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记忆中的崇文门

记忆中的崇文门

散文
时间:2013-06-06 20:33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刘德惠点击:
        

  崇文门做为地名至今仍在北京的版图之中。但对五十岁以下的北京人来说,历史没有留给他们与崇文门直接接触的机会。为了改善北京的交通状况修建地铁一号线,城楼在一九六五年被拆除了。
  崇文门是我记忆里最早的“公园”,在那留下了儿时的脚步和童年的快乐。
  解放后,我们家搬到崇内南城根甲一号居住。离崇文门近在咫尺。在有限的儿时记忆中,爬城墙、登门楼的情景虽不能说历历在目,但也是依稀可见。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城墙上留下不少豁口,一副败落的景象。那时侯,南城根周边没有什么可玩的地方,爬城墙也算是一大乐趣。城墙根下散落着不少青色的大块砖头,裸露的城墙体上杂草丛生。我们踩着砖头,踏着黄土向城墙的高处攀爬。往往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四下一看,不远的地方会有些“救命草木”。借助它们的“帮助”几经努力终于登上了城墙。城墙上最吸引人的是那些“酸枣”,稍微有点红色便被人摘走了。最不喜欢的便是城门楼。除了破旧的窗户什么都没有,还把东西两端的城墙隔开很远很远。
  据资料记载,崇文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1420年)。那时崇文门叫做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满清入关后,正蓝旗居崇文门内。在明、清和民国初期是北京的重要税关。
  为了庆祝建国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筑拔地而起。南城根被拆除了。我们搬到崇外的楼群里居住。那时的崇外不像现在这么繁华,许多事情都得进城办理。进出崇文门也就成了常事。进城的公共汽车走东边的城门洞,出城的则走西门洞。崇文门南面是一个类似环岛的地形,周边绿树成荫。地方虽然不大,但却很有人气。拉琴的唱戏的、玩耍的聊天的,热热闹闹。这种日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一场场革命运动彻底打破了。一次路过崇文门东南侧的路边,在原来吹拉弹唱的地方围了好多人,在围攻一个“资产阶级分子”。场面虽不激烈,但已能闻到一股“火药味”。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崇文门城楼已经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崇文门这个名片,依旧在现代轨道交通的巨大推动下,承担着城市前进的重担。沿着城墙墙址,地面上铺成宽阔清洁的马路,车辆川流不息;路旁高楼耸立,数万户人家居住其中。地下的环城二号地铁线,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每天吞吐着几十万人次。与七百年前的元大都时相比,那是天壤之别了。
  拆除了城门楼和大部分城墙,不知何故在崇文门东侧给后人留下了1.5公里长的明长城遗存。几经建设,今天的明长城遗址公园,保留了原有的200多棵古树和断壁残垣。漫步在城墙下,呼吸着远远而来的历史陈风,那种厚重和沧桑的感觉便会一次次打开历史的闸门。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