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经典杂文 > 国人的交通规则

国人的交通规则

时间:2015-05-11 15:06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戴高山点击:
        
  民国以前人们走路驾车,常常不爱分左右。不过,也有人说在这之前的中国古代,行人走路是靠左行走的,车马居中。故此,也常常想起古人的潇洒,他们可以在一条大道上,逍遥自在地、悠哉游哉地行走着的!
  
  后来又想,要是他们不小心相撞了,究竟如何判定谁是谁非呢?
  
  于是,又想起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不管是蔺相如还是廉颇,两车相对冲来,到底谁该避让谁呢?身在蔺相如之下的廉颇,想要以借路堵车来羞辱蔺相如,那该是一场很合理的交通算计吧?谁又能说他有错呢?
  
  后来又看了《清明上河图》,发现当时人们走路、驾车、骑马,都是不分左右的,只有过桥的一刹那和现代人一样——靠右行走。不过,仔细分析后发现,这些过桥的人自然分成左右两拨,是因为好奇大船过墩孔那一刹那的惊险和刺激!
  
  故中国有句古话——大路朝天,各走一边!那么,这一边到底应该是左边还是右边呢?没有具体的说法!后人经过诸多研究,认为古人走路,一般是靠左行走,车驾居中的。并且,在很早的唐代,就已经制订出政府名义上的交通规则。
  
  陕西略阳县灵岩寺内有一通《仪制令》石刻,落款为“淳熙辛丑邑令王立石”,这是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宋孝宗的年号。《仪制令》是唐代创制的交通规则,也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一则交通规则。这块宋朝石刻,高60公分,宽40公分。中间刻有“仪制令”三个大字,左右两侧各是:“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故此,若根据以上说法,这条交通规则若在春秋时期颁布,那么,廉颇显然是应该避让蔺相如的!
  
  虽然中国古代的交通规则由来已久,但从清末民初接受西方文明至今,这种靠右行走的规则,仍给中国人带来不少混乱和麻烦。见缝插针的习惯,依然保存在数千年的遗传基因里!这大概不是中国人的素质低,而是他们血液中流淌着老祖宗的血!
  
  写此小文,是某天路过红绿灯时所悟出的道。不管是你是我还是他,如何克服基因遗传中的随心、随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散文编辑:可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戴高山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签约作家 注册时间:2010-05-22 22:05 最后登录:2016-02-09 22:02
优美散文
  • 教在于辅

    谁最先打破世俗,谁就是最伟大的改革者。 是我的虚荣心掳俘了我的本性,摧残了我奋进...

  •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笔杂谈)

    我的小小说《爱折腾的老头》,三月下旬在中国作家网及其他文学网站上发表后引发了朋友...

  • 浅谈羡慕嫉妒恨

    文/郭爱玲 几年前流行过一个称谓叫“打假斗士”,这么具有“英雄”元素的称谓、无论从...

  • 年轻干部要怀德自重

    年轻干部要怀德自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

  • 天亮了

    你可以选择悲伤,但也请你多看看头顶的太阳。 实验室里的空荡,言语间的无助,可能攒...

  • 溺爱是毒药

    溺爱是毒药 溺爱,使得伟大的爱泛滥成灾,变成毒药。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