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线:原创散文发表网!致力于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原创散文网!
推荐栏目: 爱情散文 - 抒情散文 - 伤感散文 - 情感散文 - 哲理散文 - 亲情散文 - 心情散文 - 游记散文 - 短篇小说 - 爱情散文诗 - 抒情散文诗 - 伤感散文诗 - 现代诗
精典美文推荐: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散文 > 经典散文 > 散文鉴赏 > 苏东坡茶诗赏析

苏东坡茶诗赏析

散文
时间:2014-07-09 08:28散文来源:本站原创 散文作者: 宁夏何老三点击:
        

  现代人一提起苏东坡吧,就要写下如此的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文、书法、绘画,无一不能,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造诣杰出的大家之一。”
  
  也是,这么个大能耐,也太有才了: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画儿开创了湖州画派。您说他得多大能耐!不过,您未准知道,他老人家还是一个伟大的茶人、茶作家呢!
  
  苏轼的一生,足迹遍及各地,从峨眉之巅到钱塘之滨,从宋辽边陲到岭南海滨。长期的贬谪生活,为他提供了品尝各地名茶的机会,也让他在沉苦之时保有一腔向上飞扬的胸襟,在贬谪之境不失敏锐乐观的人生态度,正因如此,他的生命之茶才能不间断地泡出诗意的芳香。他一生写过近百首咏茶诗词,其中近50首是专门咏茶的。这些茶诗,按我们江山的评判标准,肯定篇篇是绝品!
  
  苏轼这位大文学家呀,也太爱喝茶了,您看看,
  
  他夜晚办事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次韵僧潜见赠》);创作诗文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睡前睡起也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越州张中舍寿乐堂》)。更有一首《水调歌头》,记咏了采茶、制茶、点茶、品茶,绘声绘色,情趣盎然。词云:
  
  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记得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说,"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仿佛在邂逅茶的那刻起,茶叶缱绻飘舞于茶汤间,鹅黄清雅,清素淡雅,宛如琥珀久藏其中,那一刻的清新可人,如宋词的温婉尔雅,暗香浮动。每段茶缘似乎像一名女子的情缘。颦眉嬉笑间,暗藏着一个女人的故事。被人爱,爱别人爱生活,忧伤着,幸福着,时光倏然流转,曾经隔岸低眉浅笑少女,变作平和成熟的妇人,修行在光阴里,静成生活的禅。若人生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比翼连枝当日愿,何道故人心易变。
  
  苏东坡这么个茶痴,对于茶,那可是无所不用其极。他写过一首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次韵记壑源试焙新茶》:
  
  仙人灵草湿行云洗尽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春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这诗怎么样?绝了!“佳茗”即“佳人”!您想想,假如每天都有这么一位美人相伴,出水芙蓉似的出浴美人,她周围环绕的片片白云,徐徐吹动着她的衣襟,恰如要纵身飞去。云色飘渺中,站在巍峨山峰之巅的美人在独自起舞。此情此景,往上数吧,那就是一千年前的屈原的《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洞庭波兮木叶下”,甚至更早一点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那位美人瞬时间也揉着眼睛醒过梦来了。有知己如此,夫复何求?苏轼这位同志眼光独到呀,愣是把茶独具的美用了一个异常形象的比喻写了出来,“从来佳茗似佳人”,好生了得,没有一个前人敢这么写,也不会这么写。因为他们都没有苏东坡那两下子。
  
  东坡有云:"自古佳茗似佳人"。会品茶的女人似是有一种幽然的魅力,摄人心魂。啜一口清茶,口吐芬芳,那时的她,眼神迷蒙或是明朗,然而萦绕脑海的是什么,是细腻如她的生活,丰富的情感世界,还是岁岁年年的他。
  
  不过,苏东坡可是一个正宗茶人。他不仅品茶、写茶、烹茶,还会自己种茶、煎茶,这么说吧,关于茶的一切,苏东坡都会。尤其是这句诗,这可是苏东坡品茶美学的最高体现了,也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了,要么现代人怎么写不出这么优秀的诗句,作不出这样的比喻呢。
  
  别的不说,苏轼对烹茶煮水时的水温都十分讲究,不能有些许差池。他在《试院煎茶》诗中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他的经验是煮水以初沸时泛起如蟹眼鱼目状小气泡,发出似松涛之声时为适度,最能发新泉引茶香。煮沸过度则谓“老”,失去鲜馥。所以煮时须静候水的消息。宋人曾有“候汤最难”之说。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一句形象地描绘出煎茶水沸的情况,已是后人常常引用之诗句。《茶经》解:凡汤有三沸,如“鱼眼”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则汤老。
  
  苏东坡的另一首煎茶诗《汲江煎茶》则是茶人解释茶文化的入门诗: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杨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这首诗是苏轼于元符三年谪居儋州时所作。此前的次次政治斗争已让这位苏大胡子屡屡受伤,先是外放杭州、湖州、安庆。再是贬黄州,接着是惠州。苏大胡子还做美梦呢,心想,这回该差不多了吧,于是买地开荒,准备在岭南终老一生,便日日自得其乐,又随手写了一些自娱的诗文,而他的政敌依然看不过眼,冷冷一笑:“你倒是满自在的吗!”于是又是一番折腾,东坡被迫再次南迁,此次的目的地是当时被誉为“断发纹身的荒蛮之地”的海南岛,而这一年,正逢东坡老人甲子。遭此厄运,他却依旧笑对人生,一方面用释道思想开谴自己“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另一方面,又用他那善于发掘美的眼光在孤悬海外,远离中原文明的异乡情调中寻找美。终于,他找到了——煎茶,成了他抚平创伤,依然笑语南风的最佳武器。诗人为了煮好茶,不辞辛苦地以老迈之躯到深清江水中取得活水,等到茶水沸开,人眼所见,眼前云脚乱翻,乳浪飞旋,耳中所闻是松涛阵阵,自是涌起“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之情怀,再饮上他三大碗,腹中一肚子不合时宜的绝代文采泉涌而至,以致久久不得入眠。其中最瑰丽的两句却是“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以月色为茶饮,注清江水入瓶,想象之奇特,胸怀之豪放,不由得使人想起几百年前那位邀月共饮的青莲居士了。可这时的苏轼却是白发苍苍,却依旧豁达得出类超群,难怪南宋的胡仔会惊叹:“此诗奇甚,道尽烹茶之妙。”另一位杰出诗人杨万里则更是赞不绝口:“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古今作者皆难之。”
  
  这首诗还反映了茶已融为苏轼生命与情感中的重要部分,对茶的依恋已深入东坡老人生命的深处,表达了苏轼对生活中有茶即很满足的一种心态,说明了烹茶品茶的美妙滋味已深融于他的骨髓。能把烹茶的过程描述得如精妙生动,比喻如此贴切,至今尚无第二人。除了苏轼个人超人的文学才华之外,如果不是对茶有着发自生命深处的喜爱,可能难以写出如此令人神往的茶诗。
  
  现代学者刘学忠先生评论说:“宋代饮茶人生的典型代表是苏东坡。茶的面目、精神在白居易那里还是朦胧的,到苏东坡便明朗清晰起来了。白居易还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的酒茶互补人生,苏轼则纯乎是茶的人生……饮茶,体现了宋代文人风格独具的生活世相与生活哲学。茶较诸酒,质地纯任自然平和,故能圆融调和三教,化解一切矛盾,使身心归于平静安宁。茶味轻甘,适宜于表现恬适轻松的生活,能使人‘在不完全的现世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周作人《喝茶》),‘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寄周安孺茶》)‘享受自己,也是装点自己。’(阿英《吃茶文学论》)饮茶,也使宋代文人的‘近世相’化为文雅而有清致。茶性阴寒,清火敛气,它能使人具有平静而冷峻的内在克制意志,苏东坡即通过饮茶达到了这种境界:‘唯能剩啜任腹冷,幸免酪酊冠弁斜。’如果说酒人胸中是火山,则茶人腹中是冷库——其中强大的冷源即来自对社会人生的深刻空漠感。这种使内劲对人生忧患进行清醒的冷处理,说明宋人的心理制衡机制更成熟了。”
  
  我们不难看出,饮茶,显示了苏轼及宋代文人的历练深邃,圆融潇洒,精致清雅,平凡深刻,但却也掩饰不了一种圆熟世故、退守淡漠的老人心态……饮茶,是极圆人生的生活世相。若问宋代文人该如何生活,他们会发出一个共同的声音一一‘吃茶去’”!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请点击左边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QQ空间或百度贴吧,让更多人阅读!
顶一下
(0)
0%
待提高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共有个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优美散文
本版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