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人生漫谈 > 从“被感知”到“存在感”

从“被感知”到“存在感”

时间:2014-03-19 14:36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燕山衡点击:
        

  文/燕山衡
  
  做什么,都要有存在感。我不只一次认同这句话的深意。哪怕是在我最迷惘的大学时代,写诗的时光总能令我找到另外一个自己——那份心底里最微不足道的存在。
  
  记得我写过的第一首诗歌是关于女人的,就是写我慈祥的老母亲。而读过我第一份作品的不是我母亲,恰是我的大学舍友。就是那会儿,我收获了人生以来第一份“被感知”的愉悦,尽管诗歌措辞简单、诗风平淡稚嫩,但还是觉得有勇气把这心灵的歌坚持下去。
  
  大学的日子过得倒是挺快,我在此期间,也做过不少兼职:做英语家庭教师、送外卖、和朋友一起搞band……但是,还是觉得自个儿弹弹吉他、写写诗来得更实在。
  
  曾经难忘的黄埔港港口,喧嚣嘈杂的货轮声和海浪声将我轻哼的歌淹没,我漠然望向没有边际的入海口,投下断章一般的诗词,也刻录一份份无人知晓的问卷。那会儿,我总在想:是什么驱使着我自由地写诗?又是什么驱使着我旁若无人地创作?而今,我总算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除了心中坚持着的热爱,还真没有别的情感能将我从在这座都市里无边的缺席感中轻轻地抚慰。
  
  我的根不在这座都市,而在另外一个沿海的小城。我只能将足迹稍微地在此暂留一下——这是一个曾经让我泪流满面的事实。那又能怎样呢?钱钟书老先生笔下的《围城》其实讲得很明了:“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不过是待在土生土长的地儿久了,想换个地儿,换一份心情,换一种认同感罢了。从来,人依旧是那个人,心却压根儿没变过。这样说吧,我就有同学谈起他们出国的理想时说过:“我们这一走,若干年后回来,家乡的父老们都得对我们刮目相看!”走之前还斩钉截铁,回来之后,除了洋里洋气、西装革履外,从头到脚就是一句“madeinChina”。我说这个可不是瞧不起“海归”们,也没想在此树敌。我只想说,我们做什么都是这样一个过程——从“被感知”到“存在感”。
  
  其实,最大的实在话是: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根”才是我们最大的认同感。我是一个中国人,死了也是。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我家住在海边,所以,我的泪水和诗句藏着咸涩的海味儿。
  
  而今,我仍然坚持写作。我不在实体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只想留给自己一个静静观想的空间和一份永恒的宁静。我觉着写作和喝茶是一回事儿——几个知音走到一起,是因为他们都嗅到了那壶茶里独特的清香——几个知己走到一起,是因为诗歌里头的某一句某一字给了他们同样的颤抖。
  
  用我手抒写我心。不为认同,只为我们都存在着……

                         (散文编辑:散文在线)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1)
10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