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游记散文 > 冬游黄山

冬游黄山

时间:2010-05-04 04:48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叶寨点击:
        

【导读】黄山怪石巧石星罗棋布,形状奇异,千姿百态,俨然是一座巨大的石雕宝库。在千姿百态的黄山景区,我们一路欣赏了“梦笔生花”、“猴子观海”、“童子拜观音”、“猪八怪吃西瓜”、“飞来石”等怪石。

 

  很久以前,我就从有关书籍上看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览黄山之后的慨叹:登黄山天下无山。游览黄山,是我多年的愿望。2006年元旦刚过,我如愿以尝踏上了游览黄山的征途。
  
  【黄山雪】
  我们一行于1月4日上午从广州飞抵黄山。首先游览黟县古民居宏村,是日寒风冷雨。导游介绍说,明日黄山景区内有小雪。出乎我们的意料,4日晚黄山下了一场大雪,5日和6日两天,摄氏零下14度漫游林海雪原,让我们这些远离冰雪的广东人饱尝了一次难忘的眼福。
  5日上午,旅游车在寒气逼人的阴冷天气中进入黄山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散落的积雪。旅游大巴沿着千回百转的上山公路爬行,越往上走,山坡上的积雪越厚。当车行至离云谷索道站不远的一个陡坡时,停了下来。路中间,一大群养路工正在用铁铲刨冰。由于担心路面结冰车辆失控,司机给车的四轮装上防滑链后继续前行。车到终点,要步行一段路,才能到达上山索道站。不巧,这段路一开始就下陂,前日落下的积雪已结成冰,人在上面走,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大家都没有走过这种滑溜溜的山路,赶紧从随身的小行李包中,拿出在山下小卖部购买到的防滑鞋套穿上,小心翼翼走完了这段下陂冰路。我们一行从后山乘云谷索道缆车上山,在山上徒步两天,游览始信峰景区、北海景区、玉屏景区,从前山乘玉屏索道缆车下山。
  当上山缆车升至高空时,俯瞰银装素裹的黄山,我深深地被冰雪世界中的美景吸引住了:雪拥抱着山,山拥抱着雪,悬崖绝壁上的苍松,峰峦深谷中的树木,全都披上皎洁晶莹的白雪,玉树银花,活脱脱一幅唐朝诗人岑参描绘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图画。
  缆车上行至白鹅岭站终点,大家兴高采烈走出车厢。出站口一块五、六十平方米的平地上,约20厘米厚的积雪,象一张平铺在地上厚厚的棉被,立即拨动了我们这群从未与大雪零距离相处过的南方人的兴奋神经,大家忙着选景拍照。山坡上象特级精制盐粉的积雪,堆积在苍松枝头厚厚的白雪,粘附在落叶树枝上晶莹剔透的冰晶,都成为珍贵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一行人的相册之中。
  缆车出站口的山坡上一阵热闹之后,导游带领我们踏上了徒步两天游览黄山的漫漫征途。大家穿着带钉的防滑鞋套,慢步行走在一段相对平缓的山道上。粉妆玉砌的山峦,白雪皑皑的林海,“玻璃”复盖的山溪,寒凝大地空间,使人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冰天雪地之中。我们一路行走,一路取景拍照。钻进挂满冰晶的灌木丛中拍,靠在雪压枝头的苍松树干上拍,躺在柔软洁白的雪地上拍,似乎每一处雪景都有独到韵味。活泼好动的青年们特别珍惜人生难得的雪地,你追我赶打起了雪仗。大家一路欢声笑语,不知不觉到了始信峰景区“连理松”景点附近。这时,天空飘起了雪花
  我1979年在北京中央团校进修时,也曾经历过一场当时二十年未见的大雪,但那里毕竟是大城市,在深山老林中体验风雪弥漫的感受,人生还是第一次。此时,微风带着雪花,把刚才还清晰可见的山谷林木,一下子搅得朦朦胧胧。雪花在空中轻盈地飘飞,无声地坠落。这小小的精灵,如絮,如粉,飘飘洒洒,飞飞扬扬,千般柔情,万般妩媚。群山深处,飞雪伴着阵风,松涛传来深沉的呼啸。阵风过后,微风中的山谷又似乎听见情人窃窃的密语声,花园里欢乐的鸟语声。满天飞舞的雪花,似慈祥的母亲轻轻地抚摸着幼子,似娇柔的恋人轻轻地吻着情侣。当我们在风雪中缓步前进时,我们这个旅游团唯一带保温瓶装有热茶的卢呈祥老政委(惠州军分区原政委)招呼着大家喝一口他随身带的热茶。风雪见真情啊!小小的旅行保温杯,里面的热茶一个人喝都不够,老政委上想到的却是这么多人。如果这是行军作战途中,何愁不打胜仗?
  
  【黄山松】
  自古以来,黄山就有“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美誉。游黄山,看松是“必修课”。导游介绍说:黄山的松树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奇异的姿态闻名天下,因此被植物学家命名为“黄山松”。古人曾高度概括黄山松的特性:“云为乳,石为母,黄山奇松不食土。”由于高寒、光照、云雾、岩石、风霜的影响,黄山松仅从云雾里,岩石中吸取有限的水份和养料,因而千岩万壑的石头缝里到处可见悬结危崖,挺拔奇崛,千姿百态的黄山松。一路上,我刻意观察黄山松的形态,发现黄山松与一般山丘上的松树主要区别在树干矮挺,针叶短密,树冠短平。不管长势是立、是卧、是仰,顶部却都象剪刀修剪过一样平展。
  很久以前,我就看过陶铸写的《松树的风格》,因而从小我对松树就有一种特别的敬慕之情。为了更多的了解黄山松,我特意跟紧导游,以便听多一点,看多一点。据说黄山有10大名松,导游带领我一路看了独立成景的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双龙探海松、迎客松等奇松。黑虎松枝干粗壮,针叶婆娑,象一只生猛的老虎;连理松两棵独立的松树并列紧挨在一起,象一对恩爱夫妻长相厮守;龙爪松裸露的根系像龙的爪子布满地面;双龙探海松生长在悬崖上,两棵树单向伸出的枝杈,斜拖曲结,弯曲蟠绕,一高一低,一长一短,紧挨一块,象两条飞龙探视大海
  看迎客松,是所有到黄山的游客必须了却的心愿。迎客松位于前山玉屏索道站不远处。由于我们是从后山登山的,翻山越岭两天,最后游览的景点是迎客松。在我的想象中,迎客松是高纵云天,威武雄壮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由于黄山的特殊气候环境,寿逾千年的迎客松,身高只有10多米,胸径64厘米。它破石而出,枝干挺拔,长丫均伸向一面,如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八方来客,因此得名“迎客松”。我亲眼所见的迎客松向客人伸出的“手臂”,已经被风雨雷暴侵蚀得“软弱无力”,靠人工搭建的两条支架支撑。千年风霜雨雪啊,真难为千年“老寿星”在石头缝里忠于职守迎四方宾客。
  
  【奇峰】
  峭岩绝壁,奇峰怪石,是黄山之风骨。导游介绍,黄山号称“七十二峰”,海拔1500米以上的大峰又不下30个,天都、莲花、光明顶三大主峰都在1800米以上,平均每平方公里内便有一座高峰。
  我们一路跋涉,翻越光明顶,从莲花峰脚下走过(没有到天都峰)。翻越光明顶的前夜(1月5日),我们是在黄山深处的西海宾馆度过的。可能是高山反应加上一整天零下14度风雪侵袭的缘故,当晚7点左右,我突然头痛得厉害。吃了随身带的止痛片,不起作用,用驱风油擦头部穴位,还是不起作用。我躺在床上不敢动,心想,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地方派架直升飞机来,都无法降落,求老天爷保佑,可千万别让我“永驻黄山”。我极力制止自已胡思乱想,想用睡觉来止痛,但都无济于事。同宿一室的同事担心我有意外,告诉带队的领导,领导过来问候,我强打精神,告诉他无大碍(其实头痛得很厉害)。大约到了晚上10点,我迷迷糊糊中感到头痛减轻了。谢天谢地,黄山的土地爷爷不批准我“长驻”,让我平安度过了那一晚,第二天一早,跟着大家一起上路。
  在向光明顶前进的山道路上,我们沿着崎岖曲折的羊肠小道,一级一级地爬“天梯”。冰天雪地中,我看见一位养路工沿着“天梯”用铁铲使劲地刨雪,在漫长的石砌“天梯”上清理出一条行人道供游客上山;我还看见在“飞来石”附近的万丈深渊旁边,有两位民警在值班,保护游客的安全。在荒无人烟的高山深处,这些为游客服务的工人、民警在这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中,孤零零地与山风作伴,而且是那么忠于职守,我的心里不禁肃然起敬!什么叫做平凡与伟大?这些风雪中默默无闻地奉献的人们不就是最好的答案么!
  我们在崎岖的山路上吃力地前进,好不容易来到光明顶。光明顶海拔1840米,形状像一只倒扣的钵头,顶上秋水银河,长空一色。传说黄帝当年炼丹后,不仅没有将灶火熄灭,反而特意添加了许多灵炭,要使这熊熊烈火烧得更旺,“光明顶”因而得名。到达光明顶后,我们一行停下来休息,伙伴们有的取景拍照,有的吃随身带的饼干充饥,我则利用这一时间,更多地向导游了解有关光明顶的故事。导游介绍说,因光明顶地势高旷,所以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据说这里观日又与别处不同,日落并不是一下子下去,而是入而复出,跳跃几次才落。此处日出时光的折射也与别处异样,日出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日间的大10倍,光轮破云雾直上,似有响声相伴。真可惜,这日出日落的壮美景色我们都没有看到。
  听完导游介绍,我们来到光明顶气象站旁。这个气象站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黄山气象站”。我不知道气象站的工作人员如何工作与生活,但我被他们远离尘世在“天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的精神折服。离开光明顶,我们继续前行。在往莲花峰途中,我们走了一段下山“天梯”,由于这段路80多度坡度垂直下行,一级一级石阶被冰覆盖,滑溜溜的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山谷,我们大家都横着脚走,慢慢往下移。下了“天梯”,走了20多分钟相对平缓的羊肠小道,又上“天梯”。这条“天梯”真够吓人,长度可能有五、六百米,石级坡度绝对是80度以上垂直,最险处达90度,直正像天上放下来的“云梯”,抬头望去,让人望而却步,不寒而栗!导游介绍说,电影《小花》刘晓庆用担架抬着红军伤员爬山路的镜头就是这里拍的。我有点怀疑,那么多拍摄器材怎么扛上去的?这么陡的“天梯”刘晓庆抬着担架怎么爬上去?我转而又想,电影作者的敬业精神是世人皆知的,刘晓庆抬着担架爬这段“天梯”应该不假,为了真实的场景,在这里拍外景最具感染力。我生来就有“恐高症”,爬这架“天梯”,我根本不敢向上看,更不敢回头向下看,眼睛盯着双脚,咬紧牙一步一步向上爬。在半空中艰难地攀登,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要是爬不上去么办?要是突然晕倒怎么办?我赶紧关闭思绪的闸门,集中精力,口里默念着“上,上,上”!目视脚尖,使劲往上爬,终于爬到山顶。回首一望,活脱脱一条悬在空中的云梯,吓出一身冷汗。
  爬完这段“天梯”,我们来到莲花峰山脚下。莲花峰是黄山最高峰,海拔1864米。它凌空而立,气势雄伟,主峰突出,小峰簇拥,宛若一朵初绽的莲花。按预定行程,我们不爬莲花山,只从其山脚下绕过。导游介绍说,绝顶处有一丈方圆,叫做石船。垂直陡峭的“百步云梯”,宛如莲花的梗茎,整座石山曲折盘旋的沟,恰似莲花的蒂盘。登上顶峰,极目远眺:碧空万里,群峰挺秀,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从莲花峰顶上“百步云梯”,穿过高为1700米的鳌鱼洞。站在鳌鱼峰上,真有骑在鳌鱼背上遨游大海的奇妙感受。翻过鳌鱼峰,上平天,便到了天海。可惜得很,我们无能为力爬上莲花峰,只能听导游介绍,从山脚下眺望。据说,宋代吴龙翰、鲍云龙和宋夏等10余人,历时3天登上莲花峰顶,大旅行家徐霞客也登上峰顶。我想,书上记载黄山总面积是1200平方公里,在当时没有交通工具,没有旅游线路和后勤生活保障的条件下,这些人靠双腿和随身携带的干粮,爬上莲花峰顶,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怪石】
  黄山怪石巧石星罗棋布,形状奇异,千姿百态,俨然是一座巨大的石雕宝库。在千姿百态的黄山景区,我们一路欣赏了“梦笔生花”、“猴子观海”、“童子拜观音”、“猪八怪吃西瓜”、“飞来石”等怪石。人们都说,观山看景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多少年来,游览黄山的人们目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塑作品”,给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石头,一棵又一棵苍劲挺拔的古松,赋予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起了一个又一个情景相融、靓丽动听的名字。
  在后山北海景区,导游指着远处一个景点说,这叫“梦笔生花”。远远望去,只见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有一个石头耸立空中,下圆上尖,活像一枝书法家的斗笔,峰尖石缝中长着一株盘旋曲折的古松,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峰下有一块像人睡卧的巧石,故此景被称为“梦笔生花”。狮子峰顶有一块形如石猴的奇石,云海涌起时,它像是立在云海上凝神远望,人称此景为“猴子观海”。黄山西部飞来峰上的“飞来石”,是一块高约10余米,重约360吨,上尖下圆的巨石。它孤耸峰头,根部和山峰似截然分离,且还向外倾斜,其根部有三分之二漏出空隙,好像刚从天外飞来,脚跟尚未落稳,又像要匆匆飞走。由于游览的线路所限,导游说还有“鳌鱼驮金龟”、“老鳌下蛋”、“鳌鱼吃螺蛳”、“僧坐石”、“天牌石”、“鲤鱼石”、“海螺石”、“老鹰抓鸡”、“金鸡叫天门”等巧石还没有看到。漫步于黄山之中,观赏这些千姿百态的奇石巧石,我慨叹大自然之鬼斧神工,赞叹前人给这些石头命名时丰富的联想。
  黄山归来,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爱打开记忆的闸门,让黄山那变幻谲奇的云雾,悬结危崖的青松,千姿百态的奇石,崖壁陡峭的山峦,一幕一幕地在脑海中浮现。每当我进入梦乡,在黄山“光明顶”上与神仙们一起漫步时,眺望云水苍茫,浩气凌空的“五百里黄山”,尘世间的灯红酒绿,功名利禄,都已化作烟云。我情不自禁地感叹:过神仙的日子真好!
  2006年1月作于惠州

责任编辑可儿】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叶寨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09-11-23 11:11 最后登录:2020-02-12 09:02
优美散文
  • 遗憾玉皇顶

    回程路上思忖着未登玉皇顶的遗憾,竟联想到了断臂维纳斯雕像。残缺的断臂更能诱发人们...

  • 游上甘棠

    五一长假,我与好友蒋华一行六人游了江永兰溪勾蓝瑶寨后,吃过中饭,驱车来到江永上甘...

  •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不知不觉,在锡林浩特生活已近十年。每年夏天或者回老家,或者出...

  • 风雨荆山桥

    “一代帝王乡,千古飞龙地”,故乡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许多文人墨客颇费诗章,...

  •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国庆佳节的2日、3日,应我相邀,老家兄弟姐妹...

  • 局长请客

    小小的县城都知道,都港县税务局的刘局长最喜欢请客,而且每一次都是自己掏钱买菜、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