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趣话小迷信

趣话小迷信

时间:1970-01-01 08:33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王尚桐点击:
        

  趣话小迷信


  王尚桐


  寻常百姓过日子,生活中常有一些难以抗拒的小迷信。


  楼下小胖是位小学生,今天是期末考试第一天。双脚穿了奶奶新买的“耐克”鞋,为什么要穿“耐克”而不穿“特步”?答案很简单:因为,耐克的标志是一个红色的钩,特步是一个红色的叉。试卷上当然是红钩受欢迎,一个红叉都不要出现才好。


  下午,楼道中又见了祖孙俩,我调侃道:“考得怎么样?红钩多么?”小胖抿嘴一乐,弱弱地答道:“差不多”,说完就躲到奶奶身后。当过小学老师奶奶告诉我,现在孩子都这样,这是他们的考前小迷信。只求心里踏实,成绩好坏与鞋没有半点关系。


  记得我读小学时,也有考前小迷信。说:考前吃一根油条两个鸭蛋,就能考一百分。那时父母是工薪阶层,工资不高,家中兄弟姐妹又多,真吃不起这么奢侈的早餐。我的一位同学,临考前确实吃了一套一百分。因忌讳鸭蛋,鸭蛋换烧饼,想来吃了那么多油乎乎甜腻腻的面食,糊涂油迷了心窍,大脑搅得晕晕乎乎,想考一百分那比登天还难。


  生活中很多忌讳和迷信都和特定的文化符号相关,耐克和特步鞋标志是视觉上的,也有听觉上的,最显著的是中国人对“4”的忌讳,这是谐音惹的祸,虽然有人用音符发音把“14”念做“都发”,但不懂音乐的人还是转不过这道弯。14的兄弟13也挺倒霉,在西方人心中,因为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13是个让人生畏不吉利的数字。因为,耶稣是在13号遇难被钉上十字架的。试想一下,一个人同时受中西文化熏陶,那么,他可能就会对13和14这两个数字都十分忌讳。以至于代表“一生一世”的数字“1314””都不敢用了,实在是平添了许多烦恼。


  朋友老黄,一位思路清奇的人,他热爱传统风俗,每天都要翻看老黄历,大家送他外号“赛诸葛”,但他并不全迷信黄历。比如,某一天有事准备出门,黄历上却写着“今日诸事不宜”,他并不照做,而是再查一查星象运势图,很可能星象图就说他今天有好运,那么他就决定今天相信星座,把老黄历抛在脑后。他说,看黄历和星座运势都是看个高兴,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所以并不一味盲从。只捡好听的信,他这样看似迷信的做法,实则已经脱离了迷信。


  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几乎没有人能够完全避免迷信,说到底我们都是受情感支配的,有所畏惧有所需求的血肉之躯,不可能做的像机器人那样完全理性。


  小时候,读过私塾的外公,就有许许多多小迷信。比如:筷子不能直插在饭碗上,双足不能踩门槛,夜晚不能照镜子,小孩不能双手抱头,每逢我们玩“官兵捉强盗”时,双手抱头狂奔时,他总怒斥:抱头鼠窜,朽木也。每当他写字作画时,桌上必燃一炷香,还要沏一壶酽茶,当他饮完一杯茶,气定神闲,挥毫泼墨,进入佳境。他说,没有焚香饮茶,就发挥不出水平。心理学家认为,小迷信是专属个人的心理建设方式,对人有积极作用,能带给人以平静与信心。同样,一个学生考试前去烧香拜佛,祈求考出好成绩,这种做法作为安抚心灵的辅助手段是可以的,但幻想靠烧香拜佛,替代寒窗苦读,从而不劳而获,就属于迷信无疑了。


  日常生活中,有时寻求一种心灵寄托,那并不是迷信。面对生日蛋糕跳动的烛火许愿,对神佛的祈福,祈求家人和自己能无病无灾,永远幸福平安,大概每个人都会这么想,这么做。人性兼有理性和非理性的部分,理智和情感可以协调共生,我们可以接受无伤大雅的小迷信,但必须拒绝毫无道理的大迷信,做到迷而不失,信而不惘,如此甚好。


                         (散文编辑:淡然)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王尚桐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8-05-12 21:05 最后登录:2022-08-07 13:08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