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散文随笔 > 游记散文 > 古今树德寺

古今树德寺

散文
时间:2015-08-31 14:14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戴高山点击:
        
  树德寺远建于北宋年间,因周围都是茂密的“树”和“竹”而名“树竹寺”。在闽南,“竹”与“德”同音,后改名为——树德寺。树德寺原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后又兼供赵、康元帅,故树德寺在洪濑,也叫“康宫”。
  另外,树德寺一方古石碑记载:“相传宋少主蒙尘,曾此驻跸。”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京都临安沦陷。宋幼主在张世杰、陆秀夫等一批近臣的保护下,一路南逃,经福州而下泉州寻求庇护。不想,泉州守将蒲寿庚降元,幼主一行无法入城,只得转道洪濑,到树德寺暂避一时。后来,幼主流落何方,不见记载。只是,洪濑自此有了“金城内”之称,意思是说,曾有皇帝驾临于此。
  清乾隆年间,树德寺在一场大火中夷为平地,后嘉庆年间重建。1927年,军阀陈国辉扩建泉永公路时,把树德寺往后移建了八米,改成现在这个样子。解放后,人民政府将树德寺吸收、改建为洪濑镇文化馆。
  我小的时候,树德寺并不供奉神佛,而是做为洪濑镇的文化馆使用。那时,三落三开的上下厅间,摆放着许多桌椅,桌子前高后低呈斜坡状,上面订有许多报刊杂志,供往来读者观赏。当时,资源十分紧缺,文化馆要购买一些书籍供群众阅读,实不容易,又怕群众顺手牵羊,把书和报刊偷回家,故此,报刊、杂志都固定在书桌之上,供人阅读。
  因为小的时候爱读书,平时又没多少地方可去,树德寺文化馆也就成为我时常眷顾的好地方,只要是周末,我都会走上一公里的黄沙马路,跑到树德寺去看看书。期间,常能听到几位老者讲述,有关树德寺的故事
  据说抗战期间,弘一法师曾入住树德寺,在此弘扬律法。而闻名海内外的广义法师,也是在树德寺皈依佛门的。故此,1987年政府把树德寺归还佛门之后,在广净、广义法师的倡导和支持下,洪濑人重建了树德寺,并邀请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下——“树德寺”三个大字匾书,为庙门增辉。
  今天,树德寺仍保留在洪濑旧街东一侧,对面是一个大戏台。作为洪濑人,我数十年如一日上街下市,都要经过树德寺门口,然自文化站还归佛寺之后,我倒是再也没有进去过了。每年的“天香”之日,踩街成为树德寺千年以来一道亮丽的风景。弟子信女,挑花骑马,抬佛妆轿,踩街游行,其热闹场面,惊动八方。
  自然,宗教与文化总是一脉相承的,不管“天香”的踩街民俗多么热闹,每每经过树德寺,我都会怀念那些曾经读书的日子。我想,如果没有树德寺这个文化站的启蒙,我大概不会成为,一名有着虔诚信仰的作家
  但愿吧,当人们准备扩建树德寺的时候,应该不会忘记,为洪濑镇人民增加几处可以读书的好地方,让我们的虔诚,实实在在福泽子孙!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戴高山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签约作家 注册时间:2010-05-22 22:05 最后登录:2016-02-09 22:02
优美散文
  • 遗憾玉皇顶

    回程路上思忖着未登玉皇顶的遗憾,竟联想到了断臂维纳斯雕像。残缺的断臂更能诱发人们...

  • 游上甘棠

    五一长假,我与好友蒋华一行六人游了江永兰溪勾蓝瑶寨后,吃过中饭,驱车来到江永上甘...

  •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触摸锡林浩特夏之心 不知不觉,在锡林浩特生活已近十年。每年夏天或者回老家,或者出...

  • 风雨荆山桥

    “一代帝王乡,千古飞龙地”,故乡徐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许多文人墨客颇费诗章,...

  •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陪老家兄弟游零陵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国庆佳节的2日、3日,应我相邀,老家兄弟姐妹...

  • 局长请客

    小小的县城都知道,都港县税务局的刘局长最喜欢请客,而且每一次都是自己掏钱买菜、买...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