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心灵的慰藉

心灵的慰藉

时间:2015-05-28 10:59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华野点击:
        
  心灵的慰藉
  
  华野
  
  五月二十六日,周一,课间升旗仪式结束后,我像往常一样来到五楼2015级会计一班准备上课。
  
  只见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黄老师,祝贺您签约成功!”;右边的白板上写着:“黄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的教诲!
  
  ”
  
  学生怎么知道我成了官网“散文在线”的签约作家的呢?没容我细想,班长喊“起立!”,全班六十多个学生,穿着整整齐齐的校服,齐刷刷站着,给老师敬礼!
  
  接下来,同学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坐下,而是站着用恩施方言演唱《敬酒歌》,洪亮而带有童音的歌声,在教室回荡,我被这歌声带入庄严而神圣的氛围中,像一朵云,被学生们捧着,飘荡在无垠的蓝天!
  
  歌声结束,文艺委员捧着一大束百合花走到讲台前,向我敬献鲜花,百合花的清香,弥漫整个教室,也弥漫我的心田!
  
  年轻的班主任姚芳老师,在下面摄像,一切明白了,原来是班主任告诉了学生
  
  这节课,我无法平静下来,剩下的时间,我布置完学生预习新课后,思绪飘荡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平时都是老师关心学生,此刻,变成了学生关心老师。这是师生关系和谐的体现,是学生老师的敬意!也是全班学生老师的勉励,更是班主任以及全班学生老师的殷切希望,更是来自学生老师心灵的慰藉。
  
  上世纪60年代出生农村的我,不像现在年轻人得到父母千般呵护,万般爱怜。大人白天要到生产队劳动,中饭的时候,擦黑放工的时候,才能给婴儿喂奶。孩子满了一岁,就断奶,然后等到六七岁,能割草放牛了,也就成了家中一个小劳动力,为父母分担家务,为家庭挣工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很早就体会到了。那时成天讲“阶级斗争”,那些个人的情怀,几乎来不及发芽,就被闷死在生活贫瘠的土壤中,童年少年的我们,实际上是在爱的沙漠存活下来的缺水的植物!
  
  了参加工作,成了讲台上的老师,大部分时间是在教育学生。然后成家,照顾父母,培养孩子,等孩子上了大学,读研,读博,成家,自己也就老了,展现给外人给社会一直是一个强者的形象。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有很多人还没有时间袒露个人的情感,就告别了这个世界!今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在我的学生面前,我变成了一个孩子,生命那些柔弱的部分,突然暴露出来,钻出了云层的月亮,那样清晰!啊,原来无论大人、小孩,都是需要爱的抚慰,需要别人的关注,需要心灵的抚慰;人生,其实也是互相勉励,搀扶着前行!
  
  教书几十年,所带高中毕业班十多届,学生毕业,请老师吃饭啊,送点毕业留念啊,都是常有的事;那些更多体现出的是学生老师的感激。
  
  这一次,是来自学生老师的关注和爱!对于我,如同跋涉在浩瀚的沙漠,突然见到了一条溪流,生命因之振奋,充满活力!
  
  这节课,是全班学生给我上了一节生动的爱的教育的一课!使我明白,人,无论多大年纪,只有爱,才能让他们充满动力,在人生路上走的更远!而我的这些学生,是幼苗,更需要爱的抚慰,需要老师细心呵护!
  
  成长的路上,请多给他们一份爱!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