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人生漫谈 > 灵魂的眼睛

灵魂的眼睛

散文
时间:2013-05-19 09:15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吴墨点击:
        

  【导读】: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活着当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尽可能多做善事,多做一些于家庭、于社会、于国家、于民族有利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是人生座右铭。
  
  都说天堂无限美好,现实中未曾见过积极踊跃争先恐后者。天堂和地狱不过是活人的想象和说法。
  
  都想长命百岁万寿无疆,能越过百岁门槛的毕竟为数有限,从未听闻过何人能活二百岁,更不要说千岁万岁了。谁人也摆脱不了终究一死的归宿,无论再伟大或再渺小。肉体凡胎的大俗人满打满算也就是在人世间玩儿上三万多天,遍尝人间五味,历尽七情六欲,然后哪来哪去彻底回家。
  
  人的一生,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更有默默无闻平淡无奇的。无论怎样的人生,最终都有生命终结那一刻。调侃的说法就是赵本山徒弟小沈阳小品里所说(大体意思):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一睁、一闭、一生,凝练而精辟的概括。细思之,然也。有人说,人从生下来就开始走向生命的终结点,只是时间先后、速度快慢和距离长短有别而已。闻之似乎有些泄气和悲凉,可这就是不可违抗的客观规律,任何人都不可抗拒和无法改变。想想人生浓缩不正是如此么?
  
  人死如灯灭,撒手尘世人寰,尘埃落定大幕落下,一切的一切到此画一个真正的句号。倘若逝者有灵魂,是否还想观看一下死后的风景呢?最佳方式可能是在悼念厅上方悬游观光,鸟瞰为你而来的众生相。
  
  现如今无论贫富贵贱,死后大多都有一个逝者此生参加的最后一个会——追悼会。现在新的名字叫“遗体告别仪式”。
  
  人活着的时候有贵贱高低人人知晓毋庸赘言,死后也是轩轾有别云泥之分。芸芸众生平头百姓,一抔黄土、一缕青烟,加上亲人一场场恸哭,简简单单了此一生。过去一个黄土坟头,今天大多一个小小的木盒子就算了结了活蹦乱跳且五味杂陈的一生,生前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归结于此了,能记着你的怕是只有亲人挚友,但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之后呢?很可能谁也不知你是谁了,就是嫡系三代五代后能知晓的有几何?当然了,也有不进木盒子而进玻璃盒子的,最终结果怕也和木盒子没有什么区别。生前有丰富多彩、轰轰烈烈,甚或惊天动地,隳高堙庳,抑或是为人类、为民族、为祖国做出杰出贡献者,或者是祸国殃民祸害苍生罪恶昭彰死有余辜者,毕竟为数甚寡。因为作用与影响非同凡响,所以历史大多记载的是这些人。而区区平凡小百姓,似风一样,似树叶一般,来了去了,本属自然而然,历史没兴趣和工夫记住。
  
  作用与影响不同,死后的动静和景致自然也不同。小百姓草民一个黄土包或一个木匣子就打发了,过去占地几尺宽一丈长,今日放在框架上也就是小方凳大小空间,何其简单。而那些不可一世的显贵们帝王们则非然这般,耗费巨量人财物力修建豪华奢侈轩昂宏大的陵园,其规模以平方公里为计量单位。历代帝王陵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似乎印证了生之不同,死亦不同的千年铁律。血统论、官本位、等级制……在这儿做了无言的诠释和见证。就是提倡火花的今天,所谓瞻仰遗容仪式、骨灰盒及其存放处等也有着千差万别吧。
  
  悼念厅、遗体告别仪式、陈列的花圈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切。有组织单位举行的,有家属亲人自办的。厅分大中小几个规格,有钱随便选择。在这儿,方显见逝者生前的轩轾和分量。民平头百姓多以容纳几十人的小厅哀悼,也并非全是花不起钱租中厅或大厅,原因是因为来的人数有限,没有那么多的哀悼者,用不着大个的。有单位的,抑或生前混个车间主任、小经理之类的,逝者遗体四周的人头方稠密些,百十人或百多人使用中厅比较合适。而容纳数百人上千人的大厅里多是有头有脸或一官半职者,哀悼者众众,成列成行密密匝匝,有的还容不下以至于一些人站在了门外。大厅里沿墙而立的花圈叠摞几层,气势宏大。厅之大小,人之多少,花圈之众寡默默地述说着逝者的身份、分量和贵贱,场面清冷、寒酸、隆重和气派全在于此。
  
  那骨灰,有进陵园的,也有落户“居民大杂院”的,生前有别,更有独门独户豪宅大院的。死后亦然,规矩依旧。
  
  厅之大小,人之多少,花圈众寡只是表面形式,是做给活人看的,重要和关键的是悲情真伪和程度以及那个盖棺定论的生平简介。平头百姓一生大多庸庸碌碌平淡无奇,为国家和民族做不出什么重大贡献丰功伟绩,有单位的给一个生平简介稍事赞夸几句,家属也无多要求和想法,叫逝者一路走好便是。没单位的,或者退休多年者大多亲属自宣诔文,历数令尊或令堂一生历经风雨坎坷艰辛不易,为家庭为儿女无私奉献等等,深表孝心祈盼逝者升入天堂。而大厅里的生平简介的学问就非同一般,“盖棺定论”非但是对逝者一生功绩的认可和肯定,更有影响子女家人待遇甚至前途命运的作用。都是“悼词”,性质和意义大不相同。
  
  泣不成声读诔文者,发自内心的伤悲和悲痛,哀悼自己的亲人,是真情的宣泄和喷发,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而代表组织读生平简介者,虽有庄严肃穆悲切之容,语调也低缓沉痛,但难以感人之至,更鲜见有夺人泪水之力。小厅里动真情、真悲恸者比例往往高于中庭和大厅。真悲、假悲、不悲,在悼念厅里真实显现且一目了然。
  
  泪水也未必全是真情实感,哭号也未必就是真正的悲伤。追悼会上,参加者是否个个都是自觉自愿,或是心甘情愿者?落下的眼泪全是发自内心么?悲天动地的哭号者未必至亲至爱,吊孝哭丧也有花钱雇来的职业演员。真正心最痛者痛在心里,或许悲伤无语,面颊无泪。
  
  也或许,来的人有组织安排的,有碍于情面的,有可以放下紧张劳累工作借此……原因多多,哀乐声中未必个个真心悲痛,泪水连连也未必滴滴皆真情。更有极个别内心阴暗者思忖,可走了一个竞争者,这又腾出一个众人眼热纷抢的位子……
  
  一个人离世,不同的人感受和想法各异。悲痛欲绝、无关痛痒、暗自庆幸……从古至今亘古不变。不同的是逝者与前来悼念人的关系亲疏远近和有无利害关系。真情源于亲情和情义,利益嘲笑真情。
  
  追悼会上哀乐浑厚低沉凄婉,人人一副难过悲痛状,逝者亲人们甚为感动,可没听见一些人出门后爽朗开心的欢声笑语远远盖过了那声声哀乐么?真正悲痛地悼念亡灵的有几许?更不要指望以后年月了。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泰山有数,鸿毛无量。也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说,抛开政治因素,这重于泰山的伟大者可能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渺小者浩浩荡荡一望无垠。就是再隆重再奢华的葬礼、再气派再奢靡的坟冢又能怎样?终究免不了化为一堆白骨。数百年数千年后,帝王的白骨和草民的白骨有何迥异?慈禧的葬礼和慕陵堪称举世无双吧,不足百年就被孙殿英掘墓开棺,下场尚不如一介布衣草民。追求死后风光除了满足虚荣心显摆与众不同和劳民伤财之外,还有什么其他意义?生前或许能呼风唤雨一言九鼎,咽气儿之后呢?权力和功名利禄一样一点儿也带不走,委屈否?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活着当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尽可能多做善事,多做一些于家庭、于社会、于国家、于民族有利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是人生座右铭。参加一次追悼会,能开悟几许,释怀几许,豁达几许,何必为那功名利禄金钱美女等等等等争得身心俱疲,甚或为此拼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甚至抛弃良知和良心。很多人,参加完追悼会都能想通此理,也打算从此不为尘世诱惑所困惑,可一些人刚刚离开殡仪馆几分钟思维就又回到了滚滚红尘之中,名利、金钱、房子、位子……瞬间重新塞满大脑,回到现实该咋样还咋样,殡仪馆里的感受荡然无存。这种怪相不少人都有过。那个地方去一回,有一次这样的感受,当时心里豁然开朗,可一回来就放不下心中欲望这个勾魂的魔鬼。
  
  逝者在悼念厅目睹各色表情和面孔,分辨一下各式真伪和灵魂,有什么感悟呢?是否和生前的风景而有所不同呢?
  
  谁也看不见自己死后的风景,但活人都可以看见。逝者的今天或许就是活人的未来某一天。如若死后真有灵魂,或许会多生出一双眼睛来。
  
  2013.05.10.20:00.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