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在潮汕长大的童年生活

在潮汕长大的童年生活

散文
时间:2014-08-08 19:56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岩穗点击:
        

  你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汕头市潮阳区的一个小镇。忆起童年,在商圈长大的自己,世界于我就是一个大大的卖场。但填满记忆缝隙的,都是那么美好而难忘的情节。
  老市场未竟的美食记忆
  那时还是老市场,每天习惯性地看着早上人来人往的赶集场景。然后一晃整个市场又渐入萧条,再经历一个困顿的中午,小孩子突然的啼哭声又打破这片沉寂。人群又开始渐渐热闹起来。这次的人群闲逛的偏多,纯当消遣的时光,买买干粮,试试衣服,买些日用品。那时的小镇市场是没有大城市里麦当劳或肯德基这种可以歇脚的地方,但有一家卖牛肉粿条的,特别原汁原味,经常排长龙等候的人不少。每次经过那家牛肉粿的店面,扑鼻尽是飘香的牛肉汤味,一个字——正。因为母亲不喜欢也不能吃牛肉,我们没有常吃,所以那家正宗的牛肉粿条小档口就成了我儿时记忆里一家高档的“饭馆”。
  那时对面家的铺子是一家干果店,每天看着对面那各式各样的干果,我总是眨巴眨巴地偷偷观望着。虽然没有流口水,但还是偶尔会梦想着,哪天我买下这整家干果店,里面的东西我就可以任吃了。但那终究是小时候的梦想。到后来离开那个地方,干果店的梦想也随着忘却。
  那时很流行喝新奇士和雪碧,有次过节,母亲让哥哥去隔壁街买两罐汽水,哥哥踩着小型单车搭着我去买汽水。买到汽水后,由于那小型单车是没有篮子的,所以只能由我拿在手上。于是我一手拿一瓶汽水,坐在后座位上,一路哼着小曲心情格外雅致。半路一个拐弯,我重心稳不住,然后不小心把汽水甩开了。只听啪一声,汽水像小型喷泉一样从小孔直喷出来。然后我就在那里呆呆地看着属于自己的汽水“泡汤”。那时终于明白了有一种感觉叫可惜了。
  那时的夏天,总有一个阿伯拉着一个板车在市场里叫卖,板车上有两个木桶,分别贴着褶皱的白纸,上面写着歪斜的字。那时我还不识字,只知道木桶里是入口即化、比果冻还让人乐滋滋的美食。后来听阿伯叫卖的声音久了,我知道了那是传说中的“豆花和草果”(“草果”是潮汕方言的词汇,书面化应该叫“凉粉”)。接下来的日子听到“豆花、草果”的声音就两眼冒花,循声望去。阿伯用一个稍平的大铁勺,轻轻掠起一层豆花或草果放进碗里,重复几次,再撒上白糖。偶尔母亲会给我们三个小孩每人买一碗,小碗5毛钱,大碗1元钱。也许,最初的味道比较难忘。那种特有的微甜软绵的味道,是我以后走遍其他地方的甜品店也无法尝到的。
  新市场意犹未尽的玩乐
  后来老市场因为别的原因被改造了,然后我们就搬迁到了新市场。这里的地方也比较宽敞。老邻居换成了新邻居,新邻居久了也变成了老邻居。新市场与老市场的区别就在于少了早上的热闹的赶集场景。这里都是卖服装、鞋子那些,没有牛肉粿条的档口,也没有那些肉食店。日子似乎也清闲些。我记得对面家的小男孩,跟我同个班级,但经常不记得作业,每次都要来问我作业写什么。后来我不肯告诉人家,小男孩的妈妈就带着他来找我问作业,我就只能告诉他。我不记得他后来是否还有再来问我作业,但现在想起来,学生的心思还真有趣。
  新市场的马路已是水泥地,邻里几个小孩约着在小路的一边画起圈圈跳格子,或是在那里玩红灯停路灯行的游戏。一到吃饭时间,大人就开始呼唤自己小孩的名字,即使小孩们都意犹未尽,但也还是要乖乖回去吃饭。那时小男孩们还喜欢玩弹珠、扑克那些游戏。有时为了一颗弹珠或少了一张扑克争执得热火朝天,但即使争得面红耳赤,第二天就又称兄道弟了。这也是小孩子纯真的友情,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但过后依旧还是会晴天万里的。
  后来有些家庭的小孩用上了俄罗斯方块的掌中游戏机,大家开始比拼谁能过关斩将到最后一关。那时家里也买了一台俄罗斯方块掌中游戏机,我也超喜欢玩,经常跟哥哥姐姐比赛谁的等级高。某天那部掌中游戏机好像被人顺手拿走了,然后我们的俄罗斯方块时代就随之告了一段落。再到后来,又有了小霸王游戏机,于是兴起了玛利亚、魂斗罗等一系列游戏。记得当时母亲买小霸王游戏机给我们的初衷是学打字,但我们的目的却仅仅是游戏。因为只有两个遥控器,每次只能两个人玩,于是我们兄妹仨就开始按输赢轮流玩。哥哥每次总能赢,所以只能是我和姐姐轮流玩。当然这也仅仅是暑假的时光,一开学,小霸王游戏机就安安静静地被锁在柜子里,即使我们很想念它,但它还是免不了尘封的命运。
  一到元宵,几个小孩就会提着精致的灯笼约着去赏月色。记得最原始的灯笼是纸质的折叠灯笼,摊开拉直就可以用了。那时的我还比较矮,有次元宵节,提着一个大大的纸灯笼不亦乐乎。地上有一滩水,我没发现,灯笼提得也不高,不小心碰上那水,然后整个灯笼就烧了。现在想想,具体燃烧的原因我也还是不明白。但只记得,那时伤心的理由是灯笼没了。因为在小孩的眼里,五毛钱的纸灯笼也是很贵重的物品。后来,渐渐流行起塑料灯笼,只要装上电池,打开开关,灯就会自动闪闪并且响起悠扬的音乐。我也赶潮拿着塑料灯笼,脑海里那个烧成灰烬的纸灯笼影子逃之夭夭。在孩子的世界里,一个会放音乐的机器就算是神器了。我们会晃着那塑料灯笼出门,然后跟小伙伴们互说着这是哪种动物哪首音乐,过完快乐的元宵就开始新的学期。
  大人们未歇的“交响乐”
  大人们都喜欢串门,泡一壶地道的功夫茶,然后品着过日子。日子就是如此悠哉、不亦乐乎。他们会说很多话题。比如隔壁村的谁考上了某所重点学校,某个地方的经济发达些,奇离古怪的事无所不有。当然,这里面的大人,说的也是市场里的大人。毕竟都是以经商为生计,日子还算是比较自由的。偶尔还有人会开音响,然后在自家唱起了卡拉OK。那个年代的小镇还没有ktv,但家庭式的卡拉OK似乎也容纳了无限欢乐的气氛。我记得那时卓依婷的歌曲很流行,还有一些潮语歌,如杜十娘、苦恋。
  那时大人还没有电脑、手机这些玩意,有传呼机就算相当不错了。具体传呼机是怎么用的,我也不大记得清了。印象中,似乎是打电话留言然后就能在传呼机上转成信息的。虽没手机高级,但在那个年代,传呼机已是炙手可热的电子产品。毕竟除了电话,它是唯一的通讯工具了。于是在大街上听到bbb的声音,也是一件常事。后来街市上又开始流行起一种手提电话,叫大哥大。那种大哥大拿在手上可谓相当的霸气。但还没流行多久,就又有了手机的出现,换种活法,手机也是大哥大的一个进化缩小版。后来,电脑也逐渐普及每个家庭,大街上响起了“江南style”的摇滚手机铃声,叮叮的QQ回复声也成为常听铃声了。
  市场也是个大家庭。由于家户的门店都开着,所以基本没什么隐私。某户人家夫妻争吵了,如果吵得特别厉害,邻里就会过来劝告彼此和气。某家小孩因为太调皮,又被训斥得大哭,邻里就会过来安慰小孩以后要听话。某家主人由于店里人手突然不足就叫邻里帮忙看着店面。开饭时间,邻里有时会闻香互取炒菜做饭经验。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生计奔波,即使每天都在重复一样的生活,为着柴米油盐酱醋拉开嗓子跟顾客推销商品,但大家都是激进的。因为他们都相信,爱拼才会赢。
  

                         (散文编辑:淡然)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