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经典杂文 > 《人民子弟兵在洪灾中的‘悲情壮举’》

《人民子弟兵在洪灾中的‘悲情壮举’》

时间:2016-07-18 17:52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王陌点击:
        
  《人民子弟兵在洪灾中的‘悲情壮举’》
  
  作者:王陌
  
  前言:以此文向奋战在抗洪前线的人民子弟兵致以崇高的敬礼!是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日复一日的用血肉之躯与洪水搏斗,保护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可歌亦可泣!
  
  (一)
  
  今年夏天南方暴雨肆虐,导致若干城市大面积出现洪涝,沦为‘泽国’,处处见‘海’。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武汉市,内涝加上外洪,整个城市几乎陷入瘫痪。
  
  这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姑且抛开这个话题暂不讨论。
  
  在今年度救灾的宣传报道中,政府有关新闻媒体再次大幅渲染救灾官兵的“悲情壮举”。
  
  那些参与救灾抢险的年轻战士,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极度劳累;在滂沱大雨中啃食冷馒头;手脚被水泡到变形;穿着泥泞衣服在湿地上打盹……诸如此类,无以形容。
  
  悲壮的画面充斥视野。一直以来,每次遭遇公共灾害时,这些画面都成为有关部门宣传导向的常用惯例和基本手法。
  
  (二)
  
  其实,依我们国家现在发达的科学生产技术和强大的物质经济能力,就算洪灾来临,已经能够完全做到不让我们的子弟兵如此‘悲情’的呀。
  
  江河缺口时为什么非要让士兵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填充沙袋?我们的直升飞机在备战抵抗外侵去了吗?一辆直升飞机填充沙袋的能力起码要抵一百个士兵,且不会让士兵们有冒生命危险之虞。
  
  而军队的后勤保障建设,据政府宣称已进入世界前列。可我们的子弟兵为什么在抗灾时还在喝冷水啃冷馒头以及合衣睡湿地?如果是在炮火纷纷的战时,这种后勤保障那还了得?我们如何能去抵御外敌保家卫国?
  
  而那些官老爷们,能让你们锦衣玉食的官二代们也像我们的士兵们一样上去试试吗?哪一次不是我们平头百姓们的儿子在灾难面前以身犯险呀……
  
  我在为我们子弟兵担忧和悲伤的同时,我不免在心里嘀咕,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关部门不去思考何以有灾、是天灾还是人祸?不去想法设法寻找灾害的源由,拿出实际解决方案,从而有效防治或堵截灾害的发生。却在每次灾害发生时,又像往常一样,毫无节操地一如既往地打这张以士兵们血肉之躯身抗洪灾的“悲情”之牌呢?
  
  结果成了灾害年年有、士兵年年‘悲’的怪异循环模式。
  
  (三)
  
  任何事情的发生和出现必定有其意义和目的。那么,打悲情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为此,我专门上网查询,得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煽情是一种能够迅速模糊事件焦点,转移公众注意力,并压制人们理性质疑的有效方法和最佳手段。
  
  那么这样做的目的,我不难可以得出,这是为了掩盖今年洪灾发生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七分人祸三分天灾所为。
  
  面对年复一年的“人祸”假“天灾”而戕害民众,民众对权力集团的社会治理能力的质疑必然越来越重。因此,通过无节操的煽情,刻意夸大,甚至摆拍救灾官兵的“悲情”镜头,能够迅速地吸引大多数民众的注意力,将民众理性的质疑转移开,从而冲淡人们对某些问题的一些看法和质疑。
  
  (四)
  
  像今年入夏以来洪涝这样的公共灾害,往往交织了太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只有广开思路,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中,才可能得出公共灾害背后的“人祸”因素。
  
  理性质疑既要基于个体知识和经验背景,和建立在价值取向上的问责动机才行。
  
  而大多数民众肯定还不具备清晰的理性质疑的能力。因此,即使有模糊的怀疑,也很容易被眼前通过官媒大幅渲染的“悲情”所吸引,而致被转移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从而忽略灾害背后的无数个为什么。
  
  只是,逢灾必煽情在灾害年复一年不见改善的社会语境下,舆论控制和引导的效果也日渐下降。
  
  (五)
  
  为了达到和维持足够的煽情力度,他们必须越来越不顾节操和常识地滥情煽动,在越来越多的民众知识和经验范围内也越来越达不到以前的效果了。
  
  这让我想起一桩闹剧。(先让我为灾区伤亡人员们祈祷)前些日子当江苏盐城遭遇龙卷风袭击,损失惨重时。国家某部门在网上开设了一个网站,号召人们向灾区募捐财物。
  
  网友们纷纷跟帖直诉心声,归纳起来不外乎就是说,要在以前我们绝对早就捐了,现在不想捐是担心捐了不仅落不到灾区人们手中,反而会肥了那些贪官污吏。还有是说国家每年援外动辑就是几十上百亿,仅六月援外金额就近千亿人民币。而我们自己还有很多的人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少援外一点不知要救助几个灾区了。总之是骂声一片。线上高速拥堵,使得某部门不得不在两个小时内就狼狈的关闭了此网站。
  
  话又说回来,这次洪灾之前,仅武汉市,
  
  国家就投入防洪整治专项资金130亿。政府信心满满的宣称,全部资金已投入防洪设施建设,未来武汉完全能抵御百年难遇的洪水,让市民不再看‘海’。话音落定不久,武汉就在这些天的暴雨中全城沦陷。那么,这笔庞大的专项资金的具体运作是怎样一个情况?为什么收效甚微?为什么……
  
  (六)
  
  所以,逢灾不煽情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强人之所难。雨果曾经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在他们连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都搞不掂的社会语境下,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也没有任何经验、动机来妥善应对民众的理性质疑。
  
  在互联网时代,舆情控制对权力集团而言是一件极其棘手的事情,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此,当他们觉得通过煽情还能够有效控制和引导舆论时,他们就不必关闭互联网,就怕当他们觉得这种‘悲情牌’已没效果了,有可能要在某些必要时候关闭互联网。从这个角度而言,有很多知识有为人士竭力呼吁民众不要“激怒”他们,理性看待问题,也就不难理解其个中因素了。
  
  最后,再次诚挚的向那些抗洪抢险中“悲情”的年轻士兵们致敬!他们是足以令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人民子弟兵!
  
  20160709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导读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教在于辅

    谁最先打破世俗,谁就是最伟大的改革者。 是我的虚荣心掳俘了我的本性,摧残了我奋进...

  •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笔杂谈)

    我的小小说《爱折腾的老头》,三月下旬在中国作家网及其他文学网站上发表后引发了朋友...

  • 浅谈羡慕嫉妒恨

    文/郭爱玲 几年前流行过一个称谓叫“打假斗士”,这么具有“英雄”元素的称谓、无论从...

  • 年轻干部要怀德自重

    年轻干部要怀德自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

  • 天亮了

    你可以选择悲伤,但也请你多看看头顶的太阳。 实验室里的空荡,言语间的无助,可能攒...

  • 溺爱是毒药

    溺爱是毒药 溺爱,使得伟大的爱泛滥成灾,变成毒药。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