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叙事散文 > 岚天溪游记

岚天溪游记

时间:1970-01-01 08:33散文来源: 散文作者: 巴木点击:
        

  岚天溪游记


  文/巴木(四川)


  诗曰:不见初秋雨,听风似火烧;何曾凉半点,蝉抱老枝娇。


  壬寅初秋,川渝大旱,四旬无雨,江河见底;高温破纪,山火四起,停电限水,热浪如炙。


  8月9日打早,借公休之机赶避暑之潮流,邀约朋友驱车前往大巴山深处城口县岚天乡。经宣汉县城,捎带蒋友之叔父肖农民夫妻。肖叔招待早餐后,10人乘两车,直驱高德导航指引下的岚天乡聚仙山庄。


  10时许,穿出八台山隧道不远,有交警指引靠边停车。见前车出示黑色《驾驶证》和绿色《行驶证》,便也自觉递出证件接受查验。交警说:后排乘车人员没系安全带,口头警告一次!驶出不远,副驾位肖叔说:咋专查川S牌的车呢,这是不欢迎吗?我说,也许是为了统计达州到城口来的车次吧。


  中午时分,导航结束,行程216公里,用时2小时59分。公路边一幢背靠大山面朝河流的“7”字型三层楼房映入眼帘,悬挂在“7”字内侧二楼阳台的 “聚仙山庄”匾额和“热烈祝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红色横幅格外抢眼,想必山庄老板要么是退伍军人,要么饱有爱国情怀。吃过午饭,我们被安顿在一个四人间、两个带厕标间和一个不带厕标间住宿。看得出房间的紧俏,如果没有事先预定,估计就只有露营了。除底楼食堂有一把吊扇外,没见有空调等纳凉设施设备,山庄老板似乎看出我们的疑惑,说:中午最高温也只有三十四五度,且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你们午睡就知道了,其他时间段,基本都是二十几度,后半夜,要记得盖被子,免得感冒了哈。


  不冷不热,温和适宜,午睡美美,休整半日,疲劳缓解。晚饭后,避暑客们沿着岚天溪左岸公路往上游漫步。公路明显是加宽过,感叹筑路之艰苦,惊奇山门疑无路,拐弯却有新天地。一边是高坎下的岚天溪,一边是悬崖上的青山,抬眼对岸山尖,非丢帽不可企。溪水哗哗,凉风习习,公路逶迤,没走多远,大家穿着短衣短裤,纷纷喊冷,于是便往回走了。我因为每天要坚持“万步行”,觉得这点凉还能承受,也就没有随同行者返回,独自继续前行。


  山里的天,黑起来真快,走了不一会儿,就已经黢黑了。黑黝黝的山如席般大有从四周向我裹将过来的气势,压迫得我隐隐有些慌张了,幸好哗哗的流水声帮壮了胆,减轻了些许恐慌。这时,掏出手机,惊喜于这深山里居然有信号,查看了今日运动步数已过5000,便放心回转。心想,只要手机有信号,发生危险也可及时求助,往回走的心态也就平稳了许多。


  走着走着,正纳闷没遇见一人一车时,后方有车驶来,车灯闪过,见前方20多米远的河边路沿杂草处站着一位白衣人,高兴终于遇到人了。当车灯再次照射时,路边那人已经不见了。车灯驶出视线后,不由自主的放慢了步伐,弯曲而狭窄的天空只有稀稀拉拉几颗星星,山也铁桶般围着,脚下暗灰白的路面在手机灯光下随着脚步起伏,流水声里时不时夹杂着远处断断续续隐约而清晰的婴儿啼哭声,不禁毛骨悚然起来了,真后悔不该冒失独行。片刻犹豫,鼓起唯物主义勇气,坚信世上本没有鬼,怯生生的迈着步子。当来到那人处,白衣人面朝溪水蹲在路的下边正刷着手机呢,既气愤他荒郊野外吓唬人,恨不得上去跩他一脚,又解除了恐惧心理,放松了紧绷的脚步。后来,谈起这惊悚“夜遇”,可把女同胞们吓住了。


  次日,山村老太背来一背篓新鲜蒲公英兜售,说是附近山里采挖的,要4元一斤,共8斤。大家都说野生蒲公英是上好的中药材,对治疗预防肺结节很有益处,于是,按老太婆说的32元钱买下。从山庄主人处借来两块篾笪子,利用洗衣台的水,耗时3小时,一株株的冲洗,将泥沙和腐叶洗尽晾晒。山庄老板玩笑道:幸亏是山泉,要是自来水,我可遭不住的哟。


  每人每天80--100元包吃住,每顿每餐变着花样的饭菜,既让住客吃饱吃好,又要不有浪费的光盘,特别是那生鲜蒲公英叶子凉拌菜、干洋芋颗颗炖腊猪蹄和那不知名的野菜汤,更是难得的上品佳肴,看得出山庄主人也是会尽心思了的。我和蒋友自带了些白酒和下酒的菜,另加后来的陈哥黄弟两对夫妻带来的酒水,以及潘芬去岚天镇添购的豆干、牦牛肉干等,在离开的前一天晚餐基本“消灭”,可谓恰到好处。


  早晨,无论站在窗前,还是立于院坝,便可见对面山上的岚雾缠绕着岚峰,朝阳照射出岚光,一口深呼吸,岚气入肺,负氧提神,倍感清新畅快。终是体会到白居易描绘的“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韵透窗风起,阴铺砌月残”之神韵啦。


  上午,人们要么到岚天镇去赶场,采购这里的特色山珍,要么沿着溪边公路漫步。我喜独自散步,出门向右往上游走不多远,其溪边山势便更加陡峭了,狭窄处不过10余米,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两雄起的崖石,对峙如门,看似无路可走时,过门拐弯另有新景。河道较宽的,当数两边悬崖上挂着许多红布条的许愿树处了,走过溪上原木栏桥,便到了挂满红布,其冠若盖,高不过10米的大树下,有牌曰:许愿树。回看来路对岸有洞半岩处,洞中有观音塑像,洞口有攀爬的木质楼梯,崖上、树上和梯上,到处挂满了红布,梯傍有两间矮小木房子,看似有人居住。回到公路边旅游咨询小木屋,其门窗紧闭,似乎很久没有开启过,傍边路标指示:距欢乐谷1700米。于是,我便继续前行,过了连二桥,来到立有“三岔河村”牌子的桥头,沿着路标指示向右走大概300米便到了木栅草盖“乡村欢乐谷”大门口。大概20多名妇女儿童正排队购票,时有要求团购打折的呼吁声。一路走来,满载游客的越野车、轿车陆陆续续超越,估计大多停在了栅门下游路边。从欢乐谷对岸走过,只见欢乐谷里那些孩子们正玩的兴起,打秋千、滑板坡、跨天桥、穿障圈,不亦乐乎。我也就此打住,没有继续探秘了。


  下午,人们要么下棋打麻将,要么到河里玩耍。一些在潭中游泳,一些在溪边歇凉。我却独爱坐在溪心礁石上,耳闻流水声,手持圣贤书,一边装模作样看书,一边认认真真泡脚。一双老茧脚泡在溪流中,任小鱼啄,任流水洗,酥酥麻麻,河风徐徐,心旷神怡。谁说“水至清则无鱼”?2米多深清澈见底的潭水里,却也是鱼儿结队畅游,在两潭深水边,三次有幸见到大小不等的三只娃娃鱼,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原来,那吓唬人的婴儿哭竟是这“娃娃”之叫声啦。


  一日晴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正如往常,在河道嬉戏纳凉,写有“安全”字样的皮卡车沿途警告:上游山洪爆发,洪水即将来临,为了您的安全,请河里的人们赶快上岸!喂,那位坐在礁石上看书的老同志,听到了没有?!正疑惑他们坐在车里,河里的情况咋一清二楚时,只见河坎边每间隔一段距离就有摄像头,实时监控着河里的情况,目的是杜绝捕鱼钓鱼,特别防止不法分子盗捕娃娃鱼。同时,一位看似残疾的中年男子,骑着三轮车在公路上巡视,沿途停车催促着人们上岸避洪。庄主说,每天上下午,残疾人都是要巡河的,他是岚天溪国家二级保护鱼类的护鱼员。大概30分钟后,山洪咆哮而至,轰轰隆隆,气势汹汹,震动心魄。是夜,新闻报道四川彭州洪水冲走人的事件,大家无不感激“安全岚天”的及时预警。


  临走的头天,我们花近2000元购买了山庄的腊肉和腊猪蹄,到岚天镇卫生院作了核酸检测,14人驾乘三辆城市越野,沿着溪边公路向上游漫游,经过欢乐谷三四里,便到了公路的尽头,止路于看起来有八成新的砖木房和一栋木栅子房的傍边,似乎这房子已经废弃了。于是便有人提议将这房子租下来,打理一下,专用来避暑居住,却未闻有人附议。掉头回走时,发现路基下的地里全是茂盛的蒲公英,明显是人工种植的,原来这山药野菜也非“野”啊。我们来到三岔河左边的另一条支流,前行一里多,便没了路,调头回走不远,溪右边岩下有一排矮房,据说是酒厂,很有些酒气飘来,纷纷下车欲购,却听得酒厂人说:近日未烤。大家只得遗憾归去。


  发源于岚天乡三河村光头山的50里岚天溪,自东北而西南注入城口县主干河流----任河,其幽雄险秀美不过10余里,清流尽在聚仙山庄的上游,是这些天散步的观察体验。如何让游客在清澈见底的溪中,感受夏日里亲水、嬉鱼、纳凉的快乐,应是当地重点开发的课题之一。随着夏日避暑、秋天观叶、冬季看雪的游客增多,如何防污止染,如何保护野生动植物,利用好原生态资源,特别是保护好中国大鲵,打造独具特色旅游项目,应是重点研究的事了。


                         (散文编辑:淡然)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巴木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22-01-21 09:01 最后登录:2022-09-03 17:09
优美散文
  • 借 表

    借 表 文/巴木(四川) 那时的高考不像现在,有高中同等学历的都可以参加,而是要先预...

  • 小李求职记

    小李求职记...

  • 痛风之悟

    痛风之作 其实,这次痛风的发作是有预兆的。 那几天,只要走路快一些,脚步大一些,右...

  • 零食

    儿子在一旁用异样的目光瞅着我……是的,他看不懂,更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因为这零食已...

  • 踏雪瑷珲古城

    踏雪瑷珲古城 文/磐石 四月的雪,飞舞在瑷珲古城。端凝与落寞,斑驳了历史的厚重和沧...

  • 黄河之滨的村庄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时,经常听姥姥唠叨她的一些往事,至今难以忘记。 姥姥的老家在黄...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