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一个微不足道的春联传播者

一个微不足道的春联传播者

散文
时间:2014-02-04 18:35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杨远煌点击:
        

  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过了四十八个春秋,年味并不是很多年一成不变,尤其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个时代,现代年味对传统年味的冲击,使传统的年味逐渐的淡化,不过,我觉得年味值得说一说写一写的事情很多。也许,这变迁的年味正值得用笔记下来的。但是,对我来说,全写下来完全不可能,我只想写一点,我在这年味之中,既是亲历者,又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我就只写春联和我吧。
  
  我小的时候,年味和现在还是有区别的。那时候的物质水平是没法和现在比的。我们盼望过年主要可以打打牙祭,吃点晕菜,走走亲戚,穿一两件新衣服,可以自由的玩耍,不作任何家务小事。可是有一点很不舒服,那就是要做完寒假作业。我们总想玩的,哪顾得上做寒假作业。暑假作业我都是不折不扣的完成,并且质量非常高。寒假作业总是打折扣的。这样少不了挨老师的批评。每一年春节,除了玩,走亲戚,还有一点,不管到哪里,我都爱看人家大门上贴的春联,春联的内容对我的吸引力不大,主要是那字。我小的时候不懂书法这个概念,也没有听说书法这个概念,只知道毛笔字,并且,只局限于春联上的毛笔字,难得一见。我看熟了我们村的几个老师的春联,在外村见到别的春联,我都在心里记着那个字体,我还暗自在心里比较着我见到的所有春联字体,除了欣赏还能分出几分区别。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或者能认出那时熟悉的春联字体。那些字与现在所说的书法在档次上还是有差距的,那年代的农村的茅草房不稀奇,我们家七十年代中期才做了一间土坯和砖头兼有的房子,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才起了一间正规的砖瓦房子。不管房子怎样,我们家和别的家庭一样,每年春节我们家的大门上都贴上春联。我十几岁开始贴春联,自我能够第一次贴春联,每年的春节,父亲都把贴春联的任务交给我,我都认认真真完成父亲交给我的贴春联的任务。我们有了小家庭,我们的小家庭后来从乡村搬到了集镇的街道的单位,我们家每年都按照惯例贴春联。我们家一直继承者春节贴春联的传统。
  
  我开始写春联是一九八四年的春节。那是我高中毕业回家种地的第一个春节。我写了这样的一副春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年年尾明年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这幅春联是我从一本书上面见到的,我当时就记在了心里。我自己想了一个横披:日日皆春色后来,我每一年都自己给自己家里写春联。我小的时候,我们农村的那个传统虽然比之历史上有所淡化,但是,还是慢慢沿袭着这样的一个传统,每一个姓氏,或者每一个湾,或者十几户,或者几十户人家都有一个春联写手,这个春联写手多数是农村小学的教师。每一个村【大队】都有一所小学,每一所小学有好几名民办教师,春联写手基本上是从他们之中产生的。他们都是义务替农家写春联。有的农家得了春联,给义务春联写手一点物质的回报,主要是农家的土特产,如送点糍粑,麻糖叶子,或者一包臭香烟,等等。那些义务写春联的民办老师或者其他的人,按现在的话说,叫做文化自愿者。春联在民间传承上千年,义务写春联者功不可没,没有他们的奉献,春联能不能在民间传承下来还真不好说。
  
  春联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传播的形式悄悄的发生变化,一个是商业化,集镇的街道有人专门写春联卖;还一个是书店里和个体小店有了印刷体对联卖了。这样的两个新生事物对传统的农村春联写手带来了冲击,民间对传统的写手的依赖越来越小,到了现在,农村的传统写手寥若星辰。其实,现在农村传统的春联写手少之又少了,一个镇的几十个村即使有那么一两个,他们也停笔了,或者家里连毛笔都没有了。
  
  我开始写春联卖是九十年代初。我刚成家的一两年住在农村的老家。老家的家门户族听说我在家里写春联卖,他们纷纷到我家里来买春联。我搬到集镇的街道后,于一九九五年开始在街道写春联卖。我写的春联销量不大与我刚在街道写春联卖,人们对我的人和字都不熟悉。大概是一九九六年的腊月,我到县市去卖春联。县市城的人对我更加不熟,我是想去见识见识那里的对联市场。
  
  平时的工余,我一边练字,一边写一些春联,将写好的春联保管好,不让纸质褪色,我是担心现场要写对联的太多,担心忙不过来。具体的是一九九七还是一九九六我记的不的确,我记得的确的是那一年的腊月没有三十,只有二十九,也就是腊月二十九日就是除夕了。我于腊月二十五日乘客车到县市城。我有两位姨夫在县城里。我在三姨夫家过夜,东西放到三姨夫家。出门前,妻子和我商量好,如果实在是太忙,腊月二十九就在县市城的三姨夫家吃团年饭。我选择了一个大市场的那座桥边作为卖对联的地方。那座桥是东西方向的,城区在东边,城区到大市场买年货的居民都得通过这座桥,这座桥象一个咽喉,人流量特大。我在桥墩上扯起绳子,绳子上穿上夹子,夹子夹住春联,展示给过往客人看。腊月二十五,天气下着小雪。腊月二十六,小雪是停了,天空刮着风,二十六刮北风,二十七刮着南风,二十八又刮北风,二十九刮着南风。我是两边换起来吹。五姨妹见我吹得冷,去替我买了一件大袄子。我事先准备的几十副春联很快卖完,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主要是现场写春联。二十八早晨起床,我便骑着三姨夫借给我的三轮车,从三姨夫家骑到我卖春联的地方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我早晨只吃了两个馒头,我的五姨夫还帮了我两个小时的忙,直到晚上才吃晚饭,一天到晚都饿着肚子。腊月二十九日,我早上又只吃了两个馒头。我写到了下午两点,我以为和妻子商量好了的,可以不回家团年,可是妻子打通了三姨夫家的电话,那时候我们都没有手机,三姨夫早晨帮了我一阵了,他家里有事忙他的去了,他们一家人正准备我在他们家吃团年饭。三姨夫在忙中来到我写春联的现场,传达我的妻子要我回家团年的话。街道的人也越来越少,还有两个客户等在那里要我写春联。我很不忍心的推掉了,因为我担心妻子的心切。我收起我的笔墨纸砚,三姨夫用他的自行车将我送到车站,车站空荡荡的了,街道上一个人影都不见了。三姨夫和我商量,只能骑自行车回家。三姨夫说他的自行车没有五姨夫家的自行车好骑,三姨夫又把我送到五姨夫家。五姨夫说他家的自行车是一辆赛车,他给自行车调好了档。我骑着五姨夫家的自行车,一个人行驶在没有了他人的大路上。可能是肚子饿,也可能大路的空荡给了我孤寂感,也可能是我回家的心切,我感到浑身没有力气,感到我和那辆自行车像极了蜗牛,慢慢吞吞的。从县市城到我们家有三十五公里路。我骑了二十公里路,自行车的胎没有气了,车胎被一块玻璃渣给扎穿了。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钟。我推着自行车走着,虽然经过了小店,可以买点东西吃,虽然我也饥肠辘辘,但是,我感到根本没有心事吃,我见到人家都在家里团聚,我更急,我急的是妻子和孩子在家里等着回家团年。我的精力好像耗尽了,走一段路歇一会。我得步行十多公里路。要是在平时走这么十公里路算不得什么,只是那天我太饿,太累,太疲乏,走不动。我走到了本镇的某村。我的一位干兽医工作的同事从一件路边一座房子里出来,正好与我相遇,我求他:我骑的自行车放到他家里,用他的自行车把我送到家,我离家还有三公里路。同事答应了我的要求,把我送回了家。妻子和孩子坐在房里的沙发上,还等着我团年,我的心都寒了。饭菜放到锅里冷了,妻子又热饭菜,我们九点钟才吃团年饭。
  
  到县市城卖春联得到了收入,还意外的有了这样的几点收获。我在那里见到了我的妻子娘家的一位熟人,我在妻子的娘家经常见到过他,那人那时快五十岁,我还几次和他打过招呼。他坐在桥北的栏杆上,我估计他在等车回家。他的眼神总是朝着桥南的我的方向。我以为他看着我,他坐在那里大约半个小时后还没有离开。我以为他早已认出了我,我若不打声招呼怕他说我怠慢了他。我乘着一个小空隙,放下手里的活,我走到他跟前和他打招呼,我问他在那是不是等车回家。他说是的。他第一眼并没有认出我,我介绍了自己,并说我在那边卖春联,没有想到他当着我的面说出了这样的话:你的日子还过得去,怎么在这里卖春联?我觉得自己很没趣,我好心好意,得到他这样的答复。我以为是凭自己的努力在挣钱。其实,他也只是一位极其普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怎么就不看好我卖春联呢?!
  
  我事先准备的春联中,我照着书写了这样的一个横披:红心向党。不管是什么样的横披都卖出去了,就是这样的一个横披卖不出去。买春联的人都把我事先准备的对联一看,说,换一个横披吧。一个是换,两个是换,三个还是换。其实,换一个横披很简单。我给人家换了。我想到了人们对党是不是有看法了。最后一个直接的说,现在的党当时个什么东西啊。我听了这话才不再出售这个横披,那个横披我带回了家。那还只是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时间过去十六七年了,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可想而知不言而喻了。
  
  大市场的一位老板在二十八这一天要我尽快的给他写一副挽联。我们这里的乡俗是,家里那一年有老人去世得贴黄色纸的挽年,也称孝联。他说,他们家要吃团年饭了。他还说,象他们这样家里当年有老人去世得那一年,提前一天团年。我在县市城卖春联之前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乡俗,我从那次起便记下了这样的乡俗。
  
  
  以后的几年,每年年尾的工作很忙,我写的春联只能自产自销,极少数的义务为本单位的同事家义务写春联。我下岗自谋职业,我在本集镇开了一家卖饲料的门店,我又开始卖春联。民间贴春联的已经不是太多,当然是在我们这样的乡镇,别的地方不知道情况怎样。在我们民间,家里办事的,如男婚女嫁的,老人去世的,新生儿满月的,周岁的,五岁的,十岁的,做了新房子入宅的,买了房子乔迁新居的,老人做寿的等,贴对子的百分之百了,而春联渐渐被人们忽略。这样下去,春联还能够传承多少年真的不好说。去年的腊月,我从十四一直卖手写对联到三十,算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但是,春联的比例并不是太多,很大一部分是其它的事。现在,春节期间成为人们办事的高峰,因为,外出打工的人太多,只有这样的一个期间,人们可以有时间去到一起团聚。有人说,爱看我写的字,春联到处有卖的。我手写的春联比印刷体春联卖价要高。我们的手写体春联如何与印刷体春联竞争,留下这样的一个传统,值得去研究研究。有人组织书法家到民间送春联,这样的形式好是好,让人们在传承春联这种形式的过程中得到书法美的享受,对普及书法有一点点好作用。不过,如果不收钱,免费的送吧,担心人们对免费春联有一定的依赖性,对春联的传承是利弊兼而有之,因为春联商品化已经不是一年两年,可以说,已经走过了一个时代。书法家送春联到家又不能长期坚持下去,一日曝十日寒的。我倒觉得书法家可以廉价卖手写春联为好。有人说,我平时练字就是为了写对子卖,是啊,我练字不仅是写对联卖,还为了自己的爱好,我爱好书法。书法我会一直的练下去。只要春联有市场,我就一直写下去。
  
  2014年2月4日星期二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4)
80%
待提高
(1)
2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