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辛辣杂文 > 时事评论 > 《穹顶之下》最成功之处在片外

《穹顶之下》最成功之处在片外

散文
时间:2015-03-09 07:45散文来源:散文在线 散文作者: 褦襶子点击:
        
  所有文学艺术作品,都有其主旨,不可能包罗万象。一部纪录片,反映手法陈旧还是新颖与是否反映真实的实际问题有必然联系吗?那些谴责《穹顶之下》没有挖掘“空气污染”的深刻社会根源者,不是“职业需要”,就是期待别人来把他们自己所不敢说的话替他们说出来。其实有基本逻辑思维的人都能从片中看明白,谁应该为空气污染来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时下国内自由媒体的一种无奈的表现手法,陈列事实,不下结论。因为下“结论”有时等于自戕。而“穹片”若真如那些“大明白”谴责那样,把社会责任深挖下去,也许大多数国人永远不会知道片中所介绍的空气污染的内幕了。
  
  该内行观点一:她(指柴静)真的不是内行专家,一知半解,尽情发挥。是属于“外行看热闹”、说热闹的。
  
  该内行观点二:片子虽然提出了烧煤和汽车尾气是雾霾两个原因,但回避了哪个是主次轻重,让人误以为烧煤和尾气对雾霾的“贡献率”是同样的!其实从雾霾最严重的整个华北地区来讲,烧煤才是罪魁祸首!她自己也承认世界各国烧煤,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她也提到,东京的车比北京多,可是没有雾霾。北京的油几年前就达到“京五标准”了,与欧洲、日本同等水平。所以说华北的雾霾不该算在尾气头上!政府不该避重就轻一直想用行车限号来展现所谓的治理雾霾的“行政作为”。她为什么不说明白这些呢?
  
  该内行用“北京”偷换概念,是想误导国人时下的空气污染与汽车尾气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我们姑且不计较北京的油达到“京五标准”究竟有几年,也姑且不去与之对质那些现场采访的柴油车使用的是“京几标准”的油,即便北京真的都是使用的所谓“京五标准”的油,能明说中国的石油行业对覆盖几乎全国数百万平方公里大地的雾霾没有责任吗?该内行能告诉大家,中国垄断的石油行业生产的高标准的类似“京五标准”的汽车燃油占全部大陆汽车燃油的比例有多大吗?
  
  《穹顶之下》已经比较明确地说明烧煤是空气污染的主要罪魁之一。东京的车比北京多,没有雾霾能说明什么呢?雾霾是本地“自产自销”?东京的车比北京的车多,东京没有雾霾,是因为整个日本都在使用高标准的燃油,并非象北京一样,只有北京使用高标准燃油。该内行,是想通过东京与北京对比,来证明中国整个大陆的空气污染(北京的空气污染并非完全北京“自产自销”)都与汽车燃油没有关系。玩了个偷换概念,掩饰了全国绝大部分的汽车燃油皆属污染标准燃油的事实。
  
  至于说该内行谴责柴静在此片中不把政府避重就轻,一直用行车限号来展现所谓的治理雾霾的“行政作为”说明白,就更是难免让人不得不怀疑其欲借“特色”掩盖《穹顶之下》所披露的大陆石油行业的内幕的动机。此纪录片是介绍大陆的空气污染,不是追究责任的证据视频。
  
  该内行观点三:她说我国的油品标准不是政府制定的,是油企制定的。她说错了!其实北京的京五标准是北京环保局制定的,国五标准是国家标准委制定的。几次重要的技术指标讨论和审定会议甚至都是国标委副主任亲自主持会议亲自拍板(我是参会见证人)。她花费百万元调研拍片,怎么这些基础的事实都没搞清楚呢?
  
  该内行观点四:她说应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多开发天然气,使用天然气。说由于只有几大油企垄断经营,我国的天然气只开采了20%多,而不像美国那样有几千家油企。其实她根本不懂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是一个阶梯进行可持续开采的科学道理和技术,也不了解中石油为了加大国内天然气供应,投资建设了“四大战略通道”努力进口天然气,即使进口气价格远高于国内销售价格,造成进口越多亏损越严重的局面,但中石油为了保证清洁能源的供应仍义无反顾!试想,如果真像柴静说的那样开放几千家私营企业开采销售油气,必会鱼目混珠,假冒伪劣充斥,他们的加油站你敢进去加油吗?军队的坦克飞机军舰敢用吗?
  
  用技术蒙人,就更是滑稽,现在不是闭关锁国的时代,你没有技术,你可以国际招标么。至于高价进口天然气,听起来挺有社会责任,可是如此高利润的石油行业,全世界最高档次的油价,年年要国家给大量补贴,这是你中石油在承担社会责任吗?是不是有沽名钓誉之嫌呀。中石油的“亏损”敢让第三方查查吗?把进口天然气的账目公开,让国人算一算也好领一领中石油的“情”。
  
  至于说开放市场就会鱼目混珠,你当政府是吃干饭的。整个世界都开放市场,抵制垄断,中国大陆的油企垄断还垄得理直气壮,直接对抗反垄断法。美国几千家油企,你找到多少假冒伪劣?你们垄断的油企,产品敢让国际第三方查验一下品质吗?至于军队的坦克飞机,就更是要挟伎俩,不是还有你中石油吗?怎么不让你垄断了,你就生产不出来坦克飞机用油来了?难道军品油不检验吗?
  
  这个观点似乎更有些“不可说”。一连几个“不够”,究竟够不够“你懂的”!该内行只盯着这个雾霾与就业的关系,为什么不提一提片中英国解决雾霾与就业的有关系。断章取义,按需截取。“真知灼见”,残酷的空气污染现实与几十年前欧美国家成功治理污染的现成理念和方法,还需要什么真知灼见?请君入瓮?
  
  这最后说了几句实话。可是仍透露出,是“你”不管,“我们”才做的。全国人都做,“我们”有什么不能做的。这与“亏损为国人进口天然气”的境界是否相去太远了!什么叫“国企”,你不仅是个生产企业,你还有义务率先承担社会责任。没有管你就没有责任了?那你与私营企业有什么区别。既然你与私营企业没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资格说私营企业“鱼目混珠”?谁是鱼目?谁是珠?
  
  《穹顶之下》最成功的恰恰是引起争议。此片把时下网媒流行的表现形式与语境做到恰到好处的结合,为许多不便在片中阐明的观点都预留了“眼”,而这些“眼”引起的争论起的“设问”的效果。把结论留在了片外。
   该内行观点一:她(指柴静)真的不是内行专家,一知半解,尽情发挥。是属于“外行看热闹”、说热闹的。
 
   该内行观点二:片子虽然提出了烧煤和汽车尾气是雾霾两个原因,但回避了哪个是主次轻重,让人误以为烧煤和尾气对雾霾的“贡献率”是同样的!其实从雾霾最严重的整个华北地区来讲,烧煤才是罪魁祸首!她自己也承认世界各国烧煤,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她也提到,东京的车比北京多,可是没有雾霾。北京的油几年前就达到“京五标准”了,与欧洲、日本同等水平。所以说华北的雾霾不该算在尾气头上!政府不该避重就轻一直想用行车限号来展现所谓的治理雾霾的“行政作为”。她为什么不说明白这些呢?
 
   该内行用“北京”偷换概念,是想误导国人时下的空气污染与汽车尾气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我们姑且不计较北京的油达到“京五标准”究竟有几年,也姑且不去与之对质那些现场采访的柴油车使用的是“京几标准”的油,即便北京真的都是使用的所谓“京五标准”的油,能明说中国的石油行业对覆盖几乎全国数百万平方公里大地的雾霾没有责任吗?该内行能告诉大家,中国垄断的石油行业生产的高标准的类似“京五标准”的汽车燃油占全部大陆汽车燃油的比例有多大吗?
 
   《穹顶之下》已经比较明确地说明烧煤是空气污染的主要罪魁之一。东京的车比北京多,没有雾霾能说明什么呢?雾霾是本地“自产自销”?东京的车比北京的车多,东京没有雾霾,是因为整个日本都在使用高标准的燃油,并非象北京一样,只有北京使用高标准燃油。该内行,是想通过东京与北京对比,来证明中国整个大陆的空气污染(北京的空气污染并非完全北京“自产自销”)都与汽车燃油没有关系。玩了个偷换概念,掩饰了全国绝大部分的汽车燃油皆属污染标准燃油的事实。
 
   至于说该内行谴责柴静在此片中不把政府避重就轻,一直用行车限号来展现所谓的治理雾霾的“行政作为”说明白,就更是难免让人不得不怀疑其欲借“特色”掩盖《穹顶之下》所披露的大陆石油行业的内幕的动机。此纪录片是介绍大陆的空气污染,不是追究责任的证据视频。
 
   该内行观点三:她说我国的油品标准不是政府制定的,是油企制定的。她说错了!其实北京的京五标准是北京环保局制定的,国五标准是国家标准委制定的。几次重要的技术指标讨论和审定会议甚至都是国标委副主任亲自主持会议亲自拍板(我是参会见证人)。她花费百万元调研拍片,怎么这些基础的事实都没搞清楚呢?
 
   该内行观点四:她说应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多开发天然气,使用天然气。说由于只有几大油企垄断经营,我国的天然气只开采了20%多,而不像美国那样有几千家油企。其实她根本不懂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是一个阶梯进行可持续开采的科学道理和技术,也不了解中石油为了加大国内天然气供应,投资建设了“四大战略通道”努力进口天然气,即使进口气价格远高于国内销售价格,造成进口越多亏损越严重的局面,但中石油为了保证清洁能源的供应仍义无反顾!试想,如果真像柴静说的那样开放几千家私营企业开采销售油气,必会鱼目混珠,假冒伪劣充斥,他们的加油站你敢进去加油吗?军队的坦克飞机军舰敢用吗?
 
   用技术蒙人,就更是滑稽,现在不是闭关锁国的时代,你没有技术,你可以国际招标么。至于高价进口天然气,听起来挺有社会责任,可是如此高利润的石油行业,全世界最高档次的油价,年年要国家给大量补贴,这是你中石油在承担社会责任吗?是不是有沽名钓誉之嫌呀。中石油的“亏损”敢让第三方查查吗?把进口天然气的账目公开,让国人算一算也好领一领中石油的“情”。
 
   至于说开放市场就会鱼目混珠,你当政府是吃干饭的。整个世界都开放市场,抵制垄断,中国大陆的油企垄断还垄得理直气壮,直接对抗反垄断法。美国几千家油企,你找到多少假冒伪劣?你们垄断的油企,产品敢让国际第三方查验一下品质吗?至于军队的坦克飞机,就更是要挟伎俩,不是还有你中石油吗?怎么不让你垄断了,你就生产不出来坦克飞机用油来了?难道军品油不检验吗?
 
   这个观点似乎更有些“不可说”。一连几个“不够”,究竟够不够“你懂的”!该内行只盯着这个雾霾与就业的关系,为什么不提一提片中英国解决雾霾与就业的有关系。断章取义,按需截取。“真知灼见”,残酷的空气污染现实与几十年前欧美国家成功治理污染的现成理念和方法,还需要什么真知灼见?请君入瓮?
 
   这最后说了几句实话。可是仍透露出,是“你”不管,“我们”才做的。全国人都做,“我们”有什么不能做的。这与“亏损为国人进口天然气”的境界是否相去太远了!什么叫“国企”,你不仅是个生产企业,你还有义务率先承担社会责任。没有管你就没有责任了?那你与私营企业有什么区别。既然你与私营企业没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资格说私营企业“鱼目混珠”?谁是鱼目?谁是珠?
 
   《穹顶之下》最成功的恰恰是引起争议。此片把时下网媒流行的表现形式与语境做到恰到好处的结合,为许多不便在片中阐明的观点都预留了“眼”,而这些“眼”引起的争论起的“设问”的效果。把结论留在了片外。
 
                         (散文编辑:江南风)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褦襶子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09-08-21 17:08 最后登录:2019-02-15 11:02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