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短篇小说 > 命运十、19、

命运十、19、

时间:2014-01-21 08:38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蓝宝宝点击:
        

  19、农村底层现状
  人类在整个宇宙之间渺小甚微,如沧海一粟,微不足道。哪怕是显赫一时的历史风云人物在宇宙万物面前也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只能起着唤起民众,推波助澜的作用。民众的浩瀚乾坤、伟大的力量才是推动整个社会前进的动力。哪怕是世界上声名显赫的大人物离开了这个世界,地球照样转,他的离去并不能改变宇宙万象的阴缺月圆。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地球还是那个地球。宇宙间各星体遵循着预定的轨道行进在各自有序的轨迹运行之中。
  其实每个人如同宇宙间的星体,遵循着各自的生命轨迹在人类这个浩瀚的大海之中漫游。每个人头上有一片天,地下有一块地,就如井底青蛙,只能看见一方天地。丽华这个在肥沃的长江三角洲——浙江农村的井底青蛙,在人生有生之年,剖析一下农村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经济现状(根据浙江平湖地区剖析,可能有些情况也适合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概况)
  被压在冰山最底层的民众是中国最广大的弱势大群体——农民。包括农民工,所谓按劳计酬只能拿到按劳分配的30%。老年农民深受前极权、后极权的连续压榨,如今到老看到了所谓政策的“光芒四射”,施舍了每月60元“金光闪闪”的“人民币”,真巧够买每月30斤大米的钱,大米饭基本能够吃饱。其他一切费用毫无疑问子女得全部包办、承担;
  各类城镇居民、农民自食其力的个体工商小散户也属于底层民众,他们经济来源不稳定,收入微薄,勉强维持生活。就是有时情形好一点,但是小生意总维持不了多久,就会有一窝蜂的“市场”行为,也属于底层挣扎人群之一;
  接着是农民拆迁户,年轻的当然自找工作,自买养老金,与农民工无任何区别,同样只能拿到30%的分配份额;老年失地农民拆迁户每人每月400来元的养老金来源,够不够生活,都得子女兜着;
  然后就是嫁给农民的上海知青,她们靠自己掏钱购买,每月1000来元的养老金来源生活。利益集团剥夺知青享受下乡期间、企业期间的工龄待遇,她们深受不平等待遇其害;
  再然后是企业退休人员,这部分人是属于底层民众的殷实户,是底层中的上层。每月1500——2000元左右不等的退休金。他们与最底层农民比起来,天上地下,不能比拟。他们是得感谢阳光、雨露的照射、滋润,这批人属于底层中的上等级别。不过他们也只能属于底层,比起上层他们只是微不足道,不足为奇,他们只是沧海一粟中小虾米中的肥大虾米而已。
  这里只剖析底层民众,衙门、事业单位、公务员、中产阶级就不在此范围之内,不过在他们之中也有维护底层民众心声的言辞。
  底层民众,似如火山喷泉,冰山融化,摇摇欲坠,呼之欲出。
  民不聊生,水深火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现象只是表面繁华,骨子里已经枯朽腐败。底层民众,挣扎企盼,暗流涌动,随时有岩浆迸裂的可能。
  极权的“愚民”政策是让民众深感“盛世”的恩德,做出牺牲表率。让权贵任意践踏,肆无忌惮吞噬、掠夺民众财富,为所欲为,随心所欲,似如无人之地,长驱直入,达到丛林狼子野心。
  “愚民”政策普遍表现为:让广大民众身处“愚笼”之中,自相残杀,还对极权感恩戴德。譬如凡是从上海出去的知青,在外已经结婚成家的,户口都能迁回上海。但是有一点是硬性规定,就是一定要户主签字,否则的话那是空话一篇。就这关键的两字“户主”,随即你的人权也就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你的人权其实就是掌握在他人——户主手中,你的个体在此“国家”中已经丧失殆尽,此个体就如行尸走肉样活在“盛世”大地上。
  当然多数家庭肯定以亲情为重,让外出子女返回上海的。可是就有这么些个自我利益熏熏,自私自利的人,就我字当头,于亲情不顾,扮演了极权希望看到的角色,这样极权就能少支出这些该给民众的安抚分配。底层民众尔虞我诈,窝里斗,你斗我,我斗你,争锋相对,自相残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虾米再吃小虾米。他们利用“国家”给的“户主”权力,自己人欺负自己人,典型的大虾米吃小虾米的市侩小人嘴脸。他们充当极权“愚民”政策实施的急先锋,完成了极权想完成但不能完成的任务。“盛世”的大地上有如此可笑,可悲,可恨的事情发生,只能说是“盛世”悲哀,悲剧,悲愤。
  这是丽华个人以实事求是的眼光、视角所作的客观、真实、理性的调查,所见所闻得出个人的感观、感知、感想、看法与观点。
  丽华唯一的女儿虽然在上海,本人户口之后终于返回上海,但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丽华本人的人权在此盛世大地上早已名存实亡,有名无实,她只能蜷缩在利用自己年轻打拼时省吃俭用所积攒下来的有限资金80年代建造的小破屋内。
  不知怎么搞的,不管是年轻时候还是年岁不饶人之时,丽华刚从上海回浙江的头几天,总会有一种失落感。但是理智迫使丽华不要在上海多住时间,不管多么不喜欢浙江。虽然丽华主观上不愿呆在浙江,但她必须坚决果断的早日返回浙江农村。因为这是出于无奈,这是这个体制为丽华框定好的宿命,丽华只能含着眼泪认命。丽华命中注定的归宿,无法抗拒,丽华得无条件的归顺上帝给自己安排的不能违背的宿命啊。
  应该说这是丽华一生的真实,这是最科学的事实。逆境下展现的聪明才智才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它是无坚不摧的真理,阴暗潮湿之中才能体现真正的才华。倒不是丽华个人的事情,丽华确实认为在阳光中取得的成绩要比在阴暗处取得的成绩容易得多,这应该是众所周知的原理。然而人们历来不重视阴暗处取得成绩的人,总是奉承那些体制内的人,这使丽华十分反感。这是丽华的真实思想,丽华一般不会看得起那些体制内的有钱人,丽华小瞧他们,鄙视他们。他们哪怕钱再多,丽华同样瞧不起他们。因为他们的钱来的反而不是光明正大,在阴暗面取得成绩的人,所赚的钱反而来的光明正大。丽华觉得自己虽然不富有,但活得比他们有意义。
  丽华这人做事原本一直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但是到了老年,居然对于写作情有独钟,标新立异。她对写作居然有始有终,自己也觉得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很难想象的事情。但这确实是件真实的事情,也许上苍要让丽华步入老年之后才得到机会,把丽华从黄泥、乱石土堆之中拯救、深挖出来,让丽华健康步入夕阳红,完成儿时的梦想,不至于在进入天国之前还口眼不闭,含恨终生。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 《黑雪》第四章: 温河发现女尸

    正午下的青龙古镇 人,不很多 多的是阳光 斑驳的城墙上 锈蚀的砖雕上 孤独的上马石、...

  • 《黑雪》第三章:巧英心酸流泪

    故事情节发展:主要故事分三部分。 温河边的韩家湾发现被肢解的女尸。经过辨认是都来...

  • 第二章: 司徒会忙调情

    故事情节发展:主要故事分三部分。 温河边的韩家湾发现被肢解的女尸。经过辨认是都来...

  • 《黑雪》第一章: 韩恒元惊怪梦

    故事情节发展:主要故事分三部分。 温河边的韩家湾发现被肢解的女尸。经过辨认是都来...

  • 黑雪

    主要故事;分三部分。 韩恒元被确定为杀害赵宝蕊的凶手,执行死刑。由此引发韩恒元家...

  • 那年夏天的雨

    “收破烂了,收破烂了……”铁盒敲着破盆子,声嘶力竭地喊着,不时用衣袖擦擦额角的汗...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