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资料

明然
梅放千山秀,兰开斗室香.竹摇清风舞,菊傲剑霜狂.
留言 | 短消息 | 加好友 | 加黑名单
 用户昵称:明然
 最后登录:15-09-15 08:57
 会员等级:签约作家
 会员积分:2818 分
 空间访问:67181 次

日志文章

14-08-09 10:07

文学的阳澄湖

  2014年的七月,我有幸来到了位于清丽明媚,姿态秀美的阳澄湖畔的沙家浜景区。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东南方,是寓国家湿地公园、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于一体的,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公园。
  
  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中国爆发的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在阳澄湖上的芦苇荡里,到处都燃烧着不熄的抗日烽火;在芦苇组成的天然绿色帐蔓里,在阳澄湖上的沙家浜水乡里,勇敢的新四军战士和聪明机智的当地民众一道,同日本鬼子作坚决的抵抗和斗争,他们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战斗诗篇,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战斗画卷。
  
  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根据上海沪剧院已故剧作家文牧先生创作的沪剧《芦荡烽火》改编的,著名的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曾经唱响了全国,红遍了华夏大地。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五十年代末,上海沪剧团决定根据崔左夫的报告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改编一部现代剧,由文牧来执笔。文牧是一位演员出身的剧作家。文牧原名王文爵,17岁拜师学唱申曲(沪剧),曾经当过演员,编过幕表戏,还自己挑过戏班,几乎跑遍了江南所有的城镇码头,直到解放以后,才正式成为国家剧团的专职编剧。
  
  文牧接受任务以后,便亲自到阳澄湖一带去深入生活,听当地群众回忆新四军的战斗故事,到有关部队去收集素材,多次采访伤病员中的幸存者。他在沙剧中成功塑造了阿庆嫂、胡传魁、刁德一等人,生动的艺术形象。
  
  从此,《沙家浜》成为了在那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里的,中国的文化史上,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文化符号。因而,沙家浜便成为了一个文化的沙家浜而变得名动天下,家喻户晓。阳澄湖也随之成为了一座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湖,一座具有特定文学意义的湖。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沙家浜》并不仅仅只是一出唱不断的京剧,她亦是阳澄湖文化的代名词,阳澄湖文学的地标式作品。沙家浜,既是一处游不尽的湿地公园,也是一壶饮不完的文化茗茶,更是一部读不完的文学长卷。
  
  所以说,沙家浜是一个文学的沙家浜,阳澄湖更是一座文学的阳澄湖。
  
  驾一叶扁舟,穿行在阳澄湖上的芦苇荡中,感受着当年水乡抗日的喋血烽烟,那环境的艰苦与卓绝,岂是当代的我们所能够设想到的残酷与血腥程度?行走在沙家浜的阡陌与村巷里,追寻阿庆嫂、郭建光们远去的战斗足迹,让我们接受来自爱国主义的红色教育,不禁忘却了身外都市的喧嚣,沉湎在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回望之中。漫步在沙家浜古镇的街头、荡口,当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绿色温润的空气之时,畅游在绿色生态的水乡湿地里,心中亦不由任浪漫与怀旧的情愫顿生。
  
  泛舟在阳澄湖上,真切地让我感受到了阳澄湖文化的无尽魅力,阳澄湖文学的迷人风采。不由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母亲湖——鄱阳湖,想到了我们亟待挖掘和宣传出去的鄱阳湖地域文化以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鄱阳湖文学。
  
  不能说我们鄱阳湖地区就缺少了像文牧这样的作家,更不能说我们得鄱阳湖不具备阳澄湖那样蕴涵深厚的文化元素。从古至今,浩瀚广袤的鄱阳湖上,走出了多少名动史册的文化大家,文学名家?我们就是扳开指头来算,也得算上半天还不一定数的完。从楚汉争霸到今天,鄱阳湖上的历史烽烟有谁能叙述得完全?而为什么鄱阳湖文化就宣传不出去,迈不出江西的这道门槛呢?
  
  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不外乎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是我们目前还缺少一双发现的眼光,没有找准文化的切入点去进行深度挖掘;其次是缺少一种探索的精神,被一种精神的惰性所裹挟;再就是缺少一种专业研究的干劲,有了畏难的情绪,被艰难困苦所吓倒;接下来就是缺少了推广鄱阳湖文化的各种宣传平台和宣传窗口;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即便是我们这些鄱阳湖人,大家的身上,都还缺少一种对鄱阳湖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更为要命的是,大家的身上的的确确地都缺少了一份自觉承担起对鄱阳湖文化,对鄱阳湖文学进行宣传、推广的使命感。这也许是我们鄱阳湖人的悲哀,但的确是鄱阳湖的悲哀,鄱阳湖文化的悲哀,鄱阳湖文学的悲哀。
  
  好在今天的鄱阳湖人终于觉醒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为鄱阳湖的腾飞吹响了进军的号角,鄱阳湖湿地公园的建成为鄱阳湖的对外宣传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形的平台。由鄱阳县委宣传部主办的《鄱阳湖文艺》杂志,以及由中国·鄱阳湖文学研究会创刊的《鄱阳湖文学》杂志,初步构建起了一方地域文化交流的大舞台,两者之间,隔湖凭水而立,遥相呼应,互为补充,为广大的文化学者,文学作者,提供了一座随性交流的场所,让我们看到了鄱阳湖文化,鄱阳湖文学在未来走出去的一点星光。
  
  走过了阳澄湖,泛舟在阳澄湖;走过了沙家浜,游历在沙家浜。我们不难发现,阳澄湖上聪明智慧的沙家浜人,在充分和有效地利用文化资源方面的一些作法,的确是值得我们鄱阳湖人应该去好好地借鉴的。
  
  文学的阳澄湖既然能够被打造成一道迷人的无边风景?那我们的鄱阳湖呢?难道她就不能够同样被打造成为一道文化精神的大餐?一道独特的文学风景线?
  
  我们大家都在拭目期待!

发表评论
明然:
表情: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杭州众书文化创意有限有限公司|欢迎访问散文网散文在线.常年法律顾问:李庆兵律师 本站文章都为散文在线原创文章,除了作者本人或是
散文在线同意可以转载外,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私自转载.如有私自转载和盗取文章者,散文在线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将我们的网站散文在线告诉你的好友,我们会无限感激!管理QQ:820551008 散文在线签约群:148376881
Copyrig 2008-2010 散文在线 版权所有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