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清明捧土

清明捧土

时间:2012-04-01 18:05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绿杨阴里点击: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清明,我们一行回乡祭奠祖辈。像故往一样,我双膝吻地,掬一捧新土,向爷祖坟茔撒落,土粒在掌里逗留,然后从掌缝指间滑落……瞬间,唤醒我久违的亲切,而后一天心里竟无法平静,思绪被拉向悠远……
  
  一
  想起那个优美的传说。
  一个叫女娲的女人,将黄土兑水和成一堆泥,揪一坨,手中慢揉轻搓又细捏,捏成一个泥娃娃,往地上一放,生生动动地活了。女娲又捏成第二个,第三个……
  这些都是自己的儿女呵。这样“生儿育女”真有些慢,女人又找来荆条,用荆条编成大绳,蘸上黄泥甩向空地。那甩出的泥点即刻变成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小人。
  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的族居。后来女娲又请命自为人间媒妁,为儿女们建立婚姻制度,把男人们和女人们结合起来,让他们自己去繁衍和养育后代。
  人类的种子从此绵延不绝。
  
  二
  历史深处。一干人风尘仆仆步履蹒跚,移动在田间土道。饥饿造成的劳顿与疲惫写在脸上。中间那个衣着华贵的人面色如土。见田间有农人劳作从人上前乞食。农人盛一碗泥土递过来。贵人怀怒欲发,有个从人忙走过来对他耳语几句,贵人终于改变态度,虔诚地接受了农人的赠与。
  衣着华贵的那个人,就是正在亡齐晋公子重耳,那个从人,叫赵衰。至今,他的低语还在我耳边响亮:“土,国之本也……”
  另一个宏大的场面在我面前幻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帝,领着他的子嗣家眷,文武百官,三千仪仗,对着社稷坛上的五色土,长揖着地,三拜九叩……
  
  三
  陶,彩陶,印纹陶,彩绘陶,彩釉陶,精陶,唐三彩、元青花……一串从远古的泥土里走过来,古色古香的名字,抖落岁月的尘埃,将一段段历史的奢华,粲然绽放在世人面前。
  是先有了陶,然后才有了瓷,再然后英文里有了一个叫“china”的响亮的词语。汉语里有了一个叫“陶冶”的美妙的词语。
  今天,陶艺正作为一个独具品格的艺术门类而存在,冲破民族的疆界,带着现代艺术的曙光,在世界范围内铺展开来。
  回味起揉抚泥巴“造”世界的童年。泥团如面团,在掌肚间肌肤般柔软滑腻,且又筋感十足。手起腕落处,马牛羊、亭台榭、枪炮车……无所不有。
  如醉如痴,乐此不疲。
  
  四
  今天与昨天更迭。现实与历史重合。
  火光。哭号。叠尸。废墟。
  是土之贼把地球抢劫成悲惨的样子。
  
  五
  作为世袭的土著,我见证着一个部落关于泥土观念的变迁。
  在家种地的老叔:老刘,你看你垒的田埂,歪得多有水平,尽朝别人家地里歪!给我修直了,不然,甭怪我不客气!
  外面经商的堂哥:爹,你为一个田埂跟人家争来吵去,憋得心口疼,值吗?种你那两亩地一年能收多少钱,撂了算了,我在外面一礼拜就挣回来了!
  都市打工的妹妹:给我找对象,家在农村,坚决不答应!
  指点江山的侄儿:占地三百亩算什么,我就是要办全市最大的厂!
  课堂上老师讲解:不想接你父亲的班,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汗滴摔八瓣,那只有好好学。学而优则仕,幸福生活来自白领和小资。
  
  六
  脑际萦回那漫山遍野高高低低数不清的馒头似的土冢荒坟,还有新新旧旧黑的灰的囫囵的残破的碑石,碑石上或清晰或模糊或黄或白或深或浅的文字。
  我没能找出有哪一座是从一百年前走到现在的,我也不能断定又有哪一座能从眼前走到百年以后的岁月中去。
  我想,更多的是,它们在历史的风尘中归于无形,归于泥土的大姿势。
  人,生于土,长于土,归于土,最终,湮灭于土。
  容不得谁去矫情。
  那些将名字留存并传扬在史册里的,才是泥土里生长的精魂!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绿杨阴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0-07-17 20:07 最后登录:2012-08-20 18:08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