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你可以选择到
博主资料

逍遥岛

逍遥岛的头像
  • 会员等级:注册会员
  • 会员积分:257分
  • 空间访问:8403次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文档搜索
日志文章

我是“锅头”我怕谁

(10-12-31 03:43)

【导读】过了一段时间,走在回家路上的我,偶遇二位若干年前的学生,他们一起同路而行。现在的他们,都成了地地道道的社会人。
  
  虽然时过境迁,但每每想起那件事,仍会让我独自发笑。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夜醒来,走在大街上,碰见熟人,十之八九,见面第一句话都会先亲切地叫我一声“哥”,当然,他们年龄都比我小。亲弟妹自然叫我“哥”,表弟妹也是叫“哥”,他们的同学朋友、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也跟着叫“哥”,都很正常。可是,往日的同事,过去见着我大多毕恭毕敬的后生,今天相见,也“哥长哥短”个不停;熟人也难免“俗”,甚至包括一些仅有一面之交的生熟参半的隔行人士,也是开口一个“哥”闭口一个“哥”,这我就一头雾水、稀里糊涂了。不过,感觉还是蛮亲切的,你设身处地转换角色地想一想:本来,一个人孤魂野鬼般地在街上晃荡,走不多远,冷不防,三步一声“哥”,隔道又是一声“哥”,“哥”声阵阵,自己俨然成一“哥哥头”,一社会大佬,多风光呀!说不准你一不留神还会从喉咙里蹦出来一句:“我是‘锅头’我怕谁?!”感觉真的好爽。
  
  说来也是,我们古老的中国历来就是个重感情的国度,“天理国法人情”沿袭至今。在社会交往各色人等的感情天平上,兄弟之情算得上是最黏、最铁的了。《三国演义》里的桃园三结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异姓朋友,亲密无间,但要维系这种感情并使之深化,只有靠结拜成兄弟。一旦对天盟誓,举酒结义,接下来便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可见,能够称兄道弟者,关系确实非同一般。
  
  突然就联想起身边发生的另一个小故事。那天,一位特别要好的朋友,邀上我们几个,到他家喝酒。酣畅淋漓之际,脸若桃花的他见其亲哥从外面回来,忙起身去隔壁他哥家叫过来陪大家喝酒同欢。“哥,这几个都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比兄弟还好。”当弟的向哥一一介绍过来,一脸的自豪。这下把哥给冒犯了:“比兄弟还好?那你叫我过来陪陪陪,陪个鸟啊!”哥一脸的不快。做弟弟的这才知道说漏了嘴,自打耳光:“都怪我喝糊涂了,忘记了你……是我哥。”就是嘛,朋友关系超过了兄弟,换谁当这个哥都会有意见,何况做小弟的还是当着哥的面来说的,这不是对高高在上的哥的极大不敬吗?在弟的面前,哥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想到这些,游哉悠哉于大街小巷的我,更是快乐得像济公活佛一般。
  
  过了一段时间,走在回家路上的我,偶遇二位若干年前的学生,他们一起同路而行。现在的他们,都成了地地道道的社会人。其中一位在学生时代就显露出调皮本性的学生甲,一见着我,就嘴巴甜甜地送上一声“哥”,让我听起来有了一种怪怪的感觉。学生乙马上反应过来:“你叫‘哥’是不是给叫疯了,老师怎么能叫‘哥’?”又对我说:“老师请别介意,他这个人呀,在社会上混,沾染了不少哥们义气,对谁都称兄道弟的。那天,见到他叔,他也一个劲地叫‘哥’呢!”我哭笑不得。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我用当下这句“热语”劝说他。也不知这位没大没小没老没少的学生听进去没有。
  
  流行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如甲流。真希望,流行“哥”能像风,吹过去,过了这阵就悄无声息。说来也怪,过了一段时间,再出门,听到叫“哥”的,还真的少多了。

【责任编辑:怡儿】

发表评论
逍遥岛:
表情: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杭州众书文化创意有限有限公司|欢迎访问散文网散文在线.常年法律顾问:李庆兵律师 本站文章都为散文在线原创文章,除了作者本人或是
散文在线同意可以转载外,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私自转载.如有私自转载和盗取文章者,散文在线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将我们的网站散文在线告诉你的好友,我们会无限感激!管理QQ:820551008 散文在线签约群:148376881
Copyrig 2008-2010 散文在线 版权所有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