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你可以选择到
博主资料

张斌川

张斌川的头像
我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童年!
  • 会员等级:签约作家
  • 会员积分:232分
  • 空间访问:54513次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文档搜索
日志文章

花山听风

(16-12-20 11:16)

    在花山,我不止一次把头伸进风里。
    那是从三千年前太湖浩渺的烟波中走来的一卷缱绻的风;那是从两千年前吴越古战场走来的一股凝重的风;那是从四百年前晚明的岁月里走来的一缕烂漫之风。它们缥缈悠远,悄无声息……
    风声是这里最古老的声音,所有消失的声音都在风声里。风保存着人们丢失的东西,保存着山水丢失的东西。风喜欢把那些陈年的旧事翻出来,把一些新的东西埋掉。
    而我却在风中探询到了那些远古曾经的风雅。
    我常年留恋在花山山水之间,和一些清风、白云、鸟鸣、虫啾共同演绎那些岁月。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现在一闭眼,那弥漫在整座山上的风雅精致,那从摩崖、石刻、壁画的里里外外浸透出来的艺术气息和哲思玄想,依然萦绕在我的周围。
    花山芳草凄迷,闲蝶飞舞,云暗山深,奇峰异石,万笏朝天;间有飞亭一二,寄居其间;古庙遗迹,依旧可见;在这寂寞荒凉之中,只有古刹一座,兀然独立。孤寥景象,升腾在千年古树之间,像一层薄薄的青雾。
    那一天,当我登上山顶贮目远眺之时,有一阵风正好从我的身后刮过。当时,天上的云正向西移动,而风却把我的头发往北吹。我从小就在山里生活,对山里的风很是熟悉。我经常跟风说话。我认得一年四季的风。春天的风通常从家门前的垭口吹过来,那时的风有点硬,但又不乏柔和。因为在山下的磨盘村呆了些日子,风中总有一股核桃的味道。夏天的风,更妩媚一些,它翻过西边小山,到达我家的时候,繁花早已落了一地。西边是自己的村庄,夏风一到,村庄里的那些家长里短,那些风流美事,一阵接着一阵。秋风是一群金黄的彩蝶,它从哪里刮来,我至今仍没有弄清楚,只知道果园、菜园、庄稼地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风中满是庄稼人的笑声和歌声。一头待产的老牛在秋风里静卧。冬天的风一落脚,村庄就要颤抖一下。我的内心被冬风擦洗得如同洁白的云朵。
    风说什么我能听懂。风里有远处大山的喊声,也有碧水四流的低语。
    我在花山还听到过赵宧光的声音,他的声音被风收起,走遍世界,四百多年后被一场相反的风刮了回来。
    此刻,我知道,那阵风要到前面一座山上去。
    我跟着风走。我们翻过一些山岭,涉过几条小河,穿过一些散落在山间的村庄。我吵醒了一只正在午睡的狗。此后很多年,村庄里的那只狗还能记起:某年某月,一个陌生人挟裹着一场风从山上下来,天使一般掠过它们的村庄,让村庄酝酿了一生的美梦,在午后左摇右晃。
    我们最终停留在菡萏峰上。菡萏峰顶有一石潭,石潭奇古,状如水瓢,潭中绿水静漾,菰蒲抽芽。石潭东面,刻有“贮月瓢” ,字体古朴,其文漫灭。
    那一刻,我就像被凝固了似的,顿时哪儿也不想去。我席地而坐,面朝贮月瓢,只想一个人静静地享受,傍月而居,直至永远。
    多少年过去了,我仍能忆起第一次登花山的情形。2006年十月的一天,我们语文教研组的全体同事集体游花山。那年早些时候,我们高三备课组成功送走了一届毕业生。那是我们语文教研组一年一度的盛事。每年秋风将至的时节,高三备课组都会请语文教研组的全体同仁活动一次。2006年十月的花山,热闹非凡。我们一行二十余人,浩浩荡荡,颇有点当年康熙皇帝微服出巡的架势。
    在天洞,我们兵分两路登山。我和强哥自天洞左,寻小道,攀峭壁;其余人等,沿大路上山。
    我在天洞逗留了一会儿。风也跟到哪里。天洞洞口甚是狭窄,仅容一人匍匐通过;洞前枯叶满地,岩壁青苔弥漫,“天洞”二字,端庄肃穆,古意盎然;洞内幽深昏暗,不甚明亮。那时候,我对花山知之甚少。我不知道,东晋名僧支遁曾在此洞面壁三年,感悟禅机。
    一阵风就足够让人饱经沧桑。我离开的时候,风先我离去。
    那一次,我错过了“五十三参”。
    据说,当年康熙帝游花山,欲登莲花峰,但壁坡峭拔,山路陡峻,没有捷径可登。花山寺住持晓青和尚连夜发动僧众百余人,在一块整石上凿出了五十三级台阶。次日,康熙缘台阶上山时,每登一步石阶下都“叮咚”有声,如清泉流淌,潺潺湲湲。加之满山青松古柏,苍翠欲滴,更添隐遁之风。
    这到底让我想起了《华严经》中有关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佳话。据说,佛教徒修行必须向禅师五十三参,这样做才能领悟到佛的妙谛。古代寺庙大都筑有五十三级台阶,进庙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必须一步一参,方能显得礼佛的虔诚。所谓“五十三参,参参见佛”,大约就是这番情形。
    还有一次,我站在花山山顶的莲花峰上。莲花峰危岩高耸,有一巨石亭然屹立,其石上宽下窄,呈莲花盛开状。清风过处,巨石有摇摇欲坠一触即塌之势。峰顶常有白云竞逐,远远看去,巨石仿佛浮起在云端一般,俗称“莲花驾云”。低头俯瞰,脚下流动着的是和十七世纪一样的明澈静碧的天池溪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各具情态的岩石被压在云层下,泛着淡淡的赭红。这是一种从另一种时间里流淌出来的色彩,它们老辣厚重、丰腴雅致。       我一时神思恍惚:莫非我真的回到了产生名士巨人的时代!
    据说古代名士高人能听懂风声。他们能把头伸进风里,跟那些久远的声音说话。
    在离开花山下山的路上,我遇见一个人靠在一块三面如削的奇石上,仰头对天说话。我以为见到了和风说话的人。
    我过去站在他的身后好一会儿,其语低沉,不甚明晰。大约是在说头顶的云。他和它们说了好一阵子话,我只捕捉到“下来”一词。下来做什么,我终究不晓。但见一些卓尔不群的背影,在时光的流逝中,渐行渐远。
    有关花山的传说,我是在另一座山谷听到的。当时,我翻过两座山,到化城庵的“千尺雪”时,风也翻山刮到那里。云没有跟过来,一大群云停在高景山山顶,好像被山喊住说什么事情。蛋清色的夕阳一跳一跳地沉入山坳,隐没在遥远的天边。我看见夕阳下高景山表情肃穆,它给云说什么呢,也听不清。
    起风了!山水间顿时风生水起。
    我在风中捕捉到了一些话:
        那些平时看起来巨大无比的幸福或者痛苦,记忆或者忘却,功业或者遗憾,一旦进入经度和维度的坐标,一旦置于高空俯瞰的目光下,就会在寂静的山河之间毫无踪迹——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也永远不会发生。
    这样想来,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故事和传说,就可以满足人们对江南最诗意的想望。

发表评论
张斌川:
表情: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杭州众书文化创意有限有限公司|欢迎访问散文网散文在线.常年法律顾问:李庆兵律师 本站文章都为散文在线原创文章,除了作者本人或是
散文在线同意可以转载外,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私自转载.如有私自转载和盗取文章者,散文在线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将我们的网站散文在线告诉你的好友,我们会无限感激!管理QQ:820551008 散文在线签约群:148376881
Copyrig 2008-2010 散文在线 版权所有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