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走路上下班

走路上下班

散文
时间:2014-01-24 11:19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药师点击:
        

  现在,开着私家车上下班,仿佛已经是很时髦的事了。走在大街上,公车、私车,大车、小车,令人眼花缭乱,双耳失聪,浊气强势入肺,神经紧张。每当此时,我就想,要是有一半的市民有私家车,恐怕只有大家都走路了,因为就是现在,拥堵也是家常便饭。
  
  我并非“仇车”,但对于车,我的确没有多大兴趣。
  
  出行时,若路程远,或事情急,或状态差,借助车,理所当然,也必须。但观当下,人们对车趋之若鹜,恐怕不单纯是出行所需,而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体现了。有房有车,仿佛就是成功人士的标签。
  
  对此,我不想过多的评说。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只是自己不喜欢而已,别人喜欢,不关我事。
  
  若有可能,我还是喜欢走路。
  
  对于走路,我有难以割舍的情结。作为60后,又出生在农村,走路,也是家常便饭。山上田里劳作,走亲访友,需要走路;上学赶场,闲暇溜达,也需走路。走路,是生活常态。
  
  读小学时,只需10多分钟就可以到校,上下学,蹦蹦跳跳的,很有乐趣。
  
  初中住校,星期五下午回家,星期六下午返校,往往需4个多小时,时常气喘吁吁的,但在一个星期里,精力旺盛,学习也感到轻松。
  
  读高中、大学时,离家远了,只有坐车。坐在车上,车内空气差,有浓浓的异味,致呼吸不顺畅,时常晕乎乎的,透过车窗看见走路的人,很羡慕。
  
  工作后,无论是当老师,还是坐办公室,离住地都很近,几分钟就到,所以20多年来,不用坐车。但距离太近,走路不过瘾。于是只要有机会,就会到郊区去,走走远路,看看风景。就是回老家,也会选择小时走惯的老路,心情特别好。前年春节,坐车到镇上后,又从老路回家。老路因久无人走,几乎被树木杂草封住。一家人翻山越岭,如脱鸟归林,心情舒畅,边说边笑。到了平地,见到村里一长辈,见我们走路下来,大为不解:现在村里的人赶场都坐车了,路都荒了,你们怎么还走路?
  
  我只好乐呵呵地说:就是想走走看看。
  
  在一些村里人看来,在外面工作了几十年,回家,老是乘坐“11号”,很没有面子。他们眼里,有些以前远不如我的人,也是自己驾着车或是别人开着车送回家的,看上去能光宗耀祖,很风光。像我这样的,肯定是混不走,没有搞住什么事。有人就问:你的车呢?
  
  我灵活地抖抖腿,笑着说:在这里。
  
  我的想法是,这种事,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是怎样就是怎样,没有必要按别人的看法来活,打肿脸充胖子,追求表面的荣光。对我来说,要弄辆车到老家炫耀一下,也并不是什么难事。我不喜欢。
  
  我依然如故,心安理得。
  
  我终于又有了走路过瘾的机会了。
  
  我搬到曲水荷潭居住,实在是打破了我的原计划的。按原来打算,要等我退休后,才迁到这里来居住养老。可人生总是充满变数。2013年8月初,女儿的中考结果出来后,才临时决定提前入住。女儿考起的高中,离新居最近的只有两站多的路程。若到其它学校就读,就得住校或远距离坐车。女儿内向,让她住校或远距离坐车,有些不放心,怕她吃苦。再说,人生几十年,成不成器,实际上与吃苦多少似乎关系并不大。有人吃尽了苦头,不过如此;而有人基本不吃苦,还能如此。所以,能不吃苦尽量不吃,顺其自然,方为第一选择。于是,与妻子不谋而合,还是别住校或到远的学校去,就在新居附近的学校去读,我们提前搬家。
  
  由于女儿要从8月15号就开始搞军训,于是事不宜迟,说动就动,让女儿先住进去,不影响她的军训和开学学习,我们于9月11日才搬家,然后再对旧居进行维护,看上去比较爽目了,就于9月的最后一天发布出租信息,国庆节就达成了意向,10月2号签订了租赁协议,月租1000元,我先收了半年租金,就交了房子的钥匙。
  
  住进新居后,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新居离办公室,要经过10个站牌,要经过沈阳路、长春路、人民路、南京路,再到大连路。
  
  其实,决定搬家时,我心中已经有所盘算。我只需对我现在的生活状态略作调整就行了。就是把早上的小跑变成走路,再把晚饭后的步行改在晚饭前进行。经过几天的测量,从新居家门口到单位食堂,早晨步行,只需1个小时;中午就在办公室休息;下午从办公室到新居家门口,由于此时路上行人较多,慢一些,需要1小时零5分左右。步行上下班,共需2个小时零5分左右。算起来,和我原来每天的运动时间和量都差不多。真是巧合。唯一不同的是,中午不能回家休息。
  
  妻子知道我走路后,先是反对,要求坐车。但我坐了几次,尤其是在出行高峰时段,拥堵得利害,算起来,拥堵加等车,有时,坐车与走路,花费的时间差不多。当然,大多数时间还是比走路省时得多。
  
  还是走路吧,于是坚持到了现在。妻子也不再反对,因脚长在我的身上,反对无效。
  
  领导知道我走路上下班后,大吃一惊:走那么远?
  
  同事知道我这件事后,也不解:啷个不坐车?
  
  我只好问:你们看我的气色如何?
  
  仔细看看后,仿佛有所悟。
  
  我大哥给我打电话,知道我走那么远的路上下班后,也感叹:照顾到了孩子,只是辛苦你了。
  
  当时我正在南京路上快活地疾行,头脑里就突然冒出一句话: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好像出自《士兵小唱》,没有深入考证,对我却有格外的激励效果,步伐更加有力。
  
  说实话,刚开始的几天,还是有些累的。但久久为功,到现在,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几乎没有什么感觉就到了,很好的。即使应酬喝高了,也没有什么的,飘飘忽忽的就到了,而且酒还醒得快。
  
  我在多个小区见到这样的大幅标语: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我想,我不奢望能健康一辈子,但在工作日里,“日行一万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除白发增多外,我身体越来越好,在很多人都患流行性感冒的时候,我却没有事,吃得香,睡得好,工作得心应手,感觉精力不错。
  
  根据有些专家的看法,步行上下班有6大益处:增强心肺功能;保持良好体型;解忧排压;防治颈椎疾病;提高睡眠质量;预防骨质疏松。
  
  从我的亲身实践来看,此论应该不虚。上班途中,空气清新,越走越有劲,能精力充沛地投入一天的工作,提高效率;在一天的紧张工作后,步行半个小时左右,就已经感觉神清气爽,疲劳得以恢复了。而且,我认为走路上下班还能保持头脑清醒,边走边理清一些杂乱的思绪,提高思维能力和生命质量。
  
  我观察,现在的城里人,很多“四体不勤”,由此生出了一些“富贵病”。而生命在于运动,得这种病,动得少,养尊处优,是主要原因。我认识一位老哥,行伍出身,喜欢通宵达旦的上网,平时工作,也是坐的时候多。多年不见后,有次在小区散步,遇到他,感觉有些异样。寒暄后,他含糊不清地道出实情:我已经差点熄火了。
  
  原来,他已身患多种疾病,有一次突然晕倒,差点没有起得来。现在,他遵医嘱,每天早中晚三次分别快步走40分钟以上,吃饭减半,进行康复训练。仔细观察,才发现他的脖子不能灵活转动,你在后面喊他,他需整个身体转过来,才能面对你。他告诉我,还是要在平时多动,不然,像他现在一样“补课”,就已经晚了。我看着还不到60岁的老哥,不禁好一番唏嘘感叹。
  
  好的生活条件,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但好的生活条件,也有可能是身体健康的杀手。
  
  想起城里人,有时也是比较可怜的。生活在嘈杂里,生活在被污染的空气里。路边、公园、小区,只要有小块空地,就会有成群结队的人在跳舞、舞剑或做其它,这些,主要是以中老年人为主,其实,与那位老哥一样,都是在“补课”,有人戏称是在“扳命”。
  
  与其“补课”或“扳命”,还不如笨鸟先飞,从现在起,就注重平时多动四肢,尽量让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比如可以尽量多走路。表面看方法很原始,很土冒,很不上档次,也比较辛苦,但个中的乐趣与所得,却是很大的。
  
  现在,单位有几位同事已经向我学习,尽量不坐车,走路上下班了。但我的初衷并不是要带动别人,而是我喜欢。
  
  不过,走路上下班也要注意安全,尽量穿平底鞋,防车、防人、防雨、防跌倒等。要根据天气情况及路况,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主要是针对“坐班族”,若本来一天都在动,还要走那么远的路,恐怕就会适得其反了。断不可盲目效仿的。
  
  走过旦,走过夕;走过风,走过雨;走过秋,也走过冬;戴过晨月,也逐过夕阳。简单的,有时反而是最好的。没有必要非得去挤公交车,也没有必要非得买私家车,更没有必要去贪坐“公车”,在上下班的高峰期。还是尽量把公路资源,让给更需要的人们吧,自己走路,这样除了可以健身外,还可以节约车费呢,一举而几得,何乐而不为呢?再说,实在不想走时,一闪就可以上车,也很方便,并且还没有谁会问你的责。
  
  可走可坐,灵活掌握,生命之独妙,尽在其中。
  
  走路上下班,我还会坚持。
  
  除非不得已。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50%
待提高
(1)
5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