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长岭河传

长岭河传

时间:2015-06-24 15:15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石卿点击:
        
      一
 
        这是一条浅水河,它若隐若现在山湾低谷,它像一条丝线缠绕在点军泉水至双溪的土地上。
       长岭河的发源地要从楠木溪沟算起。去年夏天一个人站在泉水村与楠木溪、紫阳坪交界的三岔路口不知何去何从。
       从泉水村过来的水泥路在那里到了尽头。右边一条溪沟傯傯流水,两旁的柳树交错相映着水的清澈。那划不开的水在沟低留下了石块交错的缝隙。沟边有一条古代就应该有了的轱辘车道,当然那种突突突响的拖拉机开进去是危险的。
       这应该是一条荒废了的道路,就好像是一座后花园虚设的后门。
       确实这里是通往土城去的一条便道,如果是步行的话泉水村和紫阳坪的人都会从这里而去了。
       我的前方的道路应该十分宽阔,如果你敢修任你修十车道八车道都可。
       前方宽阔可以跑马。道路上的草茎一定可以淹没马蹄声。
       前方还有高山,它们在道路的左边巍峨但不险恶。它们不是悬崖绝壁但也不能超越。夏天的葱笼在山顶越演越烈。紫阳坪就在前方。
       那时已是正午,空气蕴晕着柳树结子的味道。蝉叫着,把空旷撒开,我好像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了。
       前方既然未知我还是折身返回。
 
       就是在我返回去不到一千米的地方有个半头湾。这个湾在左边的山上。这个半头湾有几乎人家。
       这个半头湾像一条搁浅的船头在长岭河的源头。长岭绵延的山脉从小石门过来出了鸡公岩湾山就不再陡峭。人们翻过这座山到那座山如穿行在长岭之上,河水流光在坪地在山谷把欢乐把痛苦送到了麻糖河。
       我不说麻糖河了,那半头湾里的几户人家其实是一个祖先姓赵,名徳银。
       赵徳银三十岁那年从鸡公岩湾里出来,拿着胡家大爷打赏的十两银子在半头湾搭棚落户,娶了天台观山下李家屋场的李学妹。
       赵徳银在半头湾定居下来是因为胡家大爷的指点,胡家大爷说半头湾虽不能大富大贵但能保证子祠无忧。这赵徳银是胡家太爷回江西认宗祠时带回鸡公岩湾的孤儿。他在胡家生活了十八年,学会了一些粗活。本来他也有机会认一些字的,可那些字装不进他的心里去,胡家大爷一问他头天的成果,他就呆头呆脑连自己叫什么都要提醒。这样胡家大爷也就不难为他了,让他自己跟着家人寻些农事。
       胡家大爷家人丁兴旺,自己家办有学堂。教书育人的他看着赵徳银虽不蒙教化但也老实,从没生出祸来讨人厌。眼看着他近而立之年了,胡家大爷心里就老是想起孟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胡家大爷又不能把他留在胡家湾里,以免赵家分了胡家的风水。于是大爷亲自出马看风水宝地,要为跟了自己十八年的赵徳银负责,为赵家延续一段香火。他出了鸡公岩胡家湾沿溪河而上,当他走到半头湾时停住了前进的脚步。
       半头湾像一只船头迎风踏浪呢。前方紫阳坪在望,山上的富足好像倾卸而来了。山下的溪水逶迤不舍,正是修养生息的好地方呀!
胡家大爷把赵徳银带到了这里,给了他十两银子,给他选了房址画了地基,算八字托媒人给他找了媳妇李学妹。
                   二
       去年的夏天我呆在北苑桥小区的出租屋里,看着阳光在小区明媚心里筹划着长岭河之行。
       长岭河有二十四道脚不干,临上坡还有一洗脚滩。走走停停只要把鞋子提在手上就是了。
       这段路程从麻糖河开始要一个半天的功夫才能到半头湾的船头。
       这半天的功夫里,长岭岗若即若离的在身旁在眼前。那些山里还有久违的炊烟飘移,那些山上还有白雾缥缈。河边的坪地都是一抹的绿,岗上岗下都是一样的戎装。我挑不到刺,找不到点,全都是一些美丽的事物。
       半头湾下的道路一边靠山一边靠水。山上挂满了荆棵子,张开着红袍吐着黑色的嘴。那些红袍上滋生着绒毛吓人不要人亲近。靠水的这一边把陆地撇开去,把紫阳坪那边放过来的山摔在对面想侵犯也够不着。河水在脚下哗哗,柳树夹岸,间或又是一片竹林幽静傍岸。
       我想不到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半头湾上已经没有了人家,赵徳银和李学妹的后代如今都搬到湾下来生活了。他们大概也没想到他们繁衍的香火在长岭河遍地开花,当然他们也没有想到他们的的后代会完全撤离半头湾。
       2008年的夏天的一场滂沱大雨倾覆了一间土房,土房掩埋了正在睡梦中的一对父子,这个儿子是养子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半头湾里的男人们讨不上老婆了。他们其实体格健壮,走出山外还是美男子。
我没想到故事会有这样的结局,那半山腰上的红砖青瓦只是一间慌宅。第一次我一个人路过时我还很羡慕的,以为绿树掩映着美满的一家人。
      等我知道结果了再去打探,才觉坡陡荆密更本上不去。
      这红砖青瓦的房舍没有主人了,他不是屈死鬼也不是冤死鬼我只能说他是短命鬼了。他是被情敌取了性命。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常常听见泼妇骂街,那怕只丢了几只辣椒就骂的语言:“偷你妈的花生生,不得好死的,是个短命的鬼。”
       其实他也不算短命死于三十六七岁,只不过是偷人,而且是自己从小拜结的干爸的妹妹。她大他十五岁,他小时候是她的跟屁虫。
 
       半头湾下的路边还有一栋用白瓷砖镶帖着墙面的楼房。不锈钢的门窗干净明亮好像一尘不染。只是大门禁闭着不知道哪天能打开。倒是那旁边的一间红砖的平房一直敞开,好像没有门一般。
       这间平房是那次大雨过后从半头湾上搬下山来的一家人。这一家人只有一个残疾婆婆在家。她有一只没有骨头的手掉在肩膀上,她那手掌像扑煽一样在风中摇摆。她吃饭时用盘子,吃完后就用那只有骨头的手把盘子拿到长岭河里去洗。
      那只盘子击着流水,翻开浪花带着欢快而去。看不见这婆婆的忧伤,她知道长岭河的过去有深潭不可逾越。我按她的指点去扒开了湾丘潭的杂草,去仰望了湾丘潭上不能逾越的天空被紫阳坪放排而来的山挡住了。
       当然她没有告诉我她的邻居的事情。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