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大鼓书

大鼓书

散文
时间:2015-01-24 23:14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若榆点击:
        
       一个夏季的午夜,我睡在院子里的凉床上,忽然醒来,猛然间觉得不太一样。
  夜静的可怕,平素里熟悉的泡桐树在夜的熏染下一根根树干仿佛挥舞着一面面黑的旗,在微凉的夜风中不时地抖动,似乎是张牙舞爪的妖怪。
  咚,咚,咚咚锵,不时地传来一声一声或缓或急的敲打声,渺远而又切近。我的心一阵阵抽紧,难道是有坏人在敲别人家的门?
  那时,我大约五六岁的样子。乡村的夏季晚饭总是吃的很迟,因为大人们要趁着晚凉多做一会农活。我吃着吃着晚饭就趴在饭桌上睡着了。也许是父亲,也许是母亲就顺手把我放在饭桌边的凉床上。此刻,除了这黑的夜,我的家人呢?
  我开始哭泣母亲从房间里出来,把我抱进屋。我告诉母亲:你听,有坏人在敲门。母亲笑着告诉我:那是说大鼓的鼓声。你爸爸去听了,还没回来。
  那说书敲大鼓的其实是我的干老爷,也就是我父亲的干爷。他是一个瘦高瘦高的老头,形容清矍,不爱讲话。听我祖母讲,年轻时祖父和干老爷一起做活,两人关系非常好,就让我父亲认了干爷。我们也就跟着喊干老爷了。
  干老爷年轻时靠着四处走街串巷说大鼓混口饭吃。然而,那时的人们自己的肚皮都没法填饱,又能有多少闲粮给一个说书的呢!不过是没饿死罢了。干老爷不得不回到家种地,娶妻生子。从此他那一肚子故事就烂在肚子里了。
  他偶尔会在家里喝两口小酒,忍不住时会哼上一段。我干奶奶就会骂他:不入流的东西!干老爷并不生气,只管唱自己的。
  可是,这种大鼓书要唱的好,必须有观众看,有观众的欢笑和叫好,才会出来气氛,才会让说书者进入兴奋状态,才会如进入战场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一般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才会快如急雨,慢若绣花。疾处如丛林,密不透风;宽处如跑马,信马由缰。那时,说书人对故事的自我创造,增减就通过他当时的状态倾情演绎出来。干老爷没有观众,没有叫好声,只有责骂声,他唱不出他年轻时的韵味来,只唱着唱着,就唱成了老泪纵横了。
  我小时候人们已经可以吃饱饭了。大伙有饭吃,就会在吃饱闲着时想起来听一段。那时全村只有两家有电视,收音机也不是家家都有。可以让人们娱乐的只有偶尔下乡的地方戏班子,平时就没什么可以滋润疲惫身心的精神食粮了。这时,就有人鼓动干老爷出来唱。干老爷很动心,干奶奶却阻拦着不让他出来唱原因很简单:说大鼓的,让人看不起。干老爷几经斗争,和自己斗,和老婆子斗,终于决定出山,就在家门口的空地上开唱。干奶奶也没办法,只好随他了。
  于是,乡人们晚饭后,就带着一个小板凳,端一杯白开水,拿着个蒲扇就来了。男人们抽着烟,女人们怀里抱着小孩子,旁边坐着大一点的,围成一个月牙,神情专注投入地听着流传一代又一代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罗元扫北》。有的曲目在别的地方或者时间已听了多次,然而每次听时,他们仍会怀着期待,故事总有变化,总有新的内容,也总会以不同的方式演绎。干老爷嗓音略微沙哑,一开口就透着沧桑,那沧桑里把穆桂英、罗元都从历史的长河里带到了眼前。鼓声顺时一敲,透着从容不迫。梨花简叮叮作响,引出无数英豪。说唱那女子美,必定是杏核眼、弯月眉,长得必然是赛金花。说那儿郎帅,定然是白袍白马,一柄尖枪,长相必然是赛罗成。双方若交起战来,能打上半袋烟的功夫。就听鼓声咚咚,简声激越,苍凉沙哑的老生变得铿锵作响,尾音仍旧迂回上扬。激战过后,鼓声偶尔咚的一声,众人也渐渐舒缓情绪。
  中间歇场时,会有男人递烟。干老爷平素是抽旱烟的。此时他接过一根烟,与人碰了火,慢慢吸着,一根烟吸完,下半场又开始了,鼓声接着响起,不急不缓。这样的夜晚大鼓是不收钱,也不收东西的。乡亲们能表达的尊重与不愿白听就是他们都抽的一根劣质的纸烟。
  后来看到《老残游记》,知道干老爷唱的其实是梨花大鼓。梨花大鼓可以一人唱,也可以两人唱,这样就可以拉弦子。干老爷偶尔会只拉弦子伴唱,不像大鼓有气势,并且那弦子声响起,听起来甚至显出声声悲凉,哪怕是唱哪家富人家的贵小姐跟一个穷书生去私奔也能唱出苍凉的味道。不知道给白妞高亢亮丽的唱腔来唱会是什么样的风情。
  我们那还有一个老头也会说大鼓书。他不知是从何处流浪到我们村,就不走了。村里收留了他,给他在村子西南角的大坑边上盖了两间房,他就住下了。老头姓蒋,干瘦枯瘪,褐色面皮,像从坟堆里爬出来的,一口假牙,似乎还镶着银。
  这样一个老头儿还要讨媳妇。村西头有一个货郎鼓姓吴的老头最喜欢说媒,不知怎么要给这蒋老头也说个媳妇。对于说媳妇,蒋老头是很上心,很欢喜的。他来回快步出入着他那两间小屋和边上的茅草覆盖的厨房,请了人帮忙做饭,弓着的腰都直起了不少,干枯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要说给他做媳妇的中年女人蹲在屋外的高沿上,和人叙着话,一脸轻松,很肉头的样子,不像是做农活的。我们小孩子围在边上看,连我们都看出这男女的差异太大,心里想:这女的怎么这样傻,会看上这个丑老头!那女的当然没看上蒋老头,不过是一个职业骗子,和媒人一起各司其职,专门出来混吃混喝的。蒋老头没几个钱,搭了顿饭菜,给那女人买了几件衣服。只是没说成媳妇,把蒋老头闪的不轻,明明都答应了,人走了,就再也没见过。其实,想想,那时老头也许五十岁还不到。
  媳妇没讨上,日子还得过。蒋老头晚上吃过饭也会在自家门口开唱。他是个烟鬼子,中间歇场的次数多。一歇下来,就会大口吸着别人递过来的纸烟,吸烟声嘶嘶作响。吸完后,别的人又会递过来烟。他会连吸几根才唱。他抽烟时,坐我边上的不知哪个姐姐偷偷告诉我:这么快吸烟不好,会吸死人的。我会诧异的瞪着蒋老头,心想:他每天晚上唱就为了多吸几根烟?蒋老头唱的什么内容,我倒真的不记得了。
  干老爷年岁已高,虽然身体还算健朗,也早就不唱。蒋老头也不知何时死掉的。那些咚锵之声是听不到了。新的娱乐方式早就涌现,占领了家家户户的休息时间。村子里人气不再如旧,年轻人纷纷离开,留守的人中还有谁记得那些围坐听说古的夜晚?
  我从网上搜了一些梨花大鼓的片段,把音量调好,鼓声伴着梨花简声响起,一个苍凉的老生响起,有种时光回流的错觉。
  我靠在露台的门栏上静听,猛然间领略到这些老旧东西的魅力了,而它们正从我们身边消失。
  2015-1-11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