多,年三十深夜里还在缝缝补补,到我们起五更,人还没有躺下,年火却被我们点燃了。
  
  当各个院子年火都烧起来,村庄上空被映照得通红一片,既是祭拜神祗也是为图红火的鞭炮,此起彼伏地燃放起来,哇啦啦地吵成一片。我家每年都是一挂浏阳产的千字鞭,上边缀二十个雷炮,在年火红红的光亮里点燃了,辟啦啦啦、咣,辟啦啦啦、咣,燃放成一家人乐呵呵的笑脸。我和堂弟及循声而来的其他孩子,拼着命地抢落捻的雷炮,然后谁家放鞭挨住去抢。一个五更里,连大人给的炮仗,将口袋里装得鼓囊囊的,成为过年的最大一笔财富。以后的几天里,可以在同龄孩子面前鬼,可以慢慢消受那点燃了扔在空中呱的一声脆响。
  
  放了鞭炮,饺子就熟了,这时天刚灰蒙蒙亮。一家人围在年火四周,津津有味吃着一年难得一见的饺子,心里急切地盼望碗里有全家唯一的一个钱饺子。这是一个里边包着二分钱硬币的饺子,谁吃到,意味着谁一年里有福。我吃到过两年的钱饺子,心里当然兴奋异常,从嘴里吐出那枚硬币,跳着脚喊我吃到了,顿时招来一片羡慕或嫉妒的眼光。二堂姐从来没有吃到过钱饺子,老是嘟嘟哝哝。那年吃饺子时,远房本家的一个堂姐端着碗来串门,和二姐互相尝吃对方的饺子,那个堂姐竟然把二堂姐碗里的钱饺子给吃着了,把二姐气得差点晕过去,直用粉拳捶那位堂姐的背。
  
  起五更烧年火放鞭炮是过年的高潮,一天里上午挨住门给全村的长辈拜年磕头,下午和其他孩子凑一块疯耍。天黑的时候,感念着年已过完,心里竟有有说不出的惆怅。
  
  长大成人后我总是想,过年属于老百姓。皇亲贵胄、富豪财家天天都像过年,就无所谓过年不过年了。而老百姓辛辛苦苦受一年,好不容易才有这么一个皇年大节,可以消停消停,好吃点好喝点,岂能不当回事?于是烧香放鞭,燃烧年火,总希望求出好日子,燃烧出好年月。
  
  然而鞭炮年年放,神祗年年求,年火年年烧,好日子并没有随人所愿。不期土地下户仅仅一两年后,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便解决了。现在,村里人过大年,鞭炮仍在放,动辄就是万字鞭,不强的也放五千的。当然,神还在求,年火也在燃。只不过,现在村里人的胃口大了,求的是年年有哗啦啦的钞票赚到手里,生活更富有,活得更有现代味。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