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插秧的日子

插秧的日子

散文
时间:2013-08-29 17:57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运河散人点击:
        

  大米,是水稻碾出来的米粒儿;种水稻不能往水里撒籽,全都要育苗移栽。移栽就是把幼苗从畦里栽到水田里。种水稻,插秧就是给稻苗移栽。这是中水天的第一道工序,任务大,时间紧,这是农家最忙最累的时候。我曾经干过插秧的农活。给我的印象颇深,用一句古诗概言之便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用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一句话就是:“大米好吃插秧累,粒粒米粒都珍贵。”
  别以为插秧这种农活,就是手拿一把稻秧往稻田的泥地里插。其实,插秧也是有技术标准的。第一要注意的,式样秒的行距和间距。其口诀就是“横四退六”:插秧时,每行六棵,间距四寸;退六寸再插下一行。直到让秧苗插满整个稻池为止。田里稻池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生产队长稻池的大小计算工分。没法用尺子丈量,就只是在田埂上步量。至今也弄不清队长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只看他走一遍,就能马上说出几亩几分,真是奇了?插满一个稻池,半就能给家里挣来七八个工分,我的心里自然是满得意,美滋滋的
  插秧是累活,也是美事。我凭着双手,把一片灰暗无色彩的泥水池,种出了一片绿色,看着那排列整齐的稻苗,像一群穿着绿裙子的小娃娃,向我点头微笑,我心里就是觉得很美。美还美在能多挣工分。要知道,在当时,工分就是农家的饭碗。粮食、蔬菜‘柴禾大多是按照工分多少来分配的。谁都不敢马虎。父亲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小子,别怕累,多干点儿,咱们这是在抢分,抢窝头吃。”我当时就点点头,心里明白父亲的意思。那时,生产队实行“铆子工”,干多干少一个样。社员只要出工就给工分。整劳力,每天十分,妇女8分,像我这样的半大小子,每天只记5分。至于到底干了多少活,没有人考虑。只有水稻插秧农活大忙时,才实行“按件计分”。就是干多少活,计多少分。此时不抢,更待何时?只要受得了累,一天能挣来十几分,是办得到的。刚刚十五岁的我,能顶上一个半劳力,心里涌动着一种满足感,可不是美事么?
  说是美事,实际上确实很累的活。每天早晨,光着脚板踏进水田,直到中午才从泥水里拔出脚来,蹲在田埂上,啃几口窝头,口渴了,到水渠边,用手捧几口渠水喝。吃完了,下水田里接着干。插秧,就必须弯着腰。两条胳膊紧忙活。半日下来,腰背仿佛断了一般,有时疼得龇牙咧嘴。特别是到了傍晚,插几垄,就得伸伸腰、喘口气,西里盼望着快点干完了,到田埂上坐坐,或者到村头大槐树下躺一会儿,打几个滚。觉得能休息一会儿,就是上了天堂,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可是,一看到手上的活,这个池子的稻秧还没插满,晚上就不能记上工分,就咬咬牙,狠狠心,接着干了。为了多挣分,也得必须坚持。今日想来,插秧的季节,好像经过一次炼狱般的惩罚,那滋味,至今难忘。
  腰酸背痛,还可以熬过去,中午毒热的太阳当头暴晒,有时我觉得头晕目眩,两眼直冒金星。那种酷热难耐的滋味实在让人备受煎熬。那天,父亲收工没有回家,原来他跑到五里外的一个供销社,给我卖力一顶草帽。父亲给我是说:“明儿个戴上,中午太晒。”我接过来,看他只买了一顶,就问:“您呢?”他笑笑说:“我没事,惯了,你还太嫩。”第二天,我戴上新草帽,好受多了。可父亲还在晒着,好多村民也在晒着。那是我就想:等我长大了,有钱了,给全生产队干活的人,没人买一顶草帽。头上的解决了,还得注意脚下。每天都要格外小心的,是防止水里虫子的叮咬。有一种仿佛蚯蚓一样大的水虫子。村里人都叫它“马鳖”,一不留神,就叮在腿上、脚上。吸人的血。好疼啊。有时,还从哪儿钻出一条蛇来。在我的腿边儿吐着舌芯子。这是好吓人啊。我就慌乱地边喊叫,边往外跑。几个乡亲跑来相救,胆子老大的张伯伯把蛇抓在了手里,顺口还唱了几声评戏:“你不该,窜到这里来捣乱,耽误干活毁了田;你要没毒锅里炖。你要有毒埋草滩。“他的声音浑厚高亢,引来一片笑声和掌声。张大伯,是下放干部,有文化,爱唱歌。好开玩笑。在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蛇肉也是可以吃美味。只能把它埋就土埂上当做肥料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在村里干了两年农活,两年的夏日都要插稻秧。久练久熟,熟能生巧。第二年,我的插秧速度和我父亲已经不相上下了。到了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工分不再用用了,父亲又让我回校读书了。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参加了工作,当上了中学教师。也曾干过不少农活,还指导过一群学生弟子们种水稻,亲手教他们插秧。每当休息时,我看学生们的脸上,显现出疲惫不堪的神色。我就讲起我童年时插秧的往事。他们听了精神立刻抖擞起来,干活也不再叫苦喊累了。是啊,他们只干几个小时,就累的吃不消了,我一连要干一个多月呀。何况农民吗要干几十年呢?
  回首我走过的岁月,改革开放以前,无论上学还是工作的时候,每年都要到农村,参加劳动,插秧、割麦子、挖沟、修堤。每一回的艰苦劳动都比不上我童年插秧时的艰辛。我也曾经遭遇裹不少病痛和不幸,我都平静地闯过来了。有人说,苦难也是难得到经历和财富。还有人说,苦难是一所大学。对这些说法,我深信不移。
  如今,社会进步了,在我们通州,插秧的劳动早已走进了历史。但是,有一个道理确是颠扑不破的,那就是,劳工神圣,劳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提升人的精神品位。我是弄闷得儿子,从小就亲近农民。至今我对农民也仍然有着深厚的情谊每当看到赵本山小品中丑化农民形象,我就想朝他啐一口唾沫。每每想到插秧时田间的情景,仿佛历历如在眼前。村民们面对困难时的淡定和从容,淳朴憨厚的性格,以及他们多年吃苦耐劳而又任劳任怨的态度,都令我的内心深深感动。我对他们的尊敬已经达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程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千多年前的一首《悯农》诗,写得多么深刻。只有亲自参加几年农村劳动的人,才会体会到,农民党辛勤与伟大。是他们的辛勤汗水,书写了,并继续书写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我还记得那位下放干部张伯伯最爱唱几句插秧歌:“手拿稻苗泥里插。过了六月就开花,扬花吐穗出大米,吃饱了我家为国家。。。。。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