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人生漫谈 > “红包”背后的不良政治生态

“红包”背后的不良政治生态

时间:2014-11-24 16:30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乾侯山山点击:
        

  从教育实践活动中查处的案例来看,“红包”的来去,是有明确目的和方向的,那就是追着权力跑、瞅准资源上,集中在权力部门、实权岗位。比如金融、医疗、能源等监管部门,以及部分地方领导班子,往往是“红包”问题的重灾区。因为这些部门和干部,要么手握审批权,要么掌控大量资源,要么拿着“官帽子”,把“红包”作为润滑剂和敲门砖,成为许多人靠近和腐蚀权力的惯常方式。
  
  既有人情的幌子,又有寻租的空间,还有诱人的利益,官场红包的送与收之间,表面上是“意思意思”“表示表示”,实质上也是一种进行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红包成为了一种潜规则的符号:不跑不送,干不成事;又跑又送,一路“畅通”。这种潜规则一旦大行其道,不良政治生态扩散开来,就会形成畸形的“红包文化”。被通报的案例中,“红包”被梳理出了保护费型、蛀虫型、借机敛财型等亚类型,折射出权力失范、私欲膨胀、监管缺失等深层次问题。
  
  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红包”现象积弊已深,治理起来并不容易,更不那么简单,还面临各种考验,深层次的症结还有待于进一步破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治理“红包”问题,既要继续查处个案、严肃法纪,更要进入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红包”说到底,是不良政治生态的产物。只有加强监管,扎紧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不断封堵寻租空间、权钱交易的渠道,让权力运行透明化、法治化,才能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推动由“不敢腐”向“不能腐”“不想腐”的转变,这无疑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