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战火中的青春——马英九先生双亲的陪都南泉轶事

战火中的青春——马英九先生双亲的陪都南泉轶事

时间:2016-05-22 10:29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白桦林点击:
        
  战火中的青春
  
  —马英九先生双亲的陪都南泉轶事
  
  白桦林
  
  1944年的夏天,虽然前线依然战火纷飞,但日寇对陪都的持续轰炸已成强弩之末,日渐稀疏。机群偶尔十天半月才来偷袭,做贼似的匆匆扔下炸弹,赶快逃离。他们担心,美国援华飞虎队的战机,说不定早已埋伏在云端,将与之鏖战,届时凶多吉少。陪都民众,也多了点难得的安宁机会。
  
  这一天,陪都郊外巴县南泉镇,花溪河畔的一座基督教教堂里,正举办着一场神圣又简朴的婚礼。一对新人——来自小泉的中央政治学校青年才俊马鹤凌先生和秦厚修女士,在亲友同学的热情关注见证下、在牧师的祝福声中,山盟海誓,喜结良缘。
  
  热血青年,投笔从戎
  
  马鹤凌先生1920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七岁时即丧父,孤儿寡母不堪土匪欺凌、索要钱财,举家迁往衡东县三樟乡。其母带着子女相依为命,度日维艰,苦苦支撑。生活的磨难,使马鹤凌从小就懂得奋发努力,不断进取,他的中小学成绩均十分优异。
  
  马鹤凌先生中学六年均就读于南岳衡山脚下的岳云中学。
  
  该校由湖南著名教育家何炳麟先生于1909年创办,百余年来,先后有何叔衡、徐特立、赵景深、胡云翼、贺绿汀(毕业后曾留校任教)等大批名士任教。培养了数万名人才,著名者如:革命先驱杨开慧、李启汉、何孟雄,红军将领邓华,国民党抗日将领黄杰、廖耀湘。革命元老李锐(曾任毛泽东秘书多年),文学家丁玲、叶紫、洛夫(台湾诗人),音乐家贺绿汀,两院院士李薰、孟少农、曹建猷等名人,声名显赫,成绩斐然。
  
  马鹤凌学习用功,爱好广泛,国文、历史、物理等学科都是其强项。他尤其酷爱体育,在岳云中学十分突出。他曾是该校篮球队、排球队及田径队的队长,参加省、市运动会多次获奖。有一年,湖南省举行全省运动会,马鹤凌一人包揽了田径400米、800米、1500米和10000米四项冠军,轰动一时,为学校也为家乡父老争了光。爱好体育锻炼,也使青年马鹤凌仪表堂堂,体魄健壮,在日后动荡的岁月中经受住艰苦磨练,施展才华。
  
  1941年,年青的马鹤凌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落座于陪都南泉镇小泉的中央政治学校(中央政大前身)的法政系十一期。
  
  中央政治学校原在南京,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遂紧急内迁重庆。该校设有法政、经济、外交、新闻、地政等五个科系;后来又增设了新闻、会计、地政、语文等专修科。该校是国民政府培养国家政治人才的主要基地,校长蒋中正,党国要员陈立夫为教育长,陈果夫担任教务长,可见当局对该校是何等的重视。
  
  中央政校免收学员学费生活费,对家庭困难的学员,还有津贴补助。时值战乱,政校校风严谨,实行军事化管理,非经特许,学员平时一律不得走出校门。该校为国民政府,包括后来退守台湾之后的地方政府,培养了不少精英人士。
  
  香港著名报人、武侠小说大家金庸(查良镛)先生,曾是该校学生。1943年春,他千里迢迢从浙江来陪都考入中央政校外交系,但仅读了一年零几个月,便因打抱不平、行侠仗义而被校方斥退。
  
  马鹤凌与经济系的师妹秦厚修女士相恋结婚不久,时国军在战场上接连受挫,时局一时又趋紧张,抗战到了最艰难时期。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先生在国民参政会演讲中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积极从军抗日,组建远征军。
  
  燕尔新婚之际的马鹤凌,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遂作新婚别,毅然投笔从戎,效命疆场。他参加了蒋经国先生领导的“青年救国军”,远赴滇缅抗日前线,在204师任训导员兼教员,后来又出任205师政工部主任。马鹤凌先生从此与蒋氏父子接下不解之缘。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他们的大女儿马以南在重庆出生。这对“抗战夫妻”双双政校毕业又喜添千金,简直疼爱不已。据说,取名以南,是特地纪念他俩在南温泉度过的不平凡岁月
  
  抗战胜利后,翌年,马鹤凌先生从青年军复员,夫妻俩告别生活四、五年之久的陪都,分配回湖南,开始了新的征程。
  
  名门闺秀卓尔不凡
  
  秦厚修女士,湖南长沙宁乡人,1922年11月生,她的爷爷是满清举人,父亲秦卓系国军第十一集团军机要室主任,母亲亦是将门之后。秦家是宁乡望族,书香门第。
  
  秦厚修从小聪慧伶俐,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她的初中生涯是在长沙著名的周南女中度过的。周南女中为著名教育家朱剑凡先生于1905年创办,是湖南省最早的颇有名气的私立女校。从该校走出了杨开慧、蔡畅、向警予、丁玲、赵如兰等女界精英。
  
  三年后,秦厚修考入省立长沙女中念高中。高中时代的秦厚修,小荷初露尖尖角,各科成绩均居班级中上等,其中英语、国画、史地、算学成绩名列前茅。她气质高雅,才华横溢,追求正义,热心助人,深受同学的拥护和老师的器重。
  
  中学毕业后,她回到宁乡,时值抗战,秦厚修不甘平庸,决心为抗战贡献绵薄之力。她应邀担任了抗日名将张自忠组建的一支民训部队的教官,组织民众进行战地抢险、救护等方面的训练。
  
  她仍渴望继续读书深造。1942年,她不顾母亲的担心和反对,一个弱女子,辗转千里,绕道贵州,千辛万苦,奔向大后方,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中央政校经济系。
  
  花溪河畔的小泉,绿水长流,风光旖旎。中央政校背靠郁郁青山,校园占地幅员千亩,环境幽雅,浓荫如盖。园内温泉涌冒,日夜流淌。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秦厚修女士有缘遇上了志存高远、高大帅气的学长马鹤凌先生,经双方家长同意,有情人终成眷属。
  
  马鹤凌先生、秦厚修女士这对抗战烽烟中的伉俪,一共养育了四女一子。他俩教子有方,儿女个个成才。其子马英九先生,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
  
  岁月如烟,七十多年前,在我民族危亡战火纷飞的日子,陪都南温泉建文峰下、花溪河畔,不知留下了多少爱国青年的青春足迹,尘封着多少抗战往事?实在值得我们去探寻和追忆。
  
  注:1,南泉基督教教堂,现位于南泉公园路22号,建筑面积900余平米,修建于抗战初期。蒋介石先生及宋美龄女士系虔诚的基督徒,当年多次来此做礼拜。
  
  2,只要得到教会同意,非基督徒也可在那儿举办教堂婚礼。
  
  3,周南女中当时为初中,岳云中学为高完中。据校史介绍,杨开慧、丁玲女士,在两校都学习过。
  
  4,原小泉中央政治学校内的蒋介石校长官邸,有大小厅室12间,建筑面积272平米。2009年列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立夫、陈果夫的二陈别墅(竹林别墅)为重庆南泉抗战遗址群文物。
  
  5,附相关照片几张。
  
  2016年5月22日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0)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