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住宅的进步

住宅的进步

时间:2016-06-05 16:03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浩歌点击:
        
  住宅的进步(散文
  
  作者:飞翔
  
  愁吃愁穿的岁月,百姓的住宅很落后,家家是土砖瓦屋,拥挤不堪。
  
  就拿我家来说,土改时,家里有5口人,没有一间房子,还是集体分的地主家的四间瓦屋,即使是地主的住宅,建筑工艺很简单,原材料是木头、小瓦、泥巴砖。1954年发大洪水,这四间房子被洪水浸泡了半个月,围墙全部倒塌了,爷爷车积水累倒了,无钱去医院医治,不到60岁就见了阎王。
  
  父亲有个哥哥、一个妹妹。哥哥去铁路上当了一名养路工,妹妹小学毕业后嫁给了潜江农场的姑父。1955年,父亲、大伯相继成家,家里还是5口人(祖母、大伯、大妈、父亲母亲)。四间土屋我们两家人住了整整21年,就是说到1971年,大伯家有8口人,我家有5口人,房屋确实不够用,父亲和伯父商量,才拆除旧屋,盖了7间两栋土屋,我家拥有100平米,大伯家拥有130平米。
  
  我的幼年时期,弟兄三个一个床,而且床挨着父母的床。我懂事以后,大伯家去孝子店火车站居住了几年,家里房子还算宽绰。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弟兄三人长大了,家里收入增加。在1983年底,父母亲当家,把1971年做的三间土屋变成了4间红砖瓦屋。此时我们夫妻二人还没养子女,就与弟弟们分家了。
  
  父亲安排我们住西边的一间红砖房,厨房另外做了8平米的矮屋。住宅面积30平米,一半住人,一半做堂屋。这样的住宅我们一家人呆了10年。房屋小,主要是自己没钱盖房子,勉强过日子,不与别人攀比。由于孩子们很小,他们还是喜欢这个家。
  
  1993年元旦女儿到了8岁,儿子有5岁,我自己作主,添加了70平米的住宅。
  
  2000年春,家里房子开始空着,我们全家搬到中学住了一套旧教师宿舍,面积不大,两室一厅,45平米。旧宿舍于2013年春拆除,我们一家人转移回老家居住。
  
  孩子们会赚钱,我的压力从此减轻。2012年春,我把老屋拆除,在原址做了一栋200平米两层的楼房。厨房做在楼房前面靠西侧,有10平米。新楼房盖起来了,孩子们和我们一样,心情格外喜悦,总算盼来了自家的新楼房。楼房一楼进行了装修,地面铺了瓷砖。厨房安了热水器,井边安了高压泵。造价有20万元,是我家1971年盖三间土屋造价的20倍吧!可是比那些在城里买商品房的家庭开销,显得便宜得多!
  
  住宅与全家人关系密切,住在新屋里,总想起一串串往事。忙碌一辈子,改造住宅是我最费神的事。
  
  父母与我们离去,我们和儿女幸福。这个时代,经济看着进步,住宅看着进步,我真的心满意足啊!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